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倆“視後”因為一套房子撕起來了?

最近,熱播劇《心居》中的一場吵架的戲,引來無數網友點贊,有人說:

“被海清的演技徹底征服了。”

“海清演的特别真實,有共鳴,就像身邊的人一樣。”

的确,鏡頭裡那個眼中怒火、牙齒緊閉,嘴角因為抽搐,全身都在發抖的中年女人馮曉琴(海清 飾), 讓人看得汗毛直立。

而與她争執的另一方,正是她老公的親姐姐顧清俞(童瑤 飾)。

兩個女人年齡相仿,在劇中的處境卻截然相反,有網友調侃道:

“我本來想活成顧清俞,結果卻活成了馮曉琴。”

在與生活四面交鋒後,我們不得不感歎,人生果真困境常在。

有些人拼盡全力才能過上普通人的生活,有些人簇擁在光環裡卻隻能窺見自己的孤獨。

執念的是房子,匮乏的是内心。

保姆式家庭主婦:

“自私”地活着,是為了有個家

海清飾演的馮曉琴是一名家庭主婦。

她的一天是從忙碌中開啟的。

一大清早她就跑去菜市場,為的是挑選新鮮實惠的蔬菜。

這邊正幹脆利落地跟小商小販讨價還價,那邊不忘搭一捆小蔥帶上。

回家後,她又鑽進廚房,一邊準備早飯,一邊催促一大家子人起床洗漱、吃飯。

回過頭,她已經抽空給牙疼的奶奶榨好苦瓜汁,準備好了藥,給公公修好了老花鏡。

家裡五代同堂,再加上從老家來投奔她的妹妹也住在一起,馮曉琴成了一大家子人的全職保姆。

每天過着伺候一家老少、腳不着地的生活,不過是為了争得一份歸屬感。

然而她的私心,引來的隻有猜疑。

倆“視後”因為一套房子撕起來了?

眼看兒子上了一年級,為了能給孩子找個好的學區房,也為了能擁有自己真正的家,馮曉琴動了心思,決定買房。

這個念頭一起,便再也滅不下來了。

高額的房價,對于做着全職太太的她,和不太上進的老公來說,想要湊夠錢簡直天方夜譚。

她隻好慫恿老公向在投行工作的姐姐張口借錢。

為了讨好這位有錢有品的大姑姐,馮曉琴為她織了一條圍巾作生日禮物,在街邊的小店花3塊錢買了一個奢侈品的logo縫在了圍巾的角落上。

倆“視後”因為一套房子撕起來了?

顧清俞生日那天,馮曉琴更是早早在紙上寫好借錢的理由,讓老公提前背熟。

沒想到,席間弟弟吞吞吐吐沒說幾句,聰明的大姑姐一眼便看穿了馮曉琴的意圖,說自己也要買房,這個錢恐怕借不了。

倆“視後”因為一套房子撕起來了?

耗費心機,白忙活一場。

生日宴後,面對廚房裡一大堆待洗的碗筷,馮曉琴忍不住對妹妹吐槽:

“我伺候公公,還要伺候公公的老娘。

一年365天無休,就像馬路上的便利店一樣。說到底人家是嫡嫡親親的一家人,就防着我這個外人。”

即便成了一家人,馮曉琴也依然是不受人待見的外地媳婦。

倆“視後”因為一套房子撕起來了?

馮曉琴的确有私心。

打一開始,沒背景的她來到上海,千方百計想為自己找一個家。

老公顧磊雖然長相普通、性格軟弱,也沒有什麼進取心,但在上海有一套三室一廳的房子,卻是個讓人眼紅的籌碼。

不用被房東趕,不用四處漂泊,在馮曉琴心裡,有住處就有了家,這也讓她一開始對房子就有了執念。

一間60平的小房子,成了馮曉琴一輩子的指望,也成了她遙不可及的夢想。

橫在她買房路上的阻礙,何止是借錢這一項。

婚姻的撕扯、旁人的猜忌,讓她想有個家的私心,變成了人人提防的野心。

職場高管:

再大的房子,也安頓不了靈魂

從一出場,顧清俞的精緻範就盡顯無疑。

伴随着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顧清俞在落地窗前開始練瑜伽。

吃完低脂營養早餐,仔細地護膚、化好妝,開着私家車出門上班,路上也要電話聊一下工作事宜。

公司裡,同僚們早已準備好了鮮花和禮物,正在等着為她慶生。

洗手間的閑談中,也可以聽到有人議論她不俗的業務能力,别人拿不下的項目,她一單就可以賺幾百萬。

事業紅火從不缺錢的顧清俞,是所有人心裡羨慕的對象。

雖然36歲依然未婚,但身為一個雷厲風行的職場女性,在面對愛情時依然有“不合适就分手”的魄力,當天分手,前男友的東西就不能留到第二天。

她從不缺這種快餐式的愛情,也不缺可以随時任她差遣的人。

倆“視後”因為一套房子撕起來了?

追随她多年的男閨蜜,願意為她包下日料店慶生,一有空就陪她晨跑鍛煉,解悶散心,時不時還用土味情話來哄他心中的女神。

顧清俞的驕傲就像一張華麗的網,遠遠看起來光芒璀璨,然而網下的生活卻一樣真實、粗粝、甚至帶着一絲脆弱。

母親去世後,作為長姐,顧清俞就是一個家的主心骨。

隻要家裡有事,爸爸第一個打電話找她出主意。

給長輩們買昂貴的保健品和藥品,給不求上進的弟弟安排工作,甚至隔三差五補貼弟弟一家的生活,有錢能幹的顧清俞徹底收服了一大家子的心。

雖是龍鳳胎,顧清俞出生在前,弟弟出生在後,可家裡人隻會熱熱鬧鬧的給姐姐準備生日宴,買來大螃蟹和生日蛋糕,為她專門慶生。

倆“視後”因為一套房子撕起來了?

即便弟弟被晾在一邊,也從來沒有人會覺得不合适。

一家人讨好顧清俞的姿态,令馮曉琴心裡窩火又委屈。

她費盡心思織的圍巾,被顧清俞轉手送給了家裡的阿姨;她給孩子在市場上買的大書包,如何也比不了顧清俞送孩子的名牌包。

更别提她每次回家随手買的奢侈品,明晃晃地刺痛着馮曉琴的心。

有錢人的生活,不經意流露的優越感,讓馮曉琴的心氣和自尊灑落一地。

與馮曉琴買的“老破小”不同,顧清俞想買的房子2000多萬,地處黃金地段,攬盡這座城市的繁華風光,也襯得上她精英的品味。

房産經理鞍前馬後地為她服務,特意為她挑選好最好的樓層和戶型。

當得知她還沒結婚時,還特意為她辦起了“假結婚”的業務。

一個成功人士對生活的支配和控制,展露無疑。

但是比起物質上的豐盈,顧清俞的情感卻始終有一個洞。

她要求每一任男友都穿“白襯衫”,自己則通過這種方式一直惦記着心中的“白月光”。

她忘不了初戀情人,愛情之路也諸多不順,沒有人能夠真正走進她的心裡。

倆“視後”因為一套房子撕起來了?

讓人執念的不是房子,是安穩的生活

家人并不看好馮曉琴,顧清俞一直提防着這個把“想要改變命運”都寫在臉上的女人。

顧清俞心裡對弟媳有顧慮,但雙方并未撕破臉,表面上一團和氣。

直到因為買房,她們的關系開始急轉而下。

要求買房被拒後,馮曉琴忍不住發洩怨氣:

“家裡兩個老人,一個孩子要伺候,八年你請個保姆也得花幾十萬,可你們眼裡我連個保姆都不如。”

倆“視後”因為一套房子撕起來了?

這一席心裡話,讓公公決定将養老錢借給她買房,也暫緩了這場戰火。

可沒多久,顧清俞在家庭會議上振振有詞,勸說弟弟在房産證上加名字,不能讓馮曉琴獨吞房産,憂心她會把老家的弟弟一起帶來養活。

倆“視後”因為一套房子撕起來了?

顧清俞頭頭是道的分析,徹底激怒了在門外的馮曉琴,她二話不說,拉着箱子就要離家出走。

老公忙去追,沒想到拽扯間掉下樓梯,撞到了玻璃,送往醫院沒搶救過來。

房子的戰火,讓馮曉琴失去了老公,讓顧清俞失去了弟弟,兩個女人身上的沖突徹底被激發。

馮曉琴成了全家的仇人,可在她心裡,真正害死她老公的,卻是姐姐顧清俞。

馮曉琴歇斯底裡地怒吼:

“你自從在娘胎裡就處處高他一頭,他什麼都比你弱,你什麼都要壓着他,把他的福氣占沒了!你才是害死他的兇手!”

倆“視後”因為一套房子撕起來了?

顧清俞胸口就像被石頭狠狠撞擊了一番,轟然倒塌。

她本以為自己頭腦清醒,能夠徹底擊碎馮曉琴對房子執念。

殊不知,她才是那個對房子執念最大的人,也是對馮曉琴最有“執念”的人。

在她心裡,處心積慮嫁給弟弟的馮曉琴,配不上擁有一套房子。

用房子作婚姻籌碼,利用關系買房子的女人,不論她為此付出多少,也改不了她本性中的算計和精明。

隻可惜事與願違,姐姐的強勢給弟弟帶來的不是安全感,而是無盡的争執和傷害。

倆“視後”因為一套房子撕起來了?

我們心疼馮曉琴的犧牲,也了解顧清俞的顧慮,但兩個女人的沖突,說到底是兩種身份和心态的沖突。

馮曉琴作為保姆妻子,她羨慕職場精英的高收入,生活上常常為了錢發愁,她的身份和家庭地位不允許她作出出格的舉動。

身為精英女性的顧清俞,不缺錢、不缺事業,但理性嚴謹的思維,讓她為自己的心築起了一道道防線。

倆“視後”因為一套房子撕起來了?

讓姑嫂開撕的不是一套房子,而是兩種極端的生活狀态與思維。

她們無法了解彼此,更沒有辦法消除隔閡。

生活的反差,造就了認知的不同,也注定埋下了沖突的根源。

馮曉琴和顧清俞的心都有一個缺口,一個想用房子來彌補物質的缺憾,一個想用房子來填滿對愛情的期待。

附加在房子上的一切,不過是想在這現實的世界裡,擁有一份安全感。

英國作家伍爾夫說:“女性的獨立,從擁有一間自己的房間開始。”

房子帶來的安定感和歸屬感,稀釋了對生活的焦慮和壓力,也激發了一個人的幸福感。

但充滿安全感的生活,卻不應僅僅依附在房子上。

讓人更充盈、更熨貼的,說到底還是來源于那份心底的堅韌。

房子無法消除全部的煩惱,也無法滿足逐漸膨脹的欲望。

處理不完的煩心事,解決不了的難題,依然是杵在生活裡實實在在的障礙。

努力為自己尋求一座“心靈的居所”,才可以在被生活一次次擊垮的時候,重拾勇氣和希望,爬起來、走下去。

十點君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