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百科知識】綠松石為何會變色?

有一位朋友發現,他去年買的一條綠松石手鍊逐漸“褪色”,失去了鮮亮的顔色,懷疑買到了假貨。

其實,真正的綠松石也會變色。

這是為何呢?還是讓我們從綠松石究竟是種什麼樣的寶石說起吧。

古人摯愛 護身法寶

1900年,考古學家在埃及挖掘墓葬時,發現了古埃及一位皇後的木乃伊,在木乃伊的手臂上,佩戴着4隻黃金手镯,上面鑲嵌了很多不透明的藍綠色寶石,雖曆經幾千年之久,依然光彩奪目。這些寶石就是綠松石。那4隻手镯也被認為是最古老珍貴的綠松石制品。

【百科知識】綠松石為何會變色?

綠松石,名稱來源于法文,原意為土耳其石。早在5000多年前,古埃及人就在連接配接非洲和亞洲的西奈半島上開采這種寶石。它們大部分經土耳其被運進了歐洲,故得名綠松石(土耳其石)。

據說,為了獲得這種寶石,古埃及法老專門成立了一個2000多人的礦工組織,由軍隊護送,經過長途跋涉來到西奈半島,采掘綠松石。這些礦工每日辛苦工作,每3年才能回家一次。這樣的開采方式一直持續了2000年。盡管如此,綠松石的産量也不高。根據曆史統計,一年的産量大約隻有400千克。

綠松石屬于貴重寶石之一,在許多國家都備受推崇。在西方寶石文化中,綠松石代表12月的誕生石。西方人認為,佩戴綠松石飾品,可以得到神靈護佑,給遠征的人帶來成功和好運。

在現今發掘的墓葬中,人們發現了許多綠松石飾物,比如古埃及法老圖坦卡蒙的黃金面具上,就使用了大量的綠松石。17世紀的俄國,人們在寶劍的劍鞘上鑲嵌綠松石,期望獲得庇護。古波斯人、古埃及人、古印第安人等都把綠松石當作辟邪的護身符。

大陸使用綠松石的曆史更為悠久,早在新時器時代,人們已經發現并使用綠松石作為裝飾品。公元前12世紀,商朝的人們将其視為貴重寶石,通常情況下,優質的綠松石都是用來制作高檔首飾、手镯等,但也可以用作工藝雕刻材料。

1977年,河南安陽殷墟五号墓就曾出土了1000多件綠松石制成的蟬、蛙工藝品。在大陸陝西省寶雞市扶風、岐山一帶,有一片東西長達70千米、南北寬約20千米的周原遺址,這裡是周文化的發祥地和滅商之前周人的聚居地。2014年,大陸考古學家在這裡發掘出一輛馬車,車上的很多部件都鑲嵌着綠松石,這輛車被稱贊為“迄今為止發現的西周時期最豪華的馬車”。

四大名玉 位列其中

因為含銅,綠松石的基本色呈現出藍綠色,其中文名稱也是由于它“形似松球,色近松綠”而來。綠松石是地表的含銅水溶液與含鋁、磷的岩石互相作用的産物。在自然界中,長石等含鋁礦物以及磷灰石等含磷礦物,遇到含銅的水溶液時,兩者之間會發生複雜的化學反應,進而在岩石的裂隙中沉澱,形成綠松石。

美國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綠松石生産國,科羅拉多州、亞利桑那州、内華達州、新墨西哥州等都出産綠松石。品質最好的綠松石産自伊朗。此外,澳洲、智利、秘魯、埃及和中國也出産少量綠松石。

在大陸各民族中,最愛綠松石的當屬藏族。信奉佛教的藏族人民賦予了綠松石特殊的意義,認為它象征着吉祥與平安;藏族人很喜歡佩戴綠松石,無論是項鍊、手镯,還是衣服上的挂飾,都能見到綠松石的身影。

大陸綠松石最主要的産地并不在西藏,而是在湖北、河南與陝西的交界地帶,其中以湖北出産的綠松石最為著名。湖北出産的綠松石自古聞名,有“荊州石”之稱,它與新疆的“和田玉”、河南南陽的“獨山玉”以及遼甯岫岩的“岫玉”合稱為大陸四大名玉。在陝西白河縣月兒潭、河南淅川縣劉家坪以及新疆哈密、青海烏蘭等地,也有綠松石産出。

【百科知識】綠松石為何會變色?

大陸曆史上的和氏璧可以稱得上是“史上最貴的玉石”,秦國曾以15座城池相誘趙國,妄圖霸占它,蔺相如以過人謀略完璧歸趙。這出和氏璧的故事盡人皆知。因和氏璧産自荊山(今湖北省襄陽市南漳縣内),又稱“荊玉”“荊碧”,故而後來有人據此認為,和氏璧應該就是綠松石。

大陸山東省平邑縣有個天宇自然博物館,那裡珍藏着一塊産于湖北的罕見綠松石。這塊寶石長1.03米,高1.06米,厚0.26米,其規模之大,造型之完美,色澤之豔麗,堪稱綠松石中的珍品。2009年4月,它被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成為當今“世界館藏最大的綠松石”。

加熱失水 寶石褪色

從礦物成分上來看,綠松石是一種由水和銅、鋁組成的磷酸鹽礦物,通常還會含有鐵、鋅等,其化學表達式為Cu(Al,Fe)6[PO4]4(OH)8·4H2O。地質學家研究發現,正是由于綠松石中的銅和鐵的含量變化,即銅離子、三價鐵離子和二價鐵離子的含量不同,才使得綠松石産生了顔色上的變化。

其中,銅離子決定了綠松石的藍色基調,三價鐵離子的存在使得綠松石顔色發紅、發黃,二價鐵離子則會導緻綠松石産生綠色色調。這也意味着,随着綠松石中鐵離子含量的增加,其顔色會逐漸由灰藍變成天藍,然後變成藍綠、綠、土黃色。在珠寶界,以天藍色的綠松石最為貴重。

由此,我們不難發現,在綠松石形成之初,銅離子和鐵離子的不同配比情況已經決定了它們會有不一樣的色彩。但在幾千年前,人們對此無法給出科學的解釋。當時的人們已經發現綠松石顔色上的這種奇怪現象:一些人佩戴之後,綠松石的顔色發生了變化。他們認為,這是主人遇到危險或身體生病的預兆。

研究表明,綠松石在加熱或陽光直射情況下會褪色。這是因為,綠松石中含有一定的水分。從它的化學表達式中,我們就可以看出這一點。

【百科知識】綠松石為何會變色?

在礦物質中,水的存在形式不止一種,有一種水通過機械吸附方式呈水分子狀态存在于礦物表面或内部,這種水被稱為吸附水;以水分子的形式參與礦物晶格的構成并占據一定的構造位置,這種水被稱為結晶水;還有以氫氧根離子等形式參與礦物晶格的構成,這種水被稱為結構水。

在綠松石中,這3種形式的水都存在。當外界溫度超過100℃時,綠松石會失去吸附水,顔色變淺;溫度繼續升高後,其内部晶體結構遭到破壞,逐漸失去結晶水和結構水,綠松石會變成深褐色。

通過上面的介紹,我們不難看出,在佩戴一段時間之後,綠松石的顔色可能會發生變化;但這并不意味着佩戴者購買的産品就是假貨,也可能是由于綠松石受到高溫及其他不良影響造成的。

另外,綠松石硬度較小,僅為5~6,因而需要小心呵護。如果佩戴綠松石裝飾品,要盡量遠離火源、日光暴曬,防止磕碰,還要與化妝品、香水等化學物品分開,以免使其變色或者受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