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寫在vivo首款折疊屏到來之前:志在山海,蝶變2022

寫在vivo首款折疊屏到來之前:志在山海,蝶變2022

集微網報道 馮小剛曾用“深水炸彈”來形容日本著名導演是枝裕和的作品所帶來的觀影感受,不走心,無法感受風平浪靜下的驚雷乍起。

在這個以内卷和速食為特征的智能手機下半場時代,摩爾定律逐漸逼近實體極限,存量市場下的使用者競争也愈發激烈,能夠保持平常心,堅持打磨産品的公司愈發稀有。

而能夠慢下來,與技術創新較勁、同産品體驗死磕的産品一經推出,那種風平浪靜下的驚雷乍起必将直抵使用者内心深處。

定義偉大品牌 vivo志在山海

vivo的不驕不躁在行業中是出了名的,即便是在去年迎來國内市場銷量第一的高光時刻,其創始人、CEO兼總裁沈炜在年初的新春緻辭中,也僅輕描淡寫地說“取得了一點成績”。

這可不是反向凡爾賽,而是某種程度的志在山海。

多年來,強調“本分”文化的vivo一直保持着謙遜的底色,老黃牛一般辛勤耕耘,遠離“are you ok”的洗腦和口水四濺的喧嚣,一直堅持以使用者為導向和設計驅動打造産品的初心不變,持續推出全面屏、升降攝像頭、微雲台防抖等引領行業發展的創新技術和産品。

什麼是不忘初心?就是筆者十年前入行的時候,埋頭種因,堅持“擁抱使用者,追求極緻,創造驚喜”就反複聽到所接觸的vivo人提起,如今也還是。有的企業不錯過每一個風口,有的企業脫離使用者的真實需求,為了創新而創新,為了智能而智能。但對于vivo而言,使用者、體驗、創新這幾個缺一不可的關鍵詞,一直沒忘。

好的品牌,帶來的感受往往是直抵人心的。

什麼叫使用者體驗?往往在技術創新、使用感受上談得多,筆者想提一個另外的小細節。

在vivo官方商城,你依然可以找到十年前的停産機型介紹頁面。“X1 HIFI品質高保真”,vivo把如今大獲成功的X系列的起點放在那,我就站在你面前,你看我幾分像從前,對于vivo的使用者而言,某種程度上,這裡是情感的歸宿和寄托。

寫在vivo首款折疊屏到來之前:志在山海,蝶變2022

從使用者體驗出發,不僅是把握手機的當下,而是尋找回憶的過去和寄托希望的未來。這樣的品牌情感維系,吊打一切花裡胡哨。

細節決定成敗,體驗做到極緻,少說多做已經成為這家企業深入骨髓的東西;說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是這家企業在行業風雲變幻中實作步步為營,口碑高企的底層原因。

不帶節奏,換位思考,本分做事,善待使用者,從這些意義上而言,展現出的一種非常細膩的全方位質感,展現出的是這家成立27年的科技公司的格局和底色。

某些時候,“快”不是定義偉大品牌的唯一标準,而“慢”則是一種勢能積累,不冒進、做減法,其實追求的本質是能力的提升。拳頭縮回來,是為了更用力地打出去。所謂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絕。試想一下,人家這一拳二十年的功力,你擋得住?

從筆者的觀察看,近幾年以來vivo的變化非常顯著。完成了産品線的全面調優、四大長賽道的研釋出局、4000+價位高端市場突破,以及子品牌的攻城拔寨等等。也正因如此,在戰略清晰,戰術得當,賽道明确,産品力的加持下,vivo以長跑者的姿态,去年坐上中國市場的鐵王座,并在一衆國産廠商向高端突破的艱難行進中脫穎而出。

實作高端突破 靠産品不靠包裝

在媒體待得越久,越會發現,越成熟的企業越發克制内斂。缺乏存在感不等同于創新緩慢和内部耕耘的缺失,慢工出細活的匠人精神,會讓其企業品牌和産品品質發光。

但在國内手機廠商一路蒙眼狂奔,向高端沖擊的這些年,挺進高端愣是變成了“審美疲勞”。

口号喊了很多年,價位上去了,用料堆起了,黑科技頻現了,但一頓猛如虎的操作之後,卻發現總差那麼點意思,真正站穩腳跟的隻有蘋果和曾經的華為。

終歸一點,還是體驗沒上去,品牌認知度沒上去。缺乏讓使用者眼前一亮且成功演進疊代、持續俘獲使用者的真旗艦産品。

舉兩個例子,屏下攝像頭和折疊屏。這兩方面,也是友商紛紛推出相關産品後,vivo看似選擇了壓軸出場。

但實際上,2020年,vivo在其概念性産品APEX 2020上就采用搭載了屏下前置攝像頭,而在2018年,vivo在折疊屏上就開始進行研發跟蹤,并布局大量專利。

之是以沒有推出量産機型,主要在于彼時技術帶來的體驗感不佳。無論是屏下攝像頭的“紗窗”還是折疊屏的“折痕”,行業都無法給出一個完美方案,即消費者可以在不影響正常手機體驗的前提下,享受到創新技術提供的新體驗。

高端産品的使用者或許對價格不敏感,但其對于體驗一定是敏感和計較的。筆者認為,以手機為代表的消費電子行業,任何創新都要基于對産品體驗的優化,而非為了噱頭、炒作,和所謂的搶占先發優勢,帶來破壞體驗的産品。為什麼不一次帶給消費者“沒毛病”的産品?把消費者當小白鼠,隻會更拉大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

在國産手機品牌挺進高端的過程中,産品力尤為重要,強調“專注”和“學會做減法”。這也是vivo的産品方法論,把80%的精力用在20%的事情上,與産品體驗死磕,不能為了“秀科技”而推出體驗不完善的産品。

在這樣方法論的指引下,vivo逐漸在高端市場收獲銷量和口碑。這兩年,當全行業都在讨論華為之後,國産高端手機品牌誰來接棒的之時,vivo已經在向這一目标接近。

Counterpoint資料顯示,2021年底,在中國市場4000-5000元的價位段,vivo以24.1%的市占率位居第一 。而過去三年,在國内的高端市場,vivo是繼華為之後最成功的國産手機品牌,Counterpoint也将vivo評價為“在中國中高端領域取得重大進展”。

産品力加持 赢得消費者口碑

如今,vivo的X系列以及子品牌iQOO的數字系列正在逐漸樹立行業裡的頂級影響力,而vivo在國内和高端市場表現,和近幾年來在研發領域的高投入以及産品技術突破不無關系。

通過在影像技術方面的研究和創新方向上的不懈努力,包括與百年光學巨頭蔡司建立全球聯合研發戰略合作夥伴關系,vivo正在繼續推高其價值鍊。

如今,vivo的X系列産品正以行業裡史無前例的方式,正式邁入頂級旗艦産品陣營。X70 Pro+的影像能力、性能表現、系統體驗等方面更是把安卓手機的整體表現向前推進了一大步,接近7000元的售價,依然供不應求。

而主打科技探索方向的子品牌iQOO逐漸在年輕的極客人群裡站穩腳跟,聚焦極緻的性能體驗,其旗艦系列的售價已經達到了5000元+,高價值鍊已經逐漸得到了市場的認可。

好的産品真的會讓消費者主動做起推銷員。

過去一年,已經有三位同行在交流的過程中給筆者推薦過X70 Pro+,“拍照比iPhone好”。如果不是過硬的産品品質和使用體驗,絕對不會征服這些以挑剔著稱的手機圈“老炮”,從另一個側面也反映出vivo如今在高端市場的口碑。

在那些時刻,真的會有一種夢回2014華為Mate7橫空出世般的感覺,俞敏洪等一衆商業大佬為華為Mate7推薦背書,此後的幾年裡華為高端旗艦一路長虹。

手機品牌的高端突破是一場馬拉松,沒有捷徑,隻有靠厚積薄發和穩紮穩打,靠宣傳和包裝概念隻能參加短跑比賽,而隻有靠品質和口碑才能赢得長跑比賽和人心。

寫在vivo首款折疊屏到來之前:志在山海,蝶變2022

根據每日互動近日釋出的資料顯示,在5G安卓手機分年齡段品牌市占率中,華為以29.2%的市占率,持續領跑國内5G手機市場;vivo市占率排名第二,達15.4%;在24歲及以下人群中vivo市占率達21.5%,排名第一,華為市占率排名第二。

寫在vivo首款折疊屏到來之前:志在山海,蝶變2022

而根據近日釋出的中國品牌口碑指數2021年度智能手機口碑報告,蘋果、華為、vivo在口碑總指數中位居前三。品牌美譽度方面,華為、vivo、榮耀位居前三。

蝶變2022 首款折疊屏将問世

了解了vivo在高端上獲得的突破,以及對于技術和體驗上的産品哲學,那麼,對于其即将推出的折疊屏手機,有理由給予更多期待。

根據行業的爆料資訊,預計vivo的首款折疊屏産品vivo X Fold将于4月登場,一同亮相的還有7英寸大屏手機vivo X Note。

寫在vivo首款折疊屏到來之前:志在山海,蝶變2022

圖檔來源:@數位閑聊站微網誌

從目前綜合資訊來看,vivo X Fold采用8.03英寸三星OLED螢幕,國内折疊屏産品中首次引入屏下指紋解鎖,同時,采用目前市面上成本最高的折疊屏鉸鍊,成本超過1200元,硬體屬于業内頂級水準。

寫在vivo首款折疊屏到來之前:志在山海,蝶變2022

網絡上曝光的vivo X Fold真機

去年很多廠商推出折疊屏産品,但某種程度上,算是行業科技成果展示,但犧牲掉了外屏體驗(窄屏)、遊戲體驗(軟體支援體驗)、便攜體驗(機身厚重)、續航體驗(待機、發熱)等等。

而根據集微網了解,vivo的折疊屏産品雖然稍微後發了幾個月,但通過最尖端的鉸鍊技術和折疊屏技術,在體驗上進行了大幅的改善和提升,通過一系列的技術突破和行業第一,将實作一款真正地為消費者設計折疊屏手機,同時也是一款沒有犧牲旗艦手機該有的旗艦體驗的産品。vivo内部将折疊屏産品代号為“蝴蝶”,也希望借此實作折疊屏産品形态上的蝶變。

集微咨詢近日釋出的報告指出,2022年将開啟真正意義上規模出貨的“折疊屏元年”,折疊屏手機将會迎來爆發式增長,預計2022年有望接近1750萬部的出貨。從這個角度而言,無論是技術成熟度、使用者體驗感,還是推出的時點,vivo的折疊屏産品都适逢其時。

而vivo X Note的看點在于,其對于此前大獲成功的NEX系列産品的承接,意味着vivo的X系列在“影像”之外,在新體驗、新形态的技術探索和創新方面得到加強。不難看出,這兩款新旗艦,将對接對标華為的折疊屏旗艦Mate X2和商務旗艦Mate數字系列,而原來的專業影像旗艦X數字系列,則是要在影像表現上,持續與華為的P系列掰手腕。作為國産手機廠商中在旗艦方面最為克制的品牌,也可以看到vivo在高端旗艦系列上更加聚焦的思路。

安卓手機廠商目前在高端旗艦中普遍采用雙旗艦政策。比如,華為的Mate+P系列;小米的數字+MIX系列;OPPO的Find系列(X+N);榮耀的Magic(數字+V)等等,三星也取消了昔日的Note系列,将其整合到了Galaxy S系列Ultra産品線之中。

這樣,在旗艦産品方面,除了折疊屏,vivo X系列也将形成“數字+Note”的“影像+商務”定位,旗艦産品線的聚焦,有助于聚合研發資源,樹立消費者對于高端品牌的清晰的定位和認知。

同時,大屏商務旗艦也如同試金石般存在,是更容易誕生裡程碑的産品,如華為Mate7、iPhone 6等,對于國産手機廠商而言,誰在大屏商務旗艦上站住腳,則意味着在競逐高端的過程中多了一份勝算。

據集微網了解,X Note和X Fold系列是vivo以自主創新驅動産業鍊創新的巅峰之作,是繼華為Mate系列之後,技術水準和産品體驗真正達到高端産品水準的國産手機産品。

厚積薄發 按下創新加速鍵

如前文所陳述,筆者認為,手機企業發展的快慢之道不在于營銷和口号,而在于産品力、研發投入和使用者的口碑。是以,筆者認為,厚積薄發之後,vivo的創新之路将迎來進一步提速。

實際上,自2019年開始,vivo便已經開始呈現出明顯的提速迹象,背後的動因在于内部“戰略機動性”的提升,其直接表現在于産品力的有針對性布局和蝶變。

據集微網了解,2019年vivo進行戰略調整,明确了公司産品優先,研發優先的理念,強調要在使用者體驗的幾個“硬骨頭”上下功夫。

vivo将“影像、設計、系統、性能”作為四大研發長賽道,打造産品規劃、技術規劃到技術預研這樣一套擁有完善流程的産品“鐵三角”,不惜一切代價進行研發投入,後續又成立了中央研究院,以及各級研發中心,以保證産品能夠持續保持競争力。

很快,vivo X30系列的釋出,這是X系列在影像方向大躍進的旗艦代表産品,之後50/60/70幾款産品的連續疊代,将微雲台,蔡司光學系統等全新的技術方向引入行業,vivo X系列用2年的時間,成長為手機影像旗艦的第一品牌。随後,全面更新的OriginOS Ocean作業系統,以其跨時代的設計和優秀的體驗把安卓手機系統的體驗推進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而以子品牌iQOO為代表的性能賽道,所推出的120w超快閃充、電競模式、頂級晶片記憶體的引入,讓iQOO手機成為了行業裡的性能産品代表。

從晶片的視角,這兩年,vivo同大廠聯合研發主晶片,并在行業中率先進行自研影像晶片技術研發,去年V1影像晶片的釋出,意味着在vivo手機領域的創新正在走向底層。而沖擊高端,提高品牌影響力,自研晶片是必須攻克的一環。

是以,筆者看來,低調的vivo近年來一系列的舉措,特别是在研發方面的強化,與國内市場稱雄和突破高端市場互為因果。強化研發和創新,助力vivo實作了階段性的成功和突破,而在獲得市場地位之後,意味着vivo需要以引領者而非追随者的姿态,迎接未來挑戰,某種程度上,進入創新“無人區”,這樣愈發需要後者技術燈塔的指引。

這也意味着在技術、體驗創新等方面,随着在研發上的不斷投入,其轉化的成果将不斷顯現,在創新研發方面,vivo将按下加速鍵。

十年前,X1誕生,憑借“全球最薄”和“全球首款Hi-Fi音效”的賣點一戰成名,成為vivo從功能機轉智能機初期極具裡程碑意義的創新産品。

十年後,無論是vivo X Fold和7寸大屏手機vivo X Note,以及未來将持續疊代的X數字系列,都為X系列注入新的意義,在釋放vivo進一步提速信号的同時,也标志着vivo站上新曆史節點的開始。(校對/Andrew)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