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倒完晶片倒訂單,這屆黃牛厲害了

撰文/ 吳 靜

編輯/ 黃大路

設計/ 趙昊然

“整個流程是這樣,我們兩個簽個買賣協定——你付尾款——你提車——上牌後我們兩個一起去過戶。”在某二手閑置物品交易平台上,一位想轉讓特斯拉訂單的賣家對汽車商業評論記者如是表示。

這位賣家正在以10000元的售價轉讓一輛2022款Model Y的訂單,他挂在二手閑置物品交易平台上的資訊顯示,該訂單是在2021年12月下訂,當時原價是28.1萬元,而現在,這輛2022款Model Y的官網售價為31.69萬元。

這也意味着,一位特斯拉的潛在購車者,目前如果不通過官方管道訂車,而是通過購買此類轉讓訂單,除去購買訂單花去的1萬元費用,理論上他還可以節省超2.5萬元。

受上遊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新能源補貼政策退坡因素影響,國内新能源汽車掀起“漲價潮”,近期,有超過20家新能源車企的40餘款電動汽車漲價。以特斯拉為例,僅在一周時間裡,特斯拉就密集進行了三次漲價。而對于漲價前下定的車主來說,手中的訂單俨然成為“理财工具”,嗅覺靈敏的黃牛黨更是趨之若鹜。

倘若在搜尋欄上打出“特斯拉訂單轉讓”這幾個關鍵詞,顯示的相關商品的數量幾乎多到出乎意料。記者發現,根據不同車型,每款車型的訂單轉讓價從1000元甚至到20000元不等,訂單轉讓者所覆寫的城市更是遍及全國各地。

截至目前,除了特斯拉之外,在二手閑置物品交易平台,小鵬、理想、零跑、比亞迪,乃至五菱宏光MINIEV等品牌的訂單轉讓資訊都可以搜尋到。其中,關于特斯拉的訂單轉讓資訊量最大。

被擾亂的市場

“特斯拉用營銷‘忽悠’到了黃牛,黃牛反過來退訂單又‘騙’了他們……是以,現在特斯拉正在清庫存。”

這是2015年很火的一個段子。它調侃的是剛剛進入中國市場的特斯拉,被黃牛黨忽悠進坑的“悲慘”經曆。

彼時,特斯拉剛剛進入中國市場,投機者和“黃牛黨”的積極參與造成市場需求“極其高”的假象。後來,當市場情況發生變化,投機者們紛紛取消訂單,導緻庫存增加。對此,馬斯克甚至在接受中國媒體采訪時半開玩笑稱,目前,特斯拉處于“投機後遺症”的恢複期當中,“中國是特斯拉在全世界範圍内唯一有多餘庫存的市場,我們現在還在消化庫存中。”

時隔8年,特斯拉再一次被黃牛黨盯上。源于訂單火爆、産能有限,目前,特斯拉的傳遞時間已經超過5個月。目前,特斯拉中國官網顯示,特斯拉Model 3傳遞時間預計為20-24周。

憑借更短的傳遞時間和更便宜的交易價格,這些手持特斯拉訂單的賣家在各個平台大行其道。“手拉手提車過戶,不用等那麼久,又立省3萬,不香嗎?”類似的轉賣宣傳資訊充斥平台。

倒完晶片倒訂單,這屆黃牛厲害了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黃牛倒賣訂單現象,無論是對企業的生産運作狀态還是消費者權益保障都帶來負面影響。“這種訂單的倒賣并不是真實需求,而是一些投機倒把性需求導緻的,如果這種盲目、虛假訂單比較多,會抑制普通消費者的購買,而且如果市場變化,這些訂單突然又不買了,這會對企業的生産運作狀态和市場研判都帶來巨大影響。”

備受争議的特斯拉

汽車廠商已經明令禁止了這些訂單轉讓行為。

3月23日,小鵬汽車相關負責人表示,小鵬汽車的産品訂單均進行身份證明名關聯,合同前均需核實身份資訊後方可進入傳遞環節,如有客戶因個人原因取消預訂,車輛訂單将重新納入統一管理,不存在私人二手訂單轉賣的可能性。

為保護廣大消費者的權益,小鵬汽車還特地聲明:小鵬汽車購車管道全國統一,無法通過私人線上交易轉賣進行操作。小鵬還将保留追究相關方法律責任的權利。如消費者因私人交易産生任何争議或權益受損,小鵬将不承擔任何責任。

顯然,小鵬的做法依然無法阻擋車主之間的線下交易。事實上,無論在個人之間進行轉賣,還是通過“黃牛”進行交易,消費者以更低價格和更短時間拿到的車,已經劃入二手車交易範疇。

除了杜絕線上轉讓訂單的可能性,特斯拉還希望嚴防線下交易的可能,是以相比小鵬,特斯拉還出台了一項更為嚴厲且備受争議的措施,但實際上,該措施産生的作用相當有限。

倒完晶片倒訂單,這屆黃牛厲害了

3月16日,一位微網誌大V曝光了一份特斯拉“不轉賣承諾函”,其中要求一次或多次累計下單購買多台特斯拉車輛的車主承諾一年内不得向第三方轉售,違者按車輛開票價20%支付違約金。

在相關法律人士看來,這份承諾函幾乎沒有法律效應。因為從交車開始,這輛車的所有權就轉移了,車企沒有權利限制他人交易。一位接近特斯拉的業内人士向汽車商業評論透露,“目前,據我所知,還沒有車主簽署該份承諾函。”

“我看到了新聞說特斯拉讓交了多個定金的車主簽不轉賣合同,但截至目前(特斯拉)還沒有通知我簽,沒有簽就應該不影響轉的。”二手閑置物品交易平台上另一位賣家在跟汽車商業評論記者溝通時如是說,該賣家手頭上有兩個特斯拉訂單。

特斯拉的“訂單轉讓”現象為何如此猖獗?一位業内人士向汽車商業評論總結了三方面原因:

首先,特斯拉訂購流程簡便,消費者在官網或線下實體店預定隻需支付1000元現金,且特斯拉對已訂車客戶有價格保護,采取的是“就低不就高”原則,投機者面臨的風險較小;

其次,相比較其他車企,特斯拉的調價波動幅度最為頻繁,給了投機者更為充足的利益空間;

最後,特斯拉首任車主和二任車主的權益基本沒有差別。“特斯拉并沒有‘首任車主權益’,新車的質保随車輛所有權一并轉讓,我們是‘跟車不跟人’,前後兩任車主的權益差别不大。”面對記者的疑問,一位特斯拉體驗中心從業人員表示。

被損失的權益

不僅擾亂正常的市場秩序,這種“訂單轉讓”充斥市場的現象,也讓消費者利益無法得到保障。

2021年11月,為了整治黃牛投機倒把的行為,長城坦克專門釋出《關于坦克500異常訂單公告》,公告稱,對新增訂單,下定人與實際收貨人不比對,且無法證明系直系親屬或限牌城市拍照租賃關系的訂單,則認定為無效訂單。此外,官方還表示,如在非官方管道購買或轉讓訂單,均無法享受首任車主5年15萬公裡整車質保、發動機變速器終身免費保修等政策。

除特斯拉外,諸多品牌都存在首任車主權益,倘若車輛産權、車輛使用性質後期發生轉讓、過戶或變更,該服務權益将失效。這也意味着,對車主而言,從黃牛手中獲得低價二手車的誘惑并非那麼大。

汽車商業評論了解到,小鵬汽車首任車主每年可享受免費充1000度電、電池終身質保服務,且該服務僅針對首任車主。是以,在二手閑置物品交易平台上,一個原本轉讓價為5500元的小鵬訂單,由于首任車主權益無法流轉,賣家表示可以降價轉讓。“如果你對這些(首任車主權益)要求不高,我可以直接過戶給你,隻收2000。”

倒完晶片倒訂單,這屆黃牛厲害了

“如果隻是為了節省幾千塊錢,我不建議你去黃牛那裡買,一是你購買的二手車實際并沒有很劃算,二是根本得不到任何保障。”一位小鵬汽車體驗中心的銷售人員表示,“如果你真想在黃牛那裡買小鵬的二手車,我覺得你還不如選擇小鵬的官方二手車,至少你還可以得到一些二手車主的權益。”

同樣,理想汽車體驗中心一位從業人員也表示,“理想汽車原車質保是整車5年或10萬公裡,三電8年或12萬公裡,原車質保随車不随人。但本月贈送的三電和發動機10年不限裡程質保專門針對首任車主。”

消費者買賬嗎

從此輪新能源車漲價引爆的訂單轉賣潮來看,消費者幾乎用腳投票,表明了自己對漲價的态度。

針對此輪的電動汽車漲價,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産業創新研究中心主任紀雪洪認為,電動汽車漲幅不一的背後因素不僅是電池原材料上漲,可能與産業鍊控制、晶片短缺、技術路線、品牌溢價與市場預期都有關系。

車企漲價是一方面,但消費者到底買不買賬卻是另外一個問題。

此前,汽車評論專家、汽車營銷專家孫勇對今年的中國車市走向做過相關點評,他明确指出,中國車市正在遭遇三大“利空”因素:一是新冠疫情;二是股市大跌;三是車價上漲。

某主流汽車銷售公司老總對此表示認同,“分析這三大原因非常精準,3月份終端實銷大幅下降,非常慘淡,我問了幾個兄弟廠家,預計與2月份環比隻能增長10%,同比将下滑30%。我們統計了61個城市,疫情高峰期有101家經銷商因為疫情關門歇業。”

也有人認為,今年以來的新能源汽車漲價潮,目前對市場需求的抑制并不明顯。

乘聯會資料顯示,今年2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31.7萬輛,同比增189.1%,環比降24%,環比降幅小于前幾年幅度。2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達27.2萬輛,同比增180.5%,環比降22.6%,環比降幅要小于曆年2月走勢。

經過多年培育,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有了一定韌性。崔東樹認為,主機廠隻要敢漲價,就不會對市場産生太大的影響。但這一波兇猛的漲價潮究竟會帶來何種影響,或許還需要時間來進一步檢驗。

本文由汽車商業評論原創出品

轉載或内容合作請聯系說明

違規轉載必究

掃碼加入讀者微信群

交流汽車話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