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電動車居然比燃油車更“耐撞”?網友:你别騙我

關注并常讀電車實驗室打卡思考新能源見聞

電動車居然比燃油車更“耐撞”?網友:你别騙我

還因為擔心安全性不選電動車?這觀念落後了吧

撰文:伍景濤

“95突破9元,98突破10元”,這是我們辦公室上周談論得最多的話題。因為一些衆所周知的原因,上周成品油價又一次上漲。在這燃油車使用者“人人叫苦”的高油價時期,相信不少持币待購的潛在消費者,會把更多目光投向新能源領域。

電動車居然比燃油車更“耐撞”?網友:你别騙我

但自從新能源車型走進我們的視野開始,有一種論調便始終如影随形。那就是新能源車型,尤其是電動車型,在發生碰撞事故時,安全性要比傳統燃油車差。這種論調普遍存在,且成為了許多消費者選擇電動車時候的一道芥蒂。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01

結構安全沒毛病

要評價一輛汽車碰撞的安全性表現,最客觀、科學、準确的方式就是看碰撞測試評價。因為碰撞測試的量化标準,可以確定所有車輛在速度、環境因素等變量完全相同的情況下,進行碰撞。這樣得出的成績才具有真實可比性。

電動車居然比燃油車更“耐撞”?網友:你别騙我

電動車到底安不安全呢?我們先看看大名鼎鼎的美國IIHS,在今年2月釋出的最新年度最安全車型名單。(該名單分為兩個等級,因之間隻是車輛大燈性能的差異,是以兩個名單的車型在本文中就不再區分)

電動車居然比燃油車更“耐撞”?網友:你别騙我

在去年最安全車型獲獎名單裡,我們看到了大衆ID.4;特斯拉Model 3、Model Y;奧迪e-tron、e-tron Sportback;福特野馬 Mach-E這些純電車型上榜。雖然上榜車型絕對數量上并不高,但要知道在美國市場2021年電動車滲透率才隻有4.1%。

電動車居然比燃油車更“耐撞”?網友:你别騙我
電動車居然比燃油車更“耐撞”?網友:你别騙我

要獲得該獎項,第一道門檻就是車輛必須在6項碰撞評估中獲得Good(良好)的評價,其中就有大家非常熟悉的,駕駛員和乘客側25%小重疊正面碰撞。

還有中度重疊正面碰撞、側面碰撞、車頂強度,這些非常考驗車輛結構安全性的碰撞項目。這幾款美國市場主流電動車型的表現和燃油車相比,不單止沒有像傳聞說的不如燃油車安全,而且在一些細分項上的表現是相當優異的。

電動車居然比燃油車更“耐撞”?網友:你别騙我

而作為參考,我們來看看國内中保研,從2019年以來測試過的純電動車型。分别有:小鵬G3、特斯拉Model 3、蔚來EC6、比亞迪漢EV、大衆ID.4、天際ME7,一共6款車型。

全部6款車型在總體評分中,車内乘員保護一項都為Good(良好)。而除了小鵬G3外,其餘車型在正面25%偏置碰撞、側面碰撞、車頂強度,這三項涉及車輛結構安全的測試項目中,全部獲得Good的評價。結合國内車型,在中保研測試中的總體表現來看,這幾款電動車型的成績是非常優秀的水準。

電動車居然比燃油車更“耐撞”?網友:你别騙我

是以,從碰撞後車輛結構,尤其是對車内乘員的保護上來看,電動車對比燃油車并沒有劣勢,甚至整體成績水準會更為優異。

這主要得益于兩點:一是電動車前艙的布局具有一定先天優勢,由于不需要放置發動機、變速箱等大體積裝置,在設計時,會更便于針對車輛前部的碰撞,作出結構設計上的優化。

電動車居然比燃油車更“耐撞”?網友:你别騙我

二是,市場中在售的主流電動車,很大一部分是基于車企全新的電動化平台打造,而新平台在安全性上會具有很大的“後發優勢”。

電動車居然比燃油車更“耐撞”?網友:你别騙我

那人們擔憂的點在哪?

從碰撞測試的成績,我們可以發現電動車相比燃油車,在發生碰撞時的結構安全、乘員保護并不存在傳聞中的劣勢。那人們心中的擔憂究竟在哪呢?

我想答案就在電動車的“電”字上,相對燃油車,電動汽車搭載了一套高壓驅動系統,碰撞後若出現高壓系統受損,便容易導緻高壓電裸露、電解液洩漏、短路、電池起火等危險,進而對車内人員造成次生傷害。

電動車居然比燃油車更“耐撞”?網友:你别騙我

而我們或多或少都曾經在新聞和社交平台上,看到過電動車碰撞後發生火情的事故,這進一步加深了人們對于電動車碰撞安全的焦慮。

02

多方努力,多管齊下

針對電動汽車的這一特性,從到專業機構再到車企,近年來都在加強對這方面問題的關注和投入。從行業标準制定到企業産品更新,每個層次,每個階段都在持續發力。

早在2015年,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就聯合當時國内多家車企,起草了并實施了國家标準《電動汽車碰撞後安全要求》。

電動車居然比燃油車更“耐撞”?網友:你别騙我

在去年這一标準作出了修訂,針對目前出現的動力電池安裝于車輛後部導緻碰撞時易起火爆炸的安全隐患,增加了車輛後部碰撞安全要求以及測試方法,同時修改了側面碰撞的适用範圍,完善了防觸電保護要求。

電動車居然比燃油車更“耐撞”?網友:你别騙我

而針對傳統碰撞測試項目,無法對電動車高壓系統進行更嚴苛考核,國内外的碰撞測試機構都在想方設法進行更新。像C-NCAP就在2021年版規則中,新增了新能源汽車側面柱碰撞測試,來進一步考核車輛在側面小面積撞擊時,對前排乘員和電池的保護。相對于一般的側面碰撞測試,這一測試對車身側面的侵入量更大,對電池組的擠壓也更強。

電動車居然比燃油車更“耐撞”?網友:你别騙我

而德國機動車監督協會DEKRA,此前更是用遠高于一般碰撞機構的75km/h高速,對一台純電的日産Leaf(聆風)進行測試。車身雖然已經嚴重變形,側面侵入非常嚴重,電池也沒有發生起火的危險情況。

從正常的碰撞測試、車企技術更新到類似DEKRA的極限考核,可以看到的是,針對電動車碰撞的安全标準在不斷完善和提升。

03

寫在最後

回到開頭的問題,電動車發生碰撞後,安全性是否不如燃油車?從國内外碰撞測試的成績來看,電動車不安全的這個坊間傳聞,顯然是站不住腳的。

而随着近年來,電動汽車在市場中滲透率的不斷提高,從國家到專業機構再到車企,對電動車的安全标準也一再提升。尤其是消費者普遍擔心的,電動車高壓系統、電池組在碰撞後的安全性,已經有了不小的提升。

電動車居然比燃油車更“耐撞”?網友:你别騙我

是以,在現階段選擇電動車,安全性早已不是需要過分顧慮的點。當你真正擁有電動車後,怎麼應付身邊那些懂車帝,張口就來的“電動車不耐撞、撞了會起火”…….諸如此類的“高見”,可能才是你真正需要去煩惱的問題。

今日話題

你擔心過電動車的安全性嗎?

歡迎評論區留言

掃碼添加營運小助理并備注

加入電車實驗室交流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