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發物”要忌口嗎?靈芝有用嗎?保健品怎麼選?

鳳梨說

本期鳳梨會客廳,做客的是老朋友美國注冊營養師淩霞,一口氣把癌症患者治療過程中營養支援的方方面面都講到了,以下為直播問答精選:

“發物”要忌口嗎?靈芝有用嗎?保健品怎麼選?

孫淩霞

美國注冊營養師

原美國約翰霍普 斯醫院臨床營養師

鳳梨:很多癌症患者會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甚至很多晚期患者不是死于癌細胞,而是死于重度的營養不良,為什麼癌症患者會比正常人更容易出現營養不良?

淩霞:臨床資料統計顯示,每5個死亡的癌症患者,就有1個人的死亡并不是因為癌症本身,而是因為營養不良。

癌症患者非常容易營養不良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癌症本身就是代謝性疾病,改變了身體的代謝,加速了脂肪和蛋白質的分解,并且減少了它們的合成。但是我們身體要長肉,靠的就是身體自己合成的蛋白質和脂肪。這種分解加速而合成減少,就導緻了患者的消瘦。

第二個方面就是治療帶來的副作用,比如在治療過程中常見惡心、嘔吐、腹瀉等等。這些情況就減少了我們的攝入。本身身體消耗增加了,攝入又不足,是以就會入不敷出,不加以幹預的話,營養狀态就會越來越不好。是以對整個癌症的治療,營養非常重要。

在整個治療過程中,患者最熟悉的是手術和藥物治療,但其實營養治療也是其中癌症治療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如同蓋房子,房子要能穩住不塌,需要有幾個承重牆,營養治療同藥物/手術治療一樣,都是保障治療效果這座房子的承重牆。隻有把營養做好了,我們身體才有儲備。面對治療才能扛得住,自身免疫和各種生理功能才能有效運轉,更好地應對治療。

鳳梨:很多人說想要“餓死癌細胞”,這是不是一種誤解?

淩霞:餓是餓不死的,把癌細胞餓死了,好的細胞也跟着一起餓死了,這個是不可取的,更應該的是把營養做好了,好細胞長回去,才有力量來對抗疾病,接受治療。

鳳梨:很多人在接受化療的時候副作用特别強,其實也有一部分是因為疊加了營養不良對嗎?

淩霞:确實。因為醫生給的劑量就是适合控制疾病的劑量,但是因為患者身體消瘦、瘦體組織(也就是肌肉組織)減少,藥物的耐受就下降了,藥物的毒副作用就會顯著增加,治療起來就會更辛苦,甚至導緻患者沒有辦法按時按量完成下一療程。是以,保障營養,避免體重減輕,尤其是肌肉組織減少,治療才能按時按量進行,減少治療帶來的額外副作用。

鳳梨:胃切除手術以後應該怎麼吃,容易出現什麼營養問題,有什麼應對辦法呢?

淩霞:胃是我們身體非常重要的消化器官,它承載了食物的儲存、消化、以及輔助吸收的功能。胃切除會帶來幾個問題。

首先,胃切除後,影響胃的儲存功能,可能會出現胃食管反流或者傾倒綜合征。患者常常會出現咳嗽、燒心、頭暈、心悸,顫抖、出汗等症狀。可以嘗試少食多餐、戒煙戒酒、小口吃、多咀嚼、幹稀分開吃、飯後不立即躺下、避免進食加重胃食管反流的食物,如咖啡、濃茶、酸辣等,以及含糖高的,容易升高血糖食物,例如甜飲料,白粥。

其次,胃切除後,影響了胃的消化功能,術後采取循序漸進的方法增加飲食,從術後最開始的清流質,如水,到全流質,例如奶制品,再到營養糊糊或者泥狀食物,再到手術一周後,選擇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暫時避免膳食纖維高的全谷物,生的蔬菜水果,高油的食物。等手術一個月後,慢慢增加食物種類和量。

最後,胃切除後,尤其是全胃切除,影響了一些營養素的吸收,例如維生素B12, 鐵,鈣等。臨床資料顯示,如果不做幹預,全胃切的患者,術後9個月,100%都出現了維生素B12的缺乏。大家一定要注意微量營養素的缺乏,按時到醫院複查,不能等到身體已經出狀況了才去醫院看。

書裡相應章節有具體的術後各個階段的食物選擇和注意事項,可以參考。

鳳梨:很多人在網絡上看到生酮飲食可以幫助防癌,您是怎麼看待這件事的,到底有沒有它的合理性?

淩霞:通過生酮飲食來預防癌症就不要想了,它并不是一個幫助預防癌症的健康膳食。

第二個就是在癌症治療過程中,生酮飲食有沒有用?

首先,生酮飲食是不能獨立治療癌症的,不可能代替正常治療。其次,作為輔助治療,我們目前還缺少大樣本的臨床研究來指導生酮飲食在癌症治療中的使用。目前的臨床資料大多是病例研究,在已經發表的資料中,我們看到生酮飲食針對大腦膠質瘤是有一些的正面資料,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臨床資料也指出了,針對一些惡性良性腫瘤,使用生酮飲食對整體治療有負面作用,例如腎癌和黑色素瘤。

是以不建議大家将生酮飲食作為正常方法使用。相當于參加考試時,你要怎麼能考得好,一定是先把明确把握能得分的基礎題做好,不清楚能不能得分的先放一放。如果要嘗試,應該在專業醫生和臨床營養師的指導下進行的。不建議大家自己嘗試生酮飲食,網絡上很多推薦的生酮飲食方法并不是真正用在臨床上有效的生酮飲食,食物的配比很重要,同時生酮飲食會産生一些列副作用,也需要注意和實施恰當的臨床幹預。

鳳梨:有人問到深海魚油、益生菌這類保健品有沒有什麼用呢?

淩霞:大家一定要明确,所有保健品和補充劑的作用都是有限的,不可能通過吃某一種或者某幾種保健品來預防或者治療癌症。第二個是要不要吃這些所謂保健品,一定是按需來看的。

首先說說深海魚油,深海魚油主要是omega 3脂肪酸,裡面有兩個重要的營養素是DHA和EPA。如果你日常也吃深海魚,是可以擷取的。癌症會帶來身體發炎增高,深海魚油有助于幫助降低發炎,同時對于癌症患者,omega 3脂肪酸對提高食欲是有一定的幫助的,但是大家一定要注意,劑量非常重要。

歐洲臨床營養與代謝學會2016年發表的《癌症患者營養治療指南》中推薦的幫助增加食欲的有效劑量是每天2000毫克ω-3脂肪酸。但也并不是多多益善,因為它還有抗血凝的作用,過量可能會增加失血風險。選購産品的時候,選擇可信賴的廠家,品質過關的産品,關注魚油中魚的來源,優先選擇汞含量低的小魚,如沙丁魚或者鳳尾魚。

第二個是益生菌。益生菌在惡性良性腫瘤患者中的使用是個非常有争議的問題。首先要明确的益生菌不是一種東西,是一類東西。有一個大家庭叫做益生菌,裡邊還有一個個的小組,比如乳酸菌、羅伊氏乳杆菌等不同的菌種,菌種裡面還有菌株名,都是有編号的。

是以在購買益生菌産品的時候,一定要選擇的是有身份證有号的。我們在說對惡性良性腫瘤患者有沒有用的時候,也要看到底是哪一種益生菌在哪一個方面有用。

目前在臨床上我們證據最多的就是用益生菌來治療腹瀉,尤其是艱難梭菌感染導緻的腹瀉,效果是比較好的。

針對抗惡性良性腫瘤治療,有些免疫治療的藥物會聯合使用益生菌來做一個免疫調節,但還處于實驗階段,真正用到臨床還有一定距離。另外,癌症患者的免疫系統是受到抑制的,比健康的人更容易受到感染。也就意味着如益生菌來源不純,或者就算确實是益生菌,可能也會帶來一些感染風險。

我們在病房裡也看到過有患者在使用益生菌的時候,産生中心靜脈血流感染,是以希望大家在使用的時候,不要自己亂買,一定跟醫生溝通好。

鳳梨:我剛才查了一下,2021年12月份的時候,科學雜志發表了一個在黑色素瘤患者的腸道微生物群的研究,發現長期補充益生菌的患者,免疫治療的效果整體來好像還不如不補的。是以如果單一補充益生菌,對于免疫治療不一定有什麼好處的,大家一定要謹慎。

第二個他發現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其實能增加免疫治療的效果,那膳食纖維這件事是不是對癌症患者挺重要的?

淩霞:确實膳食纖維非常重要,一方面我們預防癌症來說,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東西,比如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癌症發生的風險是有降低的,尤其是消化系統的癌症。

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能夠正向影響我們的腸道菌群。而整個腸道菌群跟很多東西都有關系,和免疫系統關系也非常大。目前的科學技術還不知道要怎樣更好地使用益生菌去有針對性地幹預,達到最理想的腸道菌群,但給予腸道有益菌群喜歡的食物,主要就是來源于膳食纖維,能對整體腸道微生态環境有益。

但是如果做了消化道的手術,術後的幾周膳食纖維不建議吃太多,後面可以慢慢再增加。

鳳梨:有人問吃靶向藥的時候能不能吃葉黃素護眼,一般來說在使用靶向藥物治療的時候,這種補充劑有什麼樣的考量?

淩霞:目前沒有臨床資料指出吃葉黃素可以幫助緩解靶向藥治療引起的眼睛相關的副作用。補充葉黃素主要是幫助緩解老齡化的過程中産生的眼底黃斑病變。

如果想補充葉黃素的話,注意和臨床醫生和藥劑師交流,确認一下是否和現階段正在使用的藥物沒有互相作用,再進行補充。葉黃素存在于我們常吃食物中,可以多吃富含葉黃素的食物,例如深綠色的蔬菜,尤其是菠菜,羽衣甘藍,另外雞蛋黃也富含葉黃色。

我們在選擇膳食補充劑時,首先要做到的是安全,補充劑一定不能跟藥物産生互相影響的作用。第二是這個東西要是真正對我有效的,本來治療過程中就吃很多藥了,如果再多吃一個沒有什麼意義的東西就更沒必要了。

鳳梨:發物這個概念是怎麼來的?您怎麼看?

淩霞:如果我問大家什麼是發物,我相信所有人給出的答案都是不一樣的,但絕對有一個交集就是肉、蛋、奶,比如牛肉、羊肉、魚蝦、雞蛋這些。

我專門請教過一個拿國務院特殊津貼的中醫教授,他告訴我的是沒有廣義上的發物,如果是中醫治療的話,中藥會有配伍,用一些藥的時候會限制一些東西,但絕對不會有廣義上這些發物,而如果是西醫治療就不存在發物。

我們民間忌口發物,可能有一個原因,一個是食物保鮮問題而産生的不良症狀。我們能看到容易被大家認為是發物的都是一個高蛋白的食物,而在以前高蛋白的食物其實它不太容易擷取,比如說魚蝦除了沿海地區很難吃到,而且肉蛋奶也不好儲存,容易腐敗,就很容易産生一些吃壞肚子的現象,尤其在生病狀況下,身體的耐受會更差一些,吃到一些腐敗變質或者不太幹淨的東西,更容易出現一些症狀,大家就會認為是這些食物讓我的疾病更嚴重,就成了所謂的發物。

第二個可能發生的就是過敏症狀,高蛋白的雞蛋、蝦、奶,其實會容易産生一些過敏反應,大家覺得身體不舒服了,其實不一定是所謂的發物影響了疾病的治療,而隻是你身體不同,産生了一種免疫系統的過激反應。但是人們可能看不到本質,隻是從表面的個例中就覺得這種食物有問題,大家都應該避免。

另外多民間說法都是誤把一個事情的先後順序當成了因果關系,比如說我今天吃了個雞蛋,我一出門就咳嗽了,我就覺得是因為雞蛋是發物導緻了咳嗽,而不是今天的霧霾。

是以一件事情發生隻是一個現象,背後會有它的原因,我們要仔細分析,而不是說很武斷的就判斷。如果把廣義上的發物都忌口了,基本高蛋白的食物就不能吃了。而剛才說到了,癌症患者由于代謝改變,整個身體分解增加,合成減少,需要吃更多的東西,尤其是蛋白質。

特别是做手術的患者,相當于房子打了個窟窿你得去補,補的時候要磚要泥,蛋白質就是個磚塊。蛋白質補充好了,傷口才能長好。

大家要知道,要有好的免疫力很重要的是要有抗體,這些抗體其實就是蛋白質,身體要消化吸收的酶也是蛋白質,身體重要的各種東西,原料都來自于蛋白質,是以你都忌口了不吃,身體怎麼辦?

鳳梨:有人問有些食物吃了就上火,這是什麼情況?

淩霞:上火也是個非常有中國特色的一個詞,說到上火大家的了解都不一樣,通常是把很多問題都歸結為上火,例如有人說是口幹,有人是喉嚨痛或者便秘。

很多時候便秘或者是口幹等等都是喝水不夠。一般一天兩升水的,很多人喝不夠,特别是夏天流汗多,更容易出現所謂的上火。

另外就是确實有人對一些食物吃了以後就喉嚨痛口幹之類的不舒服症狀。我個人覺得我們要和食物好好相處,你自己覺得這東西我吃了不舒服,不吃就好了,隻是如果一類食物都不吃,可以考慮一下要不要通過别的辦法來替代這類食物帶來的營養,如果隻是個别食物,不吃就好。

鳳梨:吃藥的時候,能不能吃西柚?

淩霞:很多抗惡性良性腫瘤的藥物乃至高血壓藥物,甚至避孕藥,他們發揮作用需要體内CYP酶的系統來幫忙。西柚裡邊含有的呋喃香豆素,會影響藥物的濃度,就是說藥物治療有一個最佳濃度,而它會影響藥物濃度,讓濃度更高,毒副作用就會更大。

呋喃香豆素這個成分在很多食物裡邊都有,但目前在臨床資料看對藥物治療有顯著影響最多的是西柚,尤其是西柚汁。主要是因為在歐美特别喜歡喝西柚汁,一杯果汁就是幾個水果,一方面攝入量也大,臨床資料也多,是以治療指南普遍把西柚汁排除了。很多人還會問柚子或者别的橙子橘子行不行?我們國家傳統吃的柚子橘子橙子問題不大,不要大量吃就好。

“發物”要忌口嗎?靈芝有用嗎?保健品怎麼選?

圖檔來自于網絡

鳳梨:如果治療期間發現體重掉得非常快,需要做些什麼?

淩霞:體重下降其實就是營養不良一個非常顯著的表現了,确實應該加以關注進行幹預。

大的做法就是首先得吃夠,在整個癌症的治療過程中,需要的營養是比平常時候高的,如果你在治療期間你都沒有平常吃的多,肯定是不行的,抗惡性良性腫瘤治療期間,可能需要吃到平常的水準再高出個20%-30%。蛋白質的話,需要量基本上是健康時候的1.5-2倍。

是以得想辦法吃夠來滿足身體的需要。

首先,重視飲食,哪怕是食欲不好的時候,也一定要吃,就想吃藥一樣,一定要關注營養攝入。

第二個,不用按照一日三餐,可以少食多餐,時不時就吃一點,在一天的時間内,盡可能吃更多的營養到身體裡。

第三個辦法就是增加營養密度,最大化每一口吃進去的營養。

成人患者在整個治療過程中,希望體重是不要掉的。兒童患者的話就不止這個了,不但要體重不掉,還要滿足适齡的一個生長發育,是以兒童患者的營養就更為重要了。

做了這些事情以後,如果還是吃得比較困難的話,書上也寫了怎麼樣做高營養密度的流食,因為癌症治療過程中有一個很顯著的副作用,就是疲乏。這個時候嚼食物也會負擔蠻重,是以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喝。

如果還是不行,可以用管飼的方法來進行營養支援。也就是通過一根喂養管把營養運送到胃裡,醫院裡我們很多患者都是這樣,白天自己吃不夠,晚上就通過喂養管把營養打進去,既靠自己也靠人工喂養,達到了整體的營養的足量供給。

鳳梨:管飼是什麼,有些什麼方式?

淩霞:提到管飼可能大家都覺得都蠻吓人的,其實在疾病的治療過程中,這是非常好的幫手,通常我們是把管子從鼻子放下去,順着食管放到胃裡,這樣子嘴還可以正常吃東西,當吃不下吃不夠的時候,通過這樣一個喂養管,把營養直接輸送到體内。

很多人會覺得生命末期才需要管飼養,其實不是的。就相當于我們在走一條很難走的路,前面有一條河攔着我們,就是吃不了飯,是以後面的很多治療都會受到影響。

通過搭建管飼這個橋梁,把營養先輸進去,身體才有力氣,而且我們是可以過河拆橋的,等營養狀況好一些了,精力力量也好一些了,就可以拆了。我曾經在美國工作的醫院,我們有超過一半的兒童患者在整個治療過程中都會用到管飼。

放管子我自己都放過,一邊喝水一邊放就很容易就咽下去了,可能會有一點點異物感,但放一段時間就可以了,我們8歲的小患兒都可以自己放管子,是以沒那麼恐怖。

鳳梨:管飼和腸外營養,哪種方式更好?

淩霞:腸外營養是不能用消化道時不得已而為之的一個選擇,消化道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器官,是用進廢退的,而且不隻是消化吸收,還是一個免疫器官。我們的整個消化道會維持整體的免疫功能,是以一定要通過喂養來幫助它實作這個功能,是以隻要能使用消化道,一定要使用消化道,除非是整個消化道都不能用了,可以通過腸外營養來滿足營養補充。

鳳梨:對于兒童惡性良性腫瘤患者,治療中不想吃東西或者挑食怎麼辦呢?

淩霞:我有很多重症兒童的臨床經驗,我們認為孩子也是治療團隊的一員,多喝孩子溝通交流,讓他們主動參與到治療中來。我在溝通過程中都會跟孩子講清楚他為什麼要吃東西,我常常都會跟小朋友說我們是在打怪,對手很強大,我們的身體要打不過了,是以你就住院了。吃東西補充營養就是幫助我們輸送更多的士兵給你的身體,幫助你精兵強将更好地去打這個仗。

第二個是食欲不佳的情況,可以通過很多方式來增加食欲。對于孩子有個特别有用的就是把食物做得更色香味全一點,用食物拼圖什麼的,刺激多重感官可以讓孩子更想吃東西。爸爸媽媽陪着小朋友一起吃,你吃我也吃特别有氛圍,也是一個刺激多重感官的方法。

還有少食多餐,可以塞進去很多東西。另外就是做一些高營養密度小食,放在那裡經常都可以吃,也可以幫助增加攝入。

剛剛有家長說到孩子不愛喝配方奶,其實在孩子在治療過程中,不管是配方奶還是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都是有粉劑的,粉劑不一定要泡成奶來喝。比如美國小孩喜歡吃洋芋泥,洋芋泥裡面會倒奶油,我們就把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營養粉、乳清蛋白粉等倒進去,孩子吃得也很開心。大家可以舉一反三,把這些有營養的東西增加到其他食物裡,甚至對成人也會有用。

另外還可以把這些配方奶或者營養液凍成冰棒、冰塊或者做成冰沙給小朋友吃。

這樣有幾個好處,第一,小朋友都特别喜歡吃冰棒,看着就想吃。第二個因為是用營養液來做的,是以營養密度很高,吃這個很劃算,每一口都算數。第三個,在化療和放療的時候,很多藥物會産生口腔黏膜炎的副作用,如果我們在給藥的時候,吃點涼的東西,可以幫助降低口腔黏膜炎發生的風險以及嚴重程度,這個是有大量臨床文獻做的,在很多醫院醫生都會直接會開冰塊作為醫囑的一部分。吃營養液凍成的冰棒或者冰塊,既有冰塊的溫度,還能增加吃到肚裡的營養。

鳳梨:甲狀腺癌患者,是不是不能吃含碘的食物?

淩霞:現在因為篩查的原因,甲狀腺惡性良性腫瘤看起來是越來越多了,很多患者就在說是不是所有含碘的東西都不能吃。其實這個是不對的,甲狀腺癌它有不同的種類,碘吃得過多或者不足都會增加風險,很多時候需要的是一個适量的關系。

用碘131治療期間确實是需要低碘的飲食,低碘飲食可以讓身體中的碘缺乏,這樣在使用碘放射性治療的時候,甲狀腺細胞就可以更多地吸收這些碘,起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鳳梨:癌症病人應不應該吃素食,如果吃素食有什麼要注意的?

淩霞:如果你不是一個素食的人,患病以後是完全不用改吃素食的,改了不會有好處,隻會增加打這場戰鬥的難度。

第一,吃素以後,能吃的肉、蛋、奶這些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就少了。素食裡邊的蛋白質也會有,比如說豆類、谷物類,但品質是有差别的,肉裡面蛋白質含量更多,而且肉、蛋、奶裡的蛋白質更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我們把它叫做優質蛋白質。在植物裡面優質蛋白質是比較少的,如果隻吃素,要把蛋白質吃夠就困難不少。

第二個,微量營養素非常重要,能幫助傷口愈合和身體代謝,但有一些是很難通過素食擷取的,或者擷取量不足。比如說鐵,動物來源的鐵比植物來源的鐵的吸收使用率好非常多。

還有一個,鋅也非常重要,缺鋅會導緻食欲不佳、傷口不愈合,動物來源的鋅也比植物更容易被身體利用。還有剛剛說到全胃切除患者很容易缺的維生素B12,這個是沒有植物來源的,是以隻吃素就很容易缺乏這些重要的微量營養素。

也不是說素食患者就一定不行,需要額外的女裡。如果你本來就是素食,是可以通過更好的搭配食物,來滿足蛋白質的需要,更好地擷取這些重要的微量元素,這些在書裡都有詳說。但是如果你不是個素食的人,患癌以後完全沒有必要改吃素。

鳳梨:中國有很多進階的補品,像靈芝、海參、燕窩、冬蟲夏草這些東西到底需不需要吃,有沒有好處?

淩霞:首先說名貴補品要不要買,大可不必。

這些名貴補品,例如靈芝和冬蟲夏草有臨床資料表明可能幹擾治療和手術的順利進行,缺少明确有助于癌症治療和康複的臨床資料,還存在安全隐患,并且成本效益低。如果一味吃這些補品,影響了正常飲食,反而加重營養不良,對治療和康複不利。

我們有重金屬中毒的案例出現自家做冬蟲夏草生意的,因為患癌了,聽說這玩意兒好天天吃很多,最後是重金屬中毒入院的。

癌症治療過程中,要做的是用有限的食欲和有限的胃容量,吃進去現有證據說最有用的東西,而這些最有用的東西是營養均衡全面的膳食,把熱量蛋白質餓微量營養素都吃夠,通過正常的食物就可以。而這些進階的補品營養是非常有限的,還可能有害,成本效益非常的低。

“發物”要忌口嗎?靈芝有用嗎?保健品怎麼選?

圖檔來自于公共圖檔庫

鳳梨:哪些微量元素需要補,應該怎麼補呢?

淩霞:所有我的癌症患者我都會推薦大家去關注維生素D。維生素D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營養素,我們常常會認為它隻是對骨骼健康有用,但其實它對免疫有非常多的功能。

癌症患者很多都缺乏維生素D,維生素D主要是曬太陽在皮膚上合成,食物中的來源不多。患者普遍都是在住院,或者是居家靜養,很少能曬到太陽。維生素D缺乏對治療和康複有不利的影響。研究資料顯示,對于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患者,維生素D缺乏和正常的患者,在植入的時間以及術後的一些并發症等等是有顯著的差異。在結直腸癌和乳腺癌患者中,維生素D缺乏的患者比正常的患者的生存率更差。是以我們通常還是會希望患者能把維生素D補充達到一個健康的水準。

其他營養素更多的是按需補充,一方面就是化療藥物和營養素的互相作用,醫生可能就會在用藥的同時幫助你補充。另外一方面就是手術帶來的影響,手術對身體消化道的改變會影響營養素的吸收,就容易産生缺乏。微量營養素的補充要在臨床醫生和營養師的指導下進行,根據患者具體的情況給予恰當的營養素補充,合适的劑量和補充時長,不要自己随意補充。

鳳梨:有人說姜黃素有抗惡性良性腫瘤的效果,是真的嗎?

淩霞:大家可能注意到很多營養素都有抗惡性良性腫瘤的效果,但基本上停留在細胞研究或體外研究,頂多到動物研究,都還沒有達到臨床研究,有效性存疑。無論效果如何,目前都沒有任何營養素可以替代治療的癌症治療方法。

針對姜黃素有不少研究,大家聽說的抗惡性良性腫瘤效果很多來源于細胞或者動物研究。近些年也有一些姜黃素的臨床人體研究,針對抗惡性良性腫瘤的輔助治療或者是緩解治療的副作用,但是現有的結果并不明晰,而且研究樣本量小,還不足以讓我們目前放心讓癌症患者在臨床中使用,未來臨床研究可能會給我們揭示更多的資料。需要注意的是,姜黃素會影響很多癌症藥物代謝需要的CYP酶的,對藥物的藥效和毒副作用可能有不良影響。

不推薦患者自行使用姜黃素。如果非常感興趣,建議和醫生和臨床營養師溝通,根據不同的癌症類型,使用的藥物,以及補充需要達到的效果來綜合考慮。

就算是要用,一定注意來源安不安全,吸收率和穩定性如何。姜黃素是從植物裡面提取的,目前市面上所有植物提取的産品都會有提取的純度的問題,如果純度做不到,可能會摻雜其他雜質,帶來額外的危害。

鳳梨:吃胡蘿蔔會不會增加肺癌風險?

淩霞:這是個非常有意思的話題。首先直面回答是不會的,胡蘿蔔還有很多膳食纖維,吃了以後對身體有好處,但是如果你吃胡蘿蔔素不一定了。

胡蘿蔔是一個食物,但是如果吃β胡蘿蔔素的話,有研究顯示,對于吸煙的人,可能會增加他患肺癌的風險,但是如果吸煙的人吃胡蘿蔔這個食物的話就沒什麼。

希望大家能看到食物能帶給我們的其實是一個更安全更營養豐富和全面的來源,而補充劑其實在身體裡邊就有很多的未知了,是以我就特别推薦大家還是吃食物。

食物是自然的饋贈,科學再發達,食物能夠提供給我們的也遠遠超過了這些膳食補充劑。

鳳梨:患者都比較怵吃甜的東西,那木糖醇能吃嗎?

淩霞:木糖醇是可以吃的,但是不要大量吃,因為它屬于糖醇,吃多了容易拉肚子。可能很多患者認為惡性良性腫瘤細胞是吃糖的,是以要忌所有的糖,又想吃點甜味的東西,可能就想到木糖醇了。

我們的食物,特别是水果,它本身帶甜味的,也可以給大家帶來甜的味覺感受。糖确實是不應該多吃,但并不是毒藥,不是說治療過程吃口糖就前功盡棄了。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隻精選了部分問答。

【預告】周日(3月27日)20:00,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的羅婷教授帶來乳腺癌主題直播,先預約不錯過~

_________

上期文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