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習慣的力量(好文共享)

孔子曰:

“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

習慣的力量在于,它能持續不斷地保持着一種固有的輸出。

這種輸出,能夠盡可能地在各種回報裡得到一些正向的成長資訊。

正如孔子說的那樣,小時候養成的一些習慣,因為是專注的,用心的,持續的。

是以,這些習慣就好像刻印在身體上的天性一樣,自然且堅固,以至于在往後的日子裡,我們總能夠拿出來為自己所用,并且無往不勝。

這,便是習慣的力量。

1:打造習慣

人為什麼要養成一些好習慣?

或者說,人如何打造一些好的習慣,然後又能夠為自己創造更多的人生可能性。

人之是以要養成好的習慣,其中的道理既是樸素的,也是高深的。

樸素的地方在于,我們可以這麼了解,人之是以為人,就是可以憑借着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來進行深層次的認知境界提升。

這種能力在其他動物上是沒有的,但是很多人明明有這樣的能力,卻始終沒有很好地運用起來。

比如說,前段時間很火的谷愛淩,2003年出生,年紀輕輕就斬獲了運動界裡不少的獎項,而且從小就是學霸,可謂是能文善武。

很多人說到她就會眼紅,然後總會将她的成就歸功于她的一家人都是非常優秀的人,屬于基因好,資源多,從小就擁有各種各樣的條件。

但事實上,任何的成功都并非輕而易舉的,更不可能是唾手可得的。

從平時谷愛淩的言行舉止和行為習慣裡就會看到,這些人不光性格爽朗,為人樂觀,而且她在做什麼事情似乎都能夠擁有一種特别的習慣去對待。

哲學家、心理學家榮格在85歲接受采訪時說:

“人類的心靈具有一些特殊的能力,這些能力并不局限在時間和空間中。

表明心靈沒有義務隻生活在時間和空間中,而那意味着,生命的實際延展是一種超越時間和空間的存在。”

誠然,雄厚的家庭背景以及良好的成長環境,都讓谷愛淩得到了不錯的物質保障。

但是,這些東西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她一定能夠養成足夠好的習慣來對自己的人生進行多種多樣的、豐富多彩的探索。

也就是說,一個人要想真正養成一種好的習慣,重點在于他們能夠從摸索和塑造的過程裡,真正享受到其中的益處。

但是,這種打造習慣的過程,并非所有人都能夠堅持的。

甚至可以說,那些越是具備優越條件的,反倒更不在意習慣的養成。

2:習慣的力量

習慣的力量在于,我們逐漸意識到因為自身所養成的習慣,并且在進行這些習慣的過程裡,的的确确産生了一些心得,或是擁有了實質性的事物進展效果。

這源自習慣的力量,足以讓我們的内心不由自主地展開一些聯想。

不得不說,很多人在沒有養成習慣之前,整個過程估計是無比痛苦的,也是相當渺茫的。

但一旦養成之後,就會發現早期的那些所謂的痛苦和折磨,其實早已被抛在腦後,甚至還會莫名地感謝當初所遭遇的一切。

英國著名哲學家培根也說過:

“習慣真實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是以,人自幼就應該通過完善的教育去建立一種良好的習慣。”

每個人都有着不少的劣根性,這種劣根性倘若不懂得及時地處理,比如說喜歡賴床,喜歡拖延。

那麼,随着時間的流逝,這樣的行為同樣成為了一種習慣,隻不過這種習慣是不好的。

但是,我們也不可否認的是,這種負面的習慣同樣也具備着強大的力量,隻不過是這種力量帶來的是某種意義上的、具備摧毀性的東西。

反之,一個人若是懂得保持着一種正向的、良好的習慣,能夠及時地挖掘出自身的短闆,正視自身的不足。

那麼,及時地改正,勇敢地放棄,就為自己養成良好的習慣提供了好的開端。

然後,在良性的習慣裡,鑄就頑強的意志力,并且憑借着這些良好的習慣去挖掘其潛在的能量。

假以時日,與習慣和諧共處,并且從中激發出更強大的潛能。

3:相信習慣的力量

在沒能養成習慣之前,大部分的人都會因為養成習慣之前需要忍受巨大的痛苦而落荒而逃。

甚至有的人在想要養成一些習慣的時候,因為看不到其中的好處,也想象不到它能帶來什麼好處,是以總是對此半信半疑。

然後,就是在這麼一種懷疑和困惑的過程裡,放棄了培養,也丢掉了改變自己的可能性。

實際上,一個人隻有真正相信了習慣的力量,才能願意為之付出,為之改變。

若是一開始連基本的信任都沒有,那麼他是無法擁有足夠的勇氣和耐心去培養習慣的。

相信習慣的力量能夠讓自己更加充實而正确地選擇人生時,你才會拿出時間去奮鬥。

相信習慣的力量能夠創造出另一種可能性時,并且還能讓自己滿懷期待時,才會心甘情願地去改變自己。

當你相信了,并且為之付出過了,堅持到底了,那麼當哪天發現自己的成功是源自于當時的堅持,是因為自己一直以來都抱有的習慣而帶來的時候。

那麼,這條路一旦被你看到了風景,嘗到了甜頭,那你就會更加笃定地走下去,并且還會非常用心地培養好習慣,繼續去追求更為壯闊的人生風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