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辱罵谷愛淩朱易的賬号被封!“馮鞏大戰”的董路們,也勿滑向罵戰了

辱罵谷愛淩朱易的賬号被封!“馮鞏大戰”的董路們,也勿滑向罵戰了

近日,國家有關部門公布了網絡“清朗整治”行動中,重點整治網絡暴力的成果:“自今年1月份以來,累計清理相關有害資訊87.9萬條,處置違法違規賬号4.1萬餘個”。

這其中還特别指出:在北京冬奧會期間,針對攻擊、辱罵谷愛淩、朱易、蘇翊鳴等運動員、教練員等網絡暴力行為,已對網暴首發、多發賬号永久禁言!

這不僅令想到最近有關中國足球的争論:“馮鞏大戰”——此中“馮與鞏”,實則一為前國足隊長、現申花球員馮潇霆,另一位是兩會委員、獨幕喜劇演員鞏漢林,當然,此後真正的曲藝名家馮鞏,也同樣“被動”牽涉其中。

辱罵谷愛淩朱易的賬号被封!“馮鞏大戰”的董路們,也勿滑向罵戰了

不過,“馮鞏大戰”從開始的鞏漢林批評國足“掙錢多,成績差,丢人臉”,到馮潇霆的“我退下,讓鞏漢林上”,到球員楊程的“獨幕喜劇不也沒沖出亞洲嗎”,再到解說員董路的全場并火力全開,其實,這場“馮鞏大戰”之論戰,已有滑向“罵戰”的趨勢了。

本為正常的讨論、争論,但此後由于解說員、所謂“中國足球小将”之“無證教練”董路的深度參與、炮火四射,并開始出現罵人之語後,顯然“馮鞏大戰”的論戰性質,就有點變味了。

董路此人,當過足球記者,嘴功更勝于文字——當年,他與 “李大眼”的網絡論戰,卻是以他的落荒而逃收場;而最近,他在力挺前國足主帥李鐵的一場網絡直播辯論中,也被足球記者趙震批駁得啞口無言、體無完膚,這也說明:董路擅長的是“嘴炮戰”,而非真正邏輯清晰、有理有據、足以說服人的正常辯論。

辱罵谷愛淩朱易的賬号被封!“馮鞏大戰”的董路們,也勿滑向罵戰了

因為,首先,董路的語言邏輯漏洞很大,這是其表達上的最大“命門”所在。

比如,董路反怼鞏漢林的邏輯是這樣的:

其一,“董氏邏輯”難以自洽

董路批鞏漢林:“你不懂球,你批評個屁啊!”;批評球迷“你們是球盲、二極管”,是以沒資格批評國足。顯然,這樣的“董氏邏輯”,有點正常邏輯學常識的人,都能識破和駁倒,用例證法就行了:

我不懂制冷原理,就不能談論冰箱的品質了?我不懂如何做大餐,就不能點評大廚的手藝和口味了?孩子實體課考了20分,家長不懂實體學,就不能批評兒子“咋不好好學?”,就不能“家法伺候”,屁股上給他一巴掌了?……

辱罵谷愛淩朱易的賬号被封!“馮鞏大戰”的董路們,也勿滑向罵戰了
辱罵谷愛淩朱易的賬号被封!“馮鞏大戰”的董路們,也勿滑向罵戰了

其二,轉移話題、避開主題。

董路非常擅長在别人批評國足不行等正面問題時,不直面這個讨論主題,而是繞道其後,反攻批評者的“問題”了。

比如,當鞏漢林、馮鞏批評或嘲諷國足時,董路卻“背後一刀”:“獨幕喜劇搞出什麼成績嗎?獨幕喜劇在國外怎麼着?亞洲杯赢了嗎?越南人民喜歡獨幕喜劇呢?——(我)說得不對嗎?不行嗎?有什麼錯嗎?”

這種直接拿有着語言溝通障礙的獨幕喜劇,用“獨幕喜劇赢得亞洲杯了嗎”來反問,估計連國小生都要笑話這樣的可笑邏輯了吧?

而“越南人民喜歡獨幕喜劇嗎”——則更可笑和自我打臉了:越南人民可能不懂中國獨幕喜劇,因而不喜歡,但國足60年來首次以1比3敗給越南隊,越南人民那可是真心喜歡這樣的國足啊!

辱罵谷愛淩朱易的賬号被封!“馮鞏大戰”的董路們,也勿滑向罵戰了

還有,鞏漢林收藏了20年的兩隻男、女足球員簽名皮球,上面的簽名被人指出為假——董路嘲諷這是“假簽名與僞球迷”的絕配。

可笑的是,面對假簽名物品,不應該更追究造假簽名的人嗎?怎麼反而是被騙者有罪了?如此“撿了芝麻,丢了西瓜”的邏輯和用意,就值得人懷疑和多心了:這是為批而批吧?

董路的語言表達不僅存在嚴重的邏輯問題,其實,他在這場“馮鞏大戰”的讨論、争論中,最大的問題和最被人诟病之處,還在于他的“語言暴力”傾向!

我們不妨看下他在社交媒體上的一些言論吧:

辱罵谷愛淩朱易的賬号被封!“馮鞏大戰”的董路們,也勿滑向罵戰了

董路稱:“歸化球員洛國富,李鐵本就不該帶;更不應該歸化球員同時首發”—— 而詹俊、黃健翔等同行批評國足、支援李鐵下課,卻被董路怒怼:

“因為在座的都是垃圾,我不是針對誰,在對足球的了解、理論和實踐的結合、教練思維、實戰出發、客觀理性的這些層面上,董路全中國評球第一!”

面對球迷的不同意見時,董路則稱:“老百姓都是球盲、二極管,你們都是垃圾,你們的觀點都是垃圾,我再重複一遍:我是鳥,我們在談論飛翔的時候,現在更多的虱子、臭臭、老虎、鳄魚在說話,因為我們在讨論飛翔,你沒有飛過,你不知道什麼叫飛……”

……

顯然,董路這種實則是走在路上的人類,卻自以為“我是鳥”的“鳥人”般放飛過度的極端化語言,很能吸引眼球與流量——這一方面說明,他确實懂得“流量密碼之路”,但是,另一方面這種無所不用其極的誇張、鬥狠式的語言,就極容易與語言暴力攪混成一團了。

辱罵谷愛淩朱易的賬号被封!“馮鞏大戰”的董路們,也勿滑向罵戰了

以至于董路在批評鞏漢林等人的言論中,像“垃圾、一粒屎、傻X”等惡俗的罵人字眼,也開始出現了——顯然,這就是一種語言暴力和網絡暴力的行為了!

近日,董路自己還公布了将要起訴某部落客“程黑嘴”罵他一事,其實,董路本人作為更為出名的公衆人物,其使用這些暴力語言的行為,難道不也是将自己定義為了一個“董黑嘴”嗎?

也難怪在3月21日,鞏漢林展示一隻中國女足姑娘簽名的皮球的同時,他也談到了這一點:

“我要感謝正直的朋友們,面對僞專家的奇談怪論,給予的痛斥!……通過這次讨論,讓我們發現了滿口髒話,三觀不正、劣迹斑斑的僞足球專家!‘立德樹人的人,必先立己!鑄魂培根的人,必先鑄己’,試想:一個僞專家要當人師,那可真是孩子的悲哀!家長的悲哀!更是中國足球的悲哀!”

辱罵谷愛淩朱易的賬号被封!“馮鞏大戰”的董路們,也勿滑向罵戰了

“呼籲相關部門要向國家網信辦開展的清網行動一樣,在足球界開展清朗系列專項行動,清除足球蛀蟲!還中國足球發展的一片藍天,關于足球的話題,是非自有曲直,公道自在人心”。

像董路這樣的足球媒體人、青訓組織者,當然會比一般人更懂球,但這并不代表你就可以拿“我懂球,我是搞青訓”作為道德高地的“擋箭牌”——以此拒絕外界評論、批評,并如此過于急切地“以罵止戰”,也多少會讓人“不憚以最壞的惡意猜測”其目的了:

人們的批評,确實對中國足球的環境有影響,這樣會影響了董路的青訓之未來與收益吧?畢竟,董路做青訓雖值得贊揚,但他也并不是白蓮花式的完全純潔到無償付出吧?

辱罵谷愛淩朱易的賬号被封!“馮鞏大戰”的董路們,也勿滑向罵戰了

“若批評不自由,則贊美無意義”——中國足球不能拒絕批評于外,而應誠懇地聽取外界的聲音,這既包括專業的聲音,也要允許不專業的批評,甚至是球迷情緒化的嘲諷等!

事實上,“批評,是一個人的另類贊美詩”,這就是所謂的“愛之切、恨之深”吧!如果董路們能抛卻個人利益的考量,則就能充分了解人們對中國足球因愛生“恨”的這份深情了!【原創評論:瑜說還休】

辱罵谷愛淩朱易的賬号被封!“馮鞏大戰”的董路們,也勿滑向罵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