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讀書|圖像藝術:一種曆史編撰學

讀書|圖像藝術:一種曆史編撰學

人類的圖像藝術富含各種資訊,它是創造者與曆史語境作用的産物。任何藝術品都有物性,同時是一件人工制品。通過對過去或現在正在進行的情境化的、局部的解釋,藝術史、考古學、人類學以多種視角揭示着這個創造性和互相作用的過程:藝術家将生活經驗與文化思想轉譯成具有符号象征意義的圖像,反過來,這類圖像也在塑造着我們的曆史文化觀念。

一塊殘鐵的變形記

一塊“殘鐵”進入了北大教授鄭岩的視線,寫就了《鐵袈裟:藝術史中的毀滅與重生》(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22年1月版)。

讀書|圖像藝術:一種曆史編撰學

《鐵袈裟:藝術史中的毀滅與重生》

鄭 岩 著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22年1月出版

這塊殘鐵叫作“鐵袈裟”,屬于山東長清靈岩寺。它屹立在山林泉邊,曆經風霜卻沒有浮鏽,觸感柔潤潔淨,與周圍稍縱即逝的春花秋月形成鮮明對比。無數騷人墨客為它留下詩篇華章,傳說它“自地湧出”“我佛慈悲鐵作衣”,事實到底如何呢?

鄭岩從鐵袈裟的物質特征入手,推考鐵袈裟上的“天然水田紋”其實是合範鑄造的披縫,采用的是掰砂法,它的鑄造當在初唐和盛唐之間。确定了年代範圍之後,繼續推考其更加完整的形象,重構與之相關的曆史事實。武周造佛,武宗滅佛。靈岩寺擔當護法職責的鐵鑄金剛力士,就是在這場劫難中威力盡失,粉身碎骨,此地空餘鐵袈裟。鄭岩繼而引述各類傳說,譬如六祖慧能得法的故事,闡析南宗禅關于袈裟的觀念,袈裟不僅是法衣,更是秘傳的證據。

在豐富翔實的典籍材料和考古出土文物對比的基礎上,鄭岩揭示了金剛力士像殘鐵神聖化的深層文化依據。這個藝術品的物性特征發揮了重要作用。鐵器,千錘百煉,浴火重生,與佛教推崇的舍利崇拜十分相似,這種聯想進一步強化了人們對這塊殘鐵的信仰,無論它被看作一尊造像的局部,還是一位聖者的衣服。歲月既深,風雨摧殘,它以一種沉默屹立的姿态,轉化為時間的象征物,讓詩人們感受到“今來古往自興亡”。

一襲鐵袈裟,它的制作、毀滅與想象,勾連曆史大事件與觀念的塑造史。在該書的外編部分,鄭岩補充了四個樣例,分析阿房宮圖、龍缸和烏盆、六舟的錦灰堆,還有當代藝術家徐冰搜集“9·11”事件粉塵而制作成的裝置藝術“何處惹塵埃”,這些樣例與鐵袈裟形成了印證,從有形走向無形,從古代走到現代,物質材料、造型手法、視覺語言,結合相關語境所建構的藝術形式,合力促使虛無缥缈的概念具體化地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形象。

“碎片是破碎的結果,而破碎是事件。”鄭岩說道,“挽救、擔當、邊界、隐瞞、推诿、拼對、修複、丢棄、掩埋、驚愕、竊喜、哀悼、追憶、忘記等也都是事件……”于是,一塊靜态的殘鐵,成了蘊含無數動态事件的巨大容器。

原住民高雅藝術的創造

成為容器的還有繪畫。平圖琵人是澳洲邊遠地區那些尚未與外界接觸的最後的土著人之一。在1950-1960年代,他們中的大多數因為“平圖琵巡邏”遷移計劃而走出叢林。1971年,其中的一些人開始将儀式和身體裝飾中的傳統圖案和洞穴繪畫轉化成一種全新的、部分商業化的形式,即“平面上的丙烯畫”,出售給白人以換取錢财。

紐約大學人類學系教授、美國民族志研究學會會長弗雷德·R.邁爾斯的著作《繪畫文化:原住民高雅藝術的創造》(譯林出版社2022年2月版),是一項藝術、人類學和物質文化交叉領域的學術成就。該書吸引我的一點,就是原住民的造物觀念與西方白人藝術觀念的差異與融合。

讀書|圖像藝術:一種曆史編撰學

《繪畫文化:原住民高雅藝術的創造》

【美】弗雷德·R.邁爾斯 著

譯林出版社2022年2月出版

平圖琵人之是以繪畫,初衷并非審美需要,而是一種生活記錄。這些繪畫的主題是他們的夢境,這些夢境立足于一個人對命名之地的認同、對故土的認同。他們的繪畫是以祖先神話為基礎為其他人舉行的客觀儀式表演,将這些知識和圖像展示給白人。畫家們起初所期待的是某種關系的存在,他們通過展示、給予和收到重要物品來完成自己的角色。

平圖琵畫家強調,繪畫價值在于它們的“真實性”(它們的夢境起源)而不是它們的美。無論畫得糟糕還是畫得漂亮,這些繪畫的價值都來自夢境,是以,所有的繪畫都應得到相似的價格,因為每一幅畫都代表“一個非常重要的夢境”。

從文字叙述和搭配的圖檔,我們可以了解到,平圖琵人繪畫中的重要圖形就是圓和線。這種圓-線圖形和錯綜複雜的圖案構成既是比喻,也帶有象征性。它們以數不盡的組合方式,分别代表勞作、休息、步行、交媾、就餐、睡眠等日常生活場景,以及他們從祖先處、從夢境裡獲得的聆訊和教導。繪畫的主題都是與土地及夢境人物的特定旅程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多數繪畫技法都運用了那些創世時期的圖案來表現地貌,進而建立起與神話故事的聯系。這些繪畫表現了原住民的宗教生活以及繪畫與土地之間關系的知識。

許多買畫的人一開始可能對這些畫作中所蘊含的意義興趣不大。随後,平圖琵畫家發現了那些用于出售的繪畫中迎合買家審美偏好的部分,“作為實踐生産的繪畫”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所改變,設想或主張它們的流通能夠以經濟交換的方式實作價值轉換。原住民的繪畫文化逐漸脫離了人類學架構,進入高雅藝術範疇,進入西方觀看者和贊助人的視野,并挑戰了我們所熟悉的文化産品形成方式:錢是付給夢境的,而不是已完成的作品。

對于雙方,這都是一種重構,一種試圖重新定義原住民圖像制作之意義的活動。這些繪畫進入了一個全球性的交易體系,意味着這些物件和創造了它們的社群之間的關聯的變化。

藝術就是這樣塑造了法國

視線再轉向法國。凱瑟琳·德·美第奇對細腰的推崇,催生歐洲風靡數百年的束腰風尚。

在《因為藝術,是以法國: 從法蘭西的誕生到拿破侖時代》(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22年1月版)裡,翁昕講述了這則轶事。那些名畫中的女子,身體常常被束縛成沙漏狀,胸部從衣服上部高高擠出來,這正是巴洛克時期複雜多變、充滿誇張戲劇效果的藝術風格。繪畫展現了時代風尚,藝術就是很好的記憶貯存器。

讀書|圖像藝術:一種曆史編撰學

《因為藝術,是以法國: 從法蘭西的誕生到拿破侖時代》

翁 昕 著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22年1月出版

在榮耀和影響力方面,法國藝術确實是風向标。品位的養成,經曆了時間的浸潤。我們常常認為,法國藝術代表了精緻而低調的優雅、對于美的信仰和對于庸俗的拒絕。這是種單一的影響,翁昕的這部作品呈現了更加立體、多重的方面。

該書談及很多藝術家。普桑、布歇、安格爾、大衛、德拉克洛瓦等引領潮流的大人物紛紛登場,他們實踐着自己的藝術理想,個人命運與法蘭西國運沉浮與共。比如,雅克-路易·大衛的藝術生涯深深嵌入了法國大革命的曆史程序,《馬拉之死》《拿破侖翻越大聖伯納山口》《拿破侖加冕》等畫作擔當了曆史影像的功能,并影響着後世對法國曆史的了解。

除了這些耳熟能詳的藝術家,該書還談到了許多被遺忘的、現在不太為人所知、但在當時來說也有一定重要性的藝術家。

克勞德·洛蘭、夏爾·勒布倫、讓·巴蒂斯特·格勒茲、亞曆山大-弗朗索瓦·德波特……現在的藝術史很少會談及他們了,可是,在當年,他們也是家喻戶曉的。洛蘭的畫作輕快、悅目,觀衆覺得養眼;格勒茲的畫作滲透了宗教道德的教化,是當時的“國民畫家”。這些畫家的受歡迎程度,反映了他們所處時代的審美取向,他們畫作的主題大多是社會風貌的描摹,而他們聲譽的跌落與被人遺忘的現象,則是時尚退潮與生活變遷的結果。

對于法國來說,曆史與藝術仿佛就是一對雙生子。法國人固然把感官愉悅、理性法則、細膩性、神秘感與皇室貴族的奢華氣象,灌注在他們的藝術裡,但他們也會有平民口味的、市井氣息的、靈巧慧黠的世俗圖像,有些畫作氣魄雄偉,有些畫作浮華輕淺,有些畫家青史留名,有些畫家如過眼雲煙……所有的這些,都是藝術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我們正在進入視覺文化時代,圖像在現代人的生活中日趨成為重要的共用認知和交流工具。這三部作品,分别從三個角度揭示了圖像文化在塑造國家、族群曆史和不同人群的交流中所起的作用,在閱讀它們的基礎上,我們也得以擴充我們的視域和思維,更好地了解我們身處其中的世界的由來。

作者:曉 林

編輯:周怡倩

責任編輯:朱自奮

*文彙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