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年過去了,第一批“吃螃蟹”的電動車主說出了4大痛處,個個緻命

開了6年多的傳統燃油車,又開了5年多的純電動汽車,内心五味雜陳。純電動汽車4大優勢很明顯,但是4大缺點才是痛處。奉勸那些想買純電動汽車的朋友要了解它的優缺點,了解自己的用車環境和需求,這樣才能買車不後悔!

第一輛燃油汽車誕生在在1886年,由德國大名鼎鼎的奔馳汽車公司的第一代祖宗,戴姆勒奔馳汽車公司的創始人之一,人稱“汽車之父”的卡爾·弗裡特立奇·本茨發明。

很多人可能認為純電動汽車是最近十幾年才有的新鮮事物,事實上,世界上第一輛電動汽車比燃油車早發明40年,美國在1900年已經普及了電動汽車。1834年美國人托馬斯 達文波特就發明了第一台直流電機驅動的電動車,第一台量産的電動車是托馬斯·派克在1884年于倫敦制造。

隻不過受限于當年的電池技術,當年的電動汽車在續航、性能方面都不如燃油車,是以一直沒有大範圍推廣開來,也就慢慢消失了人們的視線中。

5年過去了,第一批“吃螃蟹”的電動車主說出了4大痛處,個個緻命

世界上第一輛純電動汽車

進入2000年之後,在全球節能減排,碳中和的大環境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比我們想象中來得還要更快一些。在國家的各種補貼和倡導之下,各大新型的新能源汽車廠商紛紛如雨後春筍一般,拔地而起。就連很多傳統車廠,也紛紛開始布局新能源産業鍊,甚至有的廠商公開宣布,将在不久的未來停止内燃機的研發和燃油車的生産。

純電動汽車的發展已經是大勢所趨,零排放、零耗油、高性能、高舒适性都是它最吸引消費者的地方,确實這4大優勢是同價位的燃油車無法比拟的。是以,很多純電動汽車車主會說,“花了二十多萬買的純電動汽車,可以享受四五十萬燃油轎跑得快感”。

本文以34萬左右的特斯拉Model 3高性能版和45萬左右的寶馬4系430i M運動版做對比,通過對比來看一看傳統燃油車和純電動汽車之間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一、特斯拉Model 3高性能版 VS 寶馬4系430i M運動版:動力性能方面,Model 3完勝

5年過去了,第一批“吃螃蟹”的電動車主說出了4大痛處,個個緻命

兩者資料對比

特斯拉Model 3高性能版:電機最大功率357kW,最大扭矩659N·m,官方百公裡加速3.3秒。

寶馬4系430i M運動版:發動機最大功率190kW,最大扭矩400N·m,官方百公裡加速5.8秒。

光從動力參數上面我們就可以看出,便宜10多萬的特斯拉Model 3高性能版無論在輸出功率、扭矩,還是百公裡加速上面,都全面碾壓了寶馬4系430i M運動版,這就是傳統燃油車的發動機、變速箱和純電動汽車驅動電機、調速控制器的差距!

電動汽車是用電機驅動的,車子在起步的時候,隻要你踩下油門就可以100%輸出扭矩,而傳統的燃油車則不能做到滿功率輸出。扭矩就相當是轉動車輪子的力量,對于電動汽車來說,隻要你踩下油門就是全力在跑,而傳統燃油車則要醞釀一會,要等到發動機熱完身。是以,電動汽車在起步和中低速行駛的時候,加速體驗上面要比傳統燃油車要好很多。

當你開習慣了電動汽車之後,如果突然換回燃油車,你會發現燃油車提速很慢,特别是在起步和低速行駛的工況下尤其明顯。就算換成同價位的其它燃油車,例如:奧迪A6L、奔馳E300L、寶馬5系等等,這些車的售價都超過四五十萬,但是動力性能方面卻相差無幾,而二十多萬的純電動汽車就能完全碾壓它們!當然這裡要說明一點,我指的是普通家庭用車,而不是拿那些跑車來做對比。

5年過去了,第一批“吃螃蟹”的電動車主說出了4大痛處,個個緻命

寶馬4系運動轎跑

二、特斯拉Model 3高性能版 VS 寶馬4系430i M運動版:乘坐體驗方面,純電動汽車有2大優勢

要讨論一輛車的乘坐體驗,那麼就離不開車子的懸架、車輛的NVH性能、底盤調教等方面。

乘坐舒适性方面,純電動汽車主要有2大優勢:

純電動汽車是不帶變速箱的,都是通過電機直接驅動的,是以不存在換擋這回事,也就不存在換擋時候的頓挫感了。加速和減速都像絲襪一樣順滑,燃油車就沒有這麼好的體驗了。

另外就是安靜的駕駛環境,因為電動車是沒有發動機的,車頭也沒有進氣格栅,整車的造型設計更加的偏運動,有利于降低風阻,像特斯拉Model 3的風阻系數隻有0.23,而寶馬4系這樣的運動轎跑,其風阻系數也都達到了0.26,同級别其它燃油車更是在0.3以上。風阻系數小,不僅節省能源、降低風噪,相對來說也比較安靜。電動汽車的整車振動噪聲要比同級别的傳統燃油車要低5分貝左右。可能你對這個5分貝沒有什麼概念,我直接告訴你,如果噪音在原來的基礎上面降低5分貝,幾乎等于聲音減一半了,這樣就很明顯了吧?

在懸架配置和NVH性能方面,特斯拉Model 3要比寶馬4系差不少,畢竟兩者價格相差了十多萬,這些配置是直接和價格挂鈎的。如果純電動汽車和燃油車價位相同,那麼純電動汽車在這兩方面也肯定甩開燃油車兩條街!

但是有一點要說的就是,電動汽車開車的人是很舒服,但是乘客就另說了。很多人表示坐電動汽車就頭暈、想吐,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電動汽車的驅動方式比較迅速,相對于乘客來說比較突然,就很容易造成頭暈的現象。

5年過去了,第一批“吃螃蟹”的電動車主說出了4大痛處,個個緻命

特斯拉Model 3

三、在外觀、内飾科技感、自動駕駛技術、綠牌特權等方面,特斯拉Model 3有優勢

外觀、内飾科技感、自動駕駛技術都是純電動汽車最吸引消費者的一部分原因。

1.在外觀方面,純電動汽車因為沒有發動機,是以車頭無需設計進氣格栅,整個車體更加的流線型,運動氣息滿滿,整個設計都是偏向跑車風格的。特斯拉Model 3的外觀設計走的圓潤路線,車身線條飽滿柔和,看多了還覺得它有點呆萌,有點像是一個大号的玩具。

2.在内飾方面,純電動汽車的内飾大多走的是簡約科技風。儀表盤和中控大屏,大多采用高分辨率的大屏,實體按鍵很少,大多采用觸控和語音互動控制,這就是科技感。

特斯拉Model 3内飾給人的感覺到底是簡約還是簡陋?特斯拉内飾塑膠感太強,局部縫線毛糙,個别間隙大,不均勻等等,這些與30萬級别的車極不相符,這就是簡陋;特斯拉将内飾所有按鍵的功能都集中在中控大屏上,做到了極緻簡約,內建的中控大屏讓虛拟按鍵操作增加科技感和樂趣,這就是簡約。是以特斯拉内飾到底是簡約還是簡陋,其實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3.在自動駕駛技術方面,純電動汽車可以說在這一塊領域是完爆傳統燃油車的。目前市場上的很多新能源汽車都能達到L3級别的自動駕駛,隻要到了L4級别,那就是完全的無人駕駛了。

特斯拉的Autopilot輔助駕駛系統可以說是行業領先的,無論是在城市道路,還是在高速上面,使用起來都非常的舒适。例如上下班的高峰期遇到堵車的情況,打開了輔助駕駛功能,調整好行工廠中的房間距,然後就可以騰出雙手去刷刷手機了。擁堵時候的跟車我對它有9成的信心,但是在高速上面,如果開120km/h,我就隻敢放5成的信心。畢竟高速上面車速更快,萬一出點事,那就不是單單修車的問題,有可能還要修人!開個90km/h,雙手吃個東西,玩個手機還是可以的,這個體驗還是相當棒的。

4.在出行便利方面,現如今很多一、二線大城市都有限牌政策,純電動汽車是可以上綠牌的,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一、二線車主選擇購買新能源汽車的主要原因。買車容易搖号難,新能源汽車自然成了消費者的首選。

以廣州為例,廣州限行的核心内容是“開四停四”的管理措施,即非廣州市籍中小客車駛入廣州市中心區連續行駛時間最長不得超過4天,再次駛入須間隔4天以上。如果你是買的燃油車,那麼你還得搖号,中簽率隻有4%,否則隻能上外地牌照,就要受到限行政策的影響,日常出現便利性大打折扣。當你換上“綠牌車”之後,就再也沒有這個煩惱了,想怎麼開就怎麼開。

5年過去了,第一批“吃螃蟹”的電動車主說出了4大痛處,個個緻命

特斯拉Autopilot輔助駕駛

四、車子使用成本方面,純電動汽車完勝傳統燃油車

純電動汽車的另外一大優勢就是用車成本比燃油車更低,充電電費便宜不說,日常的保養維護也很省錢。

以特斯拉model 3是标準續航版本為例,續航裡程445公裡,慢充10小時,快充1小時。

假如一年行駛了2萬公裡左右,共計大約消耗3300度電。特斯拉超級充電樁是1.8元/度電,其它品牌的充電樁價格則要便宜不少,平均下來一度電要0.95元。也就是我到目前為止2萬公裡大概花費了3000元左右電費。

同樣的公裡數,我們再來看看傳統燃油車的油費支出是多少,2.0T發動機的燃油車,百公裡油耗在10升左右,油費以8元每升來計算,那麼20000公裡大概需要花費16000元。

也就是說,光在油費上面,電動車能比燃油車節約13000元左右。

在保養方面,純電動汽車的費用肯定是要比燃油車便宜很多的,畢竟它不需要機油,也沒有火花塞等零件,保養周期也比燃油車長,平時最多也就是換換空調濾網什麼的,200塊錢就差不多能搞定。而傳統燃油車保養一次怎麼也得1000塊錢左右。

是以,電動汽車在日常使用的費用上,确實能比傳統燃油車節約不少。

5年過去了,第一批“吃螃蟹”的電動車主說出了4大痛處,個個緻命

汽車保養維護

聊完了純電動汽車的優點,我們再來聊一聊它的4大痛點。

痛點一:續航裡成焦慮,動力電池冬天怕冷、夏天怕熱,更怕高速行駛

對于續航裡程焦慮這件事,沒有開過純電動車的人可能無法了解。每天一睜眼考慮得最多的事就是車子還剩多少電?今天要不要去充電?今天周末充電站要不要排隊呢?而且現在這種續航裡程焦慮會随着車子的使用次數增多,而越來越嚴重了!

我們以特斯拉Model 3為例,官方給出的資料是CLTC标準下續航裡程為556公裡,但是這隻是官方的實驗室資料,并不是真正的實際駕駛資料。CLTC測試标準與現在大城市實際的具體工況對比實在是太簡單了,總的來說參考價值并不高。實際駕駛下來,平均隻能開400公裡左右,還是在沒開空調的情況下,如果開了空調那續航裡程還要再降20%左右。

5年過去了,第一批“吃螃蟹”的電動車主說出了4大痛處,個個緻命

特别是到了冬天,大陸絕大部分北方地區的氣溫基本都在-10℃以下,對于锂離子電池來說,會極大地降低它的續航能力。我之前親自驗證過,在冬天-10℃以下的情況,比亞迪漢EV滿電隻能跑440公裡左右,而且還是在不開暖氣的情況下,如果開了暖氣連300公裡都跑不到。

我們應該都知道,在冬天,燃油車開空調其實是不怎麼費油的,因為它的熱量來源于發動機的自發熱,通過車内的鼓風機,将發動機的熱量吹進駕駛室,這也可以說是能量再利用了。而電動汽車不一樣,它沒有發動機,沒有熱量來源,它隻能通過外部的熱泵裝置,由電池供電來産生熱量,這就有點像我們的家用吹風機,這個耗電量其實是很大的,會影響你對裡程資料的判斷,嚴重的話還可能抛錨在路途中。

在低溫環境下,三元锂電池在-30℃環境下,依然可以保持正常電池容量,更适合北方低溫地區。而磷酸锂電池受溫度影響則非常大,低溫情況下,一般低于-10℃,電池容量将下降初始容量的20%左右。這也是為何搭載磷酸鐵锂電池的比亞迪車型,在北方地區受低溫影響更為嚴重的主要原因。

當然,除了比亞迪磷酸鐵锂電池縮水嚴重之外,三元锂電池同樣也受影響,拿小鵬P7來看,小鵬P7的超長續航版NEDC綜合續航裡程為656公裡,據不完全統計,實際上的續航裡程隻有450公裡左右。

5年過去了,第一批“吃螃蟹”的電動車主說出了4大痛處,個個緻命

小鵬P7鵬翼版

我還專門做過一次測試,在低溫環境下,大概-10℃,小鵬P7一晚上的續航會減少30公裡左右。

5年過去了,第一批“吃螃蟹”的電動車主說出了4大痛處,個個緻命

小鵬P7電池測試

純電動汽車不僅冬天續航跟不上,如果你去跑高速,那麼電量下降得會更快。因為電動車不像傳統燃油車有變速箱,它的動力管控完全是靠電機的扭矩輸出,電機的扭矩是會達到極限的。如果車子在高速情況下行駛,你要保持高速狀态,那麼就需要一直給重油門,是以電動車在高速上面行駛反而比在城市裡更費電。

根據我實際用車情況,日常城市代步百公裡耗電量在13度左右,而高速行駛百公裡耗電超過了16度,也就是說從我個人的用車情況發現,高速駕駛比城市駕駛百公裡要多出近3度的電量消耗。這還沒有算上空調的額外消耗,如果冬天開暖氣,那麼耗電量會驟增,我大概算了一下,一小時接近3度電。

是以就目前的電池技術而言,雖然在續航裡程上增加了不少,但是電池衰減和電機耗電特性還是依然存在問題。日常城市代步還是非常香的,如果要跑長途上高速,或者所在城市在寒冷的北方,那麼在買純電動汽車的時候,還是要再三考慮實際使用需求才行。

痛點二:充電難、充電慢才是電動汽車真正要面對的問題!

充電難是很多新能源車主面臨的主要問題。今年的國慶假期期間,道路上多了很多“綠牌”汽車的身影,假期長途出行也成了檢測新能源汽車的一次重大考試。一位新能源汽車車主在國慶假期期間,駕駛着它的新能源汽車從深圳開往湖南老家,在路途中遭遇了堵車、排隊充電等一系列情況,原本隻要八個小時的路程,硬生生的開成了十六個小時。

這位車主告訴記者,他在出行前其實已經規劃好了路線,實際上隻要在路途中充一次電就能順利到家。可是事與願違,剛上高速不久就遇到堵車,剛開始還好,後來發現電池電量下降得有點快,為了節約電量,他不得已将空調關閉。

頂着廣東炎熱的太陽,他好不容易開到了第一個充電站,卻發現進站需要排隊四個小時。等他排了四個小時隊伍終于輪到他充電的時候,發現充電樁故障充不上電,隻好重新排隊另外一個好的充電樁,來回折騰了他6-7個小時,真的是印證了那句話——“充電一小時排隊要半天”。

5年過去了,第一批“吃螃蟹”的電動車主說出了4大痛處,個個緻命

高速排隊等待充電的電動汽車

最近幾年,大陸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迅猛,充電設施也在全國各地快速的興建,極大地緩解了新能源汽車充電難的問題。

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釋出的2021年8月充電樁營運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8月,聯盟内成員機關總計上報公共類充電樁98.5萬台,其中直流充電樁39.9萬台、交流充電樁58.6萬台、交直流一體充電樁414台。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數量為210.5萬台,同比增加52.3%,車樁比例為3:1。

盡管從數量上來看,充電設施确實不少,但是遇到這種節假日出行高峰的情況,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樁仍然供不應求。

這些看似巨量的充電樁,實際真正投入地使用的卻隻有少數,不少地方政府為了支援充電設施的建設,紛紛給予相關機關豐厚的财政補貼,有些不良企業為了争奪這塊“大蛋糕”,不考慮實際使用便利等因素,在一些偏僻地區建設充電裝置,這些充電裝置使用率極低。再加上一些企業隻負責建設,不負責維護,這就導緻了很多充電樁變成了“僵屍樁”。

5年過去了,第一批“吃螃蟹”的電動車主說出了4大痛處,個個緻命

荒廢充電樁

另外,部分充電裝置廠家因為标準不一樣,充電接口、電壓壓力等都不統一,這就導緻了很多車主就算找到了充電樁,也可能因為接口不一樣,而充不上電。

另外就是充電慢。雖然現在的充電技術一直在快速提高,從以前的慢充十幾個小時,到現在的快充也能15分鐘把電池從30%充到80%左右,但是跟燃油車滋一下3分鐘比,還是麻煩不少。而且按目前來說,加油站随處可見,雖然燃油車普遍隻能開個500多公裡,但是車主一點都不擔心,因為随處都可以加油,3分鐘就繼續上路了,根本不用擔心續航裡程的問題。

實際新能源電動汽車的充電時間,主要是取決于兩個條件:一是電動汽車配置的锂電池容量大;二是充電樁的容量。如果兩者完全配套,可以達到廠家号稱的最理想狀态,在30分鐘内從30%電量充到80%。在實際使用時因為車樁不能完全配套,快充一般要1至2小時才能充滿,慢充則要3至5小時。家庭220V充電樁則需要6至10個小時。

5年過去了,第一批“吃螃蟹”的電動車主說出了4大痛處,個個緻命

在充電的電動汽車

痛點三:很多純電動汽車車主都說電動汽車毫無駕駛感,沒有操控性可言

影響操控性、駕駛感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動力輸出、底盤調教、懸挂、變速箱、輪胎、風阻設計等等,這些方面都會影響到駕駛感受和操控性。

二三十萬的純電動汽車和四五十萬的燃油車相比,這方面的配置當然是差了不少,畢竟之間差了十幾二十萬的價格。二三十萬的車型大部分采用前麥弗遜式獨立懸挂和後多連杆獨立懸挂,而四五十萬的車型大部分采用前雙叉臂式獨立懸挂和後多連杆獨立懸挂,在濾震、側傾支援等方面,四五十萬的車型肯定是更好的。

從操控性方面來說,雖然兩款車都是運動轎跑,但不得不承認,寶馬4系在制動、超車、彎道轉型等方面,秉承了寶馬一貫的優秀風格,可以說是“穩準狠”!方向上也沒有特斯拉Model 3的那種“負重感”。整體來說,寶馬4系給人的感覺更為自信、從容。

5年過去了,第一批“吃螃蟹”的電動車主說出了4大痛處,個個緻命

寶馬4系

痛點四:在保值率方面,燃油車完勝純電動汽車

今年10月8号有一則新聞報道,二手新能源汽車貶值很快,例如:售價35.6萬起的蔚來ES6,一年之後貶值8萬元左右,一年貶值率達到了21%。售價46.8萬起的蔚來ES8,一年貶值17萬元左右,一年貶值率高達36%。

5年過去了,第一批“吃螃蟹”的電動車主說出了4大痛處,個個緻命

新能源車貶值

當然,這個隻能代表某一部分車型,不能代表整個市場,不同的車型貶值幅度不一樣,但是這也反應了新能源汽車二手市場的整體情況。據統計,新能源汽車第一年的保值率隻有68%至79%左右。而其中保值率最高的是宏光MINI EV,第一年的保值率達到了80%。

5年過去了,第一批“吃螃蟹”的電動車主說出了4大痛處,個個緻命

五菱宏光MINI EV

而傳統燃油汽車,按照現在二手車市場的大資料來看,三年的保值率平均值在65%左右,甚至還有部分車型出現升值的情況,例如:豐田埃爾法三年車齡,保值率竟然達到了102%,當然存在加價的問題。

5年過去了,第一批“吃螃蟹”的電動車主說出了4大痛處,個個緻命

豐田艾爾法

再看新能源汽車,三年的保值率不到40%,有的甚至隻有30%左右,五年以上的新能源汽車在二手市場基本無人問津,客戶也不敢輕易接盤。

5年過去了,第一批“吃螃蟹”的電動車主說出了4大痛處,個個緻命

二手電動車市場現狀

央視财經新聞就報道了這樣一則消息:記者采訪浙江一位二手車經銷商,老闆說兩年前新能源汽車銷量暴增,他覺得這個二手市場前景應該很不錯,是以就順勢開拓了新能源汽車的二手車回收業務。但是令他沒有想到的是,第一批收來的新能源二手汽車在倉庫擺了3個月都無人問津,這一問題讓他寝食難安,據他統計,當時他手上積壓的二手新能源汽車就讓他虧損了十幾萬。

5年過去了,第一批“吃螃蟹”的電動車主說出了4大痛處,個個緻命

二手車經銷商

至于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問題,我給大家總結了以下三點原因:

新能源汽車的電池衰減和損壞是主要原因之一;

新能源汽車屬于科技産品,跟智能手機一樣,更新疊代速度極快,新技術出現之後,老舊的二手車自然無人問津!

燃油汽車已經發展了上百年,而新能源汽車隻有短短的十多年發展時間,很多人都對它持有觀望态度,誰也不敢保證幾年之後,新能源汽車将會何去何從。

新能源汽車普及程度的加快是一把雙刃劍,雖然加快了汽車電動智能化的發展,但同時對于老款的二手新能源汽車是個嚴重的打擊,對于新能源汽車隻買新不買舊,二手新能源汽車将面臨無人接盤的窘境。

5年過去了,第一批“吃螃蟹”的電動車主說出了4大痛處,個個緻命

二手車市場

總而言之

新能源汽車發展非常迅速,特别是在動力電池續航裡程、智能化車機系統以及自動駕駛方面,完全是改變了車主的用車習慣。但是依然還有一些問題沒有完全解決,比如動力電池續航裡程折損太大、純電動汽車保值率過低、充電困難等問題。

面對新能源汽車這樣的新興産物,我們要有包容的心,但同樣不能盲從,買電動汽車要考慮你實際的用車條件,否則可能會發生買了車,小區卻不給按充電樁等尴尬的情況。

很多開過新能源汽車車主都說再也開不回燃油車了,你有這種感覺嘛?如果給你40萬,你會選擇買二三十萬的新能源汽車,還是買四十萬的燃油車呢?

如果你有考慮買新能源汽車,那麼我給你三點建議:

在你的生活環境中,充電是否便利;

在你的日常出行中,是否以中短途為主;

你是否能夠接受新鮮事物。

隻要你能滿足以上任意兩條,那麼你就适合購買新能源汽車。

5年過去了,第一批“吃螃蟹”的電動車主說出了4大痛處,個個緻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