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貨之光”進化史

“國貨之光”進化史

國貨回春,繼續在白象的身上上演。

315“土坑酸菜”被曝光,殃及康師傅、統一等知名友善面品牌,而白象因為與插旗菜業從未有過合作,博得了一衆消費者的好感。随後不久,白象“拒絕日資收購,員工1/3是殘障人士”的消息突然在網絡上盛傳,這家老牌友善面品牌也是以登上熱搜。

大衆對白象的推崇直接表現在購買力上,近一周,白象官方抖音号新增粉絲近30萬,直播銷售額達770多萬元。3月21日,白象直播間裡,主播一邊大喊“桶裝面沒有了,被大家拍完了”,一邊還要呼籲消費者理性消費。

野性消費、情懷買單,輿論的情緒變化重新喚起了對這一國産品牌的關注度,尤其是作為國内泡面市場上唯一拒絕日資的頭部品牌,似乎讓“國貨之光”的名頭更當之無愧。

在大陸,能稱之為國貨之光的品牌不少,但這麼多年來成為國貨之光的内在邏輯已然變了。

走出國門

2004年3月26日,北京飯店,大宴會廳座無虛席,一枚枚胸章上面,一個藍色的辨別和我們熟悉的五環标志捆綁在一起,而在座近千人見證了一次奧運會史上的新突破,國際奧委會第一次将“國際奧委會全球合作夥伴”的資格交給一家中國企業—聯想。其他頂級贊助商,都是可口可樂、松下、三星等國際巨頭。

聯想為08年奧運會提供了900台伺服器、700台筆記本、12000台主機、10000台顯示器、2000台觸摸屏、3343台列印機、2546台多功能一體機和580位技術服務人員。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看到的祥雲火炬也恰巧是聯想創新設計中心設計的。

在被諷刺為“美帝良心”以前,聯想曾經是實打實的國貨之光。

1994年,大陸将進口電腦關稅由200%降低到26%,IBM、康柏等外資品牌迅速殺入國内市場,當時的領頭羊長城電腦,一年就被外資擊潰,民族電腦品牌一度岌岌可危。2001年,戴爾以先賣後造的“戴爾模式”橫掃歐美市場,後直接劍指中國,加速美國産品在國内市場的滲透。

“國貨之光”進化史

聯想抵禦“外敵”,無疑成功塑造了一個民族品牌的形象,但更關鍵的在于,聯想讓中國制造的電子産品,以中國品牌的身份走向了世界,這才是聯想被譽為國貨之光的真正理由。

在成為奧運會頂級贊助商的同時,聯想已經決定加速國際化,斥資12.5億美元收購IBM全部PC業務。聯想當年的營業額僅為30億美元,IBM的PC部門營業額達130億美元,這場“蛇吞象”震驚了整個世界,但國人卻被聯想“破釜沉舟”的氣勢所鼓舞,群情激憤。

2008年以前,甚至說在移動網際網路崛起之前,當我們說起中國品牌時,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聯想。

回溯90年代至網際網路經濟發展初期,我們對于民族品牌、國貨之光的需求偏向于獲得世界的認可。2008年,海爾冰箱以2倍以上的市場佔有率從美國老牌家電制造商手中奪得了全球第一,從此打破了維系已久的以歐美日韓品牌為主導的全球市場格局,而憑借技術實力厚積薄發,也成為了民族品牌走向世界的一個縮影。

90年代是大陸經濟開始騰飛的起點,民族品牌的崛起契合了我們迫切走出國門并渴望世界認可的心理需求,這些國貨也是從激烈的品牌戰中厮殺出來的,成為中國制造的代表。

做大不如做強

聯想衰落,而華為崛起,這兩個國内最具有代表性的企業之間的擦肩轉身和此消彼長,可以說是國産品牌發展史上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1994年,聯想經過兩年時間的研發,推出了程控電話交換機,首次攻進華為的腹地,可是在這個需要持續研發投入的領域,聯想做了沒幾年便迅速撤離,隻有華為硬着頭皮猛幹,徹底占據了這個市場。而到了2012年,當華為開始将資源傾斜到手機業務,反過來進攻聯想的腹地時,聯想不到5年徹底敗下陣來。

山寨機混戰時代,聯想尚能憑借自身供應鍊的優勢跻身前列,但在智能手機時代核心技術匮乏的短闆暴露無遺。華為手機則憑借自研晶片、作業系統方面的優勢,成功打入中高端手機市場。

“國貨之光”進化史

其實不隻是聯想,在國内市場上,盡管小米等品牌每天都在喊着“新國貨”以作招徕,但一直以來,被消費者推崇為“國貨之光”的國産手機,仍然僅是華為。

在面闆制造行業,同樣上演着“聯想”和“華為”的相似故事。2008,夏普遭遇自1956年上市以來首次虧損,它打算将在日本本土不具競争優勢的6代線出售,最後選擇了中電熊貓。

夏普幫助中電熊貓實作良品率90%以上的預期,同時,創維集團、TCL 集團及冠捷科技等也跟中電熊貓簽訂了意向合作協定,确定了下遊的面闆采購需求,天時、地利、人和齊全,中電熊貓絲毫不費力氣,後來成了全球第六大液晶面闆商。可是這也造成了公司内部“能買就不造”的理念,認為買技術總比研發技術花錢少。

京東方一開始也是靠收購生産線起家的,但在斥資購買國外生産線的同時,王東升堅持自主研發,以連年虧損為犧牲逐漸建立起自己的生産線。

中電熊貓和京東方的結局可想而知,中電熊貓再一次想向夏普購買10代線、尋求技術支援時,結果被夏普放了鴿子,而京東方走出虧損,結束了漫長的低谷期。值得一提的是,京東方前兩年還把中電熊貓的兩條生産線收入囊中。

2012年,當華為靠技術已然在通訊裝置領域獨占鳌頭,開始進攻手機業務時,同樣在深圳的一家小公司,經過數年積累了研發一款完整無人機所需要的技術元素:軟體、螺旋槳、支架、平衡環及遙控器,次年,“精靈”問世,一飛沖天,這就是大疆。

大疆和華為的理念一緻,都崇尚技術制勝,憑産品說話,憑技術說話。

套用大疆無人機公關總監謝阗的一句話,“大疆無人機能拆開的每一個零件都是自己生産的,底層代碼都是自己的,無論是專利還是研究方法,任何無人機公司都很難繞過大疆。”

大衆對技術自主的認知提升,很大程度上是華為被制裁之後開始的,但各行各業的主流競争其實早已從原來的價格争奪市場逐漸轉變為技術支援創新。這是市場規律使然,同時也是宏觀視角下從大國走向強國的必然。

“國貨之光”營銷造

有的“國貨之光”曆久彌新,重新翻紅,有的“國貨之光”似乎正在暗淡。

小紅書上,一位使用者吐槽,“雖然完美日記口紅的造型還有顔色都還不錯,但品質能走點心嗎?”,去年她買了完美日記的小黑鑽口紅,沒用幾次,裡面的塑膠保護殼就莫名其妙的碎了。“用心做營銷,用腳做産品”、“某日記請誰來做代言人以後也不會買了”、“雖然價格便宜,可是買來純屬浪費”…小紅書上充斥着大量對完美日記的吐槽點。

早在幾年前,小紅書上完美日記的風評并不如此。

當時小紅書在一衆社交分享平台中還沒有顯山露水,完美日記眼光獨到,把寶押在了内容更豐富的小紅書上。目前,小紅書上的“完美日記”官方賬号有約208萬粉絲,獲贊與收藏超600萬,相關筆記近30萬篇+,遠超其他國貨品牌。

社交平台上,完美日記借助鋪天蓋地式的投放,以大牌替代為賣點,火速成為了“國貨彩妝之光”。

“國貨之光”進化史

完美日記的成功,不僅僅是造就了一個國貨品牌,目前來看,它為新品牌的出圈和成長帶來了一套成熟的打法:頭部KOL造勢,腰尾部KOL試用後分享在種草平台,同時将産品發售和大促預熱集中在一個節點,通過全管道投放,打造爆款,進而擷取流量和銷量。花西子、Colorkey、AOEO等國産品牌的成長之路,大多都是如此。

但這些“國貨之光”是燒錢燒出來的。2018至2020年三年間,完美日記投入的營銷費用分别為3.1億元、12.5億元及34.1億元,每年營銷費用翻了幾番,可其營收不過從2019年的30.3億元增長至2020年的52.3億元。

花西子早期僅在直播平台上的每月營銷投入就高達2000萬元。若以2019年5-6月,月均不到1億的總GMV計算,花西子光僅在直播平台的營銷支出就已超過20%。

國産替代,無論在高精尖制造領域還是日化消費市場,都是大勢所趨,尤其是新疆棉事件爆發,國貨風潮再掀巨浪,支援國貨的聲音不絕于耳。而且從另一個視角來看,國潮也在成為一種年輕人的審美趨勢。但是,想要國産替代,并不意味着從營銷和管道上創新就一定能進行彎道超車。

目前來看,得益于營銷,也将受困于營銷,這讓這些國貨之光們似乎永遠無法擺脫網紅的“字首”。

低調、捐錢、做對事

“國貨之光”進化史

去年7月,河南災情引起全社會廣泛關注,企業和明星捐款的消息陸續登上微網誌熱搜。21日的17時45分,鴻星爾克也在自己的官方微網誌釋出了向河南災區捐贈5000萬元物資的消息。

此時的釋出者完全沒有想象到這一再正常不過的舉動,徹底引爆了網際網路輿論,帶動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消費狂潮”。

2000年左右,日資盯上國内友善面市場這塊巨大的蛋糕,因而開始積極入股中國友善面龍頭企業:1999年,康師傅向日本三洋以每股0.8港元的價格,出售了33.14%的股權;2003年,日本日清斥資20億日元,買下昆山統一公司10%股權;2004年,日清再次投資今麥郎約5.4億,此後跟進多輪投資。

姚忠良連續拒絕日企投資,他也不會想到未來有一天這件事會被翻出來,成為挽救白象形象的一根“救命稻草”。

傳統國貨品牌重新翻紅,近來頻頻發生,而在其偶然性的背後,也存在一定的必然性。

2020年,疫情突發,席卷全球,恐慌一點點蔓延到我們的生活之中,再加之各種天災人禍也是不斷,群眾潛意識渴求團結和依附集體,而與此同時,疫情的反複和居家的不适應又使人們感到焦慮。在這種大環境下,情緒的變化尤為明顯,也成為主導消費行為的一個關鍵要素。

英敏特在《2022全球食品飲料趨勢》認為,新冠疫情、經濟波動以及2020年到2021年的區域性和全球性事件導緻消費者形成了新的消費行為、态度和價值觀,其中比較重要的一點是,當人們感到痛苦或者焦慮時,通過吃來發洩是常見的方式之一。

CBNData的調查也顯示,食物正在成為消費者發洩與适當放縱的載體,更多消費者不僅願意為口腹之欲買單,更願為情緒價值買單。

也就是說,消費者購買商品或者服務的原因有時候并不是真正需要,而是被情緒主導。

鴻星爾克連年虧損還要捐款5000萬,消費者心酸其沒有贊揚,也感動于“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善意,是以,消費者跑到直播間去搶光産品;白象沒和插旗菜業合作,一句話“沒合作,放心吃,身正不怕影子斜”,被贊良心企業,而在得知其拒絕日資後,更是契合了多數人的愛國情懷。

情緒消費的一個特征還在于“傳染力”。在情緒共鳴的狀态下,當一個人有了消費的舉動,其他人往往容易不假思索的模仿。

大衆的情緒共鳴,将鴻星爾克、白象推崇為國貨之光,不過,時代的變化和市場的淘汰,讓太多的傳統國貨品牌從頂峰滑落,進入漫長的發展停滞時期,逐漸泯然衆人,又有多少品牌能夠重獲機遇呢?

不同時代、不同境遇,“國貨之光”承載着不同的需求,但當“國貨之光”被戴在某個公司或品牌的頭上,既是贊譽也是重負,猶如一把雙刃劍,懸在空中。

道總有理,曾用名歪道道,網際網路與科技圈新媒體。同名微信公衆号:道總有理(daotmt)。本文為原創文章,謝絕未保留作者相關資訊的任何形式的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