天天看點

營收逼近百億大關,社交産品占六成,映客的轉型之路終于走對了?

營收逼近百億大關,社交産品占六成,映客的轉型之路終于走對了?

文/黑桃與長劍

每年的财報季,或許是映客極少數能夠重回聚光燈下的時刻——對于曾被冠上“港股直播第一股”的它來說,這無疑非常尴尬。當然,在經曆過2018-2019年那次淨利潤暴跌危機後,映客已經開始了囊括社交在内的一系列轉型,這讓投資者們多多少少有了些信心。而從最近的财報來看,這家曾經老氣橫秋的直播平台似乎也确實在轉型道路上摸清了方向。

3月27日,映客釋出了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年度業績公告,簡要來看,它的幾項财務資料均錄得大幅增長。整個2021年裡,映客創造了91.76億元的營收,較2020年49.5億元的營收增長了85.4%,毛利則增長176.1%至33.05億元;利潤方面,映客全年經調整利潤淨額達到4.67億元,而去年這一數字為2.21億元。也就是說,映客的淨利潤在一年内翻了一倍還多。

營收逼近百億大關,社交産品占六成,映客的轉型之路終于走對了?

在财報中,映客将“功臣”之名歸在了社交産品身上。按照映客方面公布的資料來看,2021年其社交産品營收已達到57.44億元,占總營收的62.6%,相比之下,2020年映客包含社交産品在内的“創新産品”收入彙總也不過20.7億元,如今其變化有多大,一看便知。

社交自2019年以來就一直是映客主推的業務。彼時,映客上線了一批“互動+社交”應用,語音交友平台音泡、次元興趣社群StarStar、地圖交友平台22等産品均出生于這個時期。當年10月底,映客又以8500萬美元收購了年輕化興趣社交App積目,試圖以個人興趣愛好為抓手,切入Z世代社交圈子。

積目主打的是陌生人社交,根據映客公布的資料顯示,其App使用者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95後等Z世代群體占比接近80%。盡管映客并沒有在年報中披露積目的具體資料,但就2020年年報來看,這款App的全年營收已近億元。

營收逼近百億大關,社交産品占六成,映客的轉型之路終于走對了?

積目App

另一方面,映客的貨币化能力也在穩步增長中,這是它财務狀況向好的另一個原因。2021年,映客的每使用者平均收入達到17.9元/月,較2020年同期同比增長了58.4%。

2020年之前,直播業務曾經是映客的營收主心骨,但時至今日,它的地位已經沒有那樣重要,甚至隐隐有邊緣化的迹象。2019年,映客的直播增值服務收入還尚有31.76億元,而到了2021年的财報中,直播産品營收隻剩下了25.63億元,占比也僅為27.9%。

前文也曾提到,映客之是以發力社交,正是因為直播這塊“自留地”已經不再肥沃。

曾經,映客燒錢邀請明星入駐、引流的打法屢試不爽,典型的例子就是當年劉濤、蔣欣、傅園慧等人在映客開播,圍觀人數一度超過千萬。正是有了這些看似漂亮的資料,映客才能屢獲資本青睐,以至于最終博得“港股直播第一股”的寶座。

但好景不長,“千播大戰”的爆發使直播賽道陷入了過度競争的泥潭,各大平台的獲客難度、成本急劇升高,而這一趨勢直到今天都還未結束。以映客為例,其在2021年花在主播分成上的錢就高達52.03億元,同比增長近66%,占到當期總支出近60%;“宣傳及廣告開支”一項也增加到21.68億元,較去年同期的6.83億元上漲了217%。

營收逼近百億大關,社交産品占六成,映客的轉型之路終于走對了?

但直播仍然有它的價值:貨币化能力。早些年直播行業剛剛興起時,秀場直播就是直播平台變現的主要方式,而如今也有直播帶貨這種新形式撐起一片藍天。近年來,映客在直播帶貨等領域也有所嘗試,比如打通有贊店鋪管道等等措施。長遠來看,若是映客直播還能保障一定程度的貨币化能力,那它對映客整體而言還是有存在意義的。

值得注意的是,映客首次将相親産品營收單獨列在了年報之中。盡管該項收入占比并不算高——年收入6.14億元,占總營收的6.7%,但從另一方面來說,這也意味着映客在新領域的探索取得了短期成功。至于長期如何,恐怕還要等待市場來檢驗。

具體而言,映客在相親這一細分領域主要依賴“對緣”App,這款2019年推出的産品主打線上婚戀交友;此外,映客還在2021年對旗下另一款戀愛産品“超級喜歡”App做出改造,将其定位為線上線下關聯的單身Club。目前,它已經在北京等地開出了“超級喜歡”門店。

營收逼近百億大關,社交産品占六成,映客的轉型之路終于走對了?

目前,國内婚戀交友市場剛處于起步期,發展空間還很大。據易觀分析《2020線上婚戀交友行業年度綜合分析》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國内網際網路婚戀交友市場規模為55.9億元,同比增長12.5%,且未來數年内還有望繼續擴張。憑借線下布局+着力Z世代這種打法,映客可以與傳統婚介是以及線上交友平台同時拉開距離,實作屬于自己的獨特性。

不過,在越來越賺錢,布局速度越來越快的同時,映客的使用者基本盤似乎出現了一些問題。

一個征兆是,在月活使用者資料增長上,映客的成績并沒有那樣顯著。2020年,它的月活使用者同比增速達22%,2021年隻增長了17.4%,總月活使用者為4280.2萬人;如果與去年上半年的月活使用者相比,問題就更為明顯——要知道,上半年映客的月活使用者還有4642.8萬人,這意味着它的月活使用者在去年下半年出現了下滑。

對于映客而言,這或許隻是轉型更新中的小小陣痛,無傷大雅。但對于一家網際網路公司來說,貨币化能力固然是當今資本的關注重點,但這并不意味着使用者增長不重要,畢竟,隻有能夠留住使用者的公司才是好公司。未來半年裡,映客能否在激進的改革布局和使用者穩定增長間取得平衡?有牛财經仍将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