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心居》才播14集,就出現了3個“惡”媽,一個比一個膈應人

熱播劇《心居》才播14集,就出現了3個“惡”媽媽,一個比一個奇葩,一個比一個膈應人。她們讓觀衆更能感受到門當戶對的重要性了。

《心居》才播14集,就出現了3個“惡”媽,一個比一個膈應人

結婚不僅要看對象怎麼樣,還要看對方的父母,家庭,親戚?

顧昕媽媽-拎不清

但凡看劇的,誰不說葛玥是個好姑娘,好兒媳婦。即便是高幹子弟,她卻絲毫沒有幹部子女的嬌氣,而且很随和,還有極高的素養和容忍之心。

《心居》才播14集,就出現了3個“惡”媽,一個比一個膈應人

面對婆婆的碎碎道,她始終是面帶微笑。也從不在顧昕面前說他媽媽的不是。這個女孩出身好,心眼也好。

《心居》才播14集,就出現了3個“惡”媽,一個比一個膈應人

顧昕媽帶着一大家子去看新房被保安攔下是葛玥去接的,顧家誰都對馮曉琴不上心唯獨葛玥幫了馮茜找工作。

顧昕一家子遇到這麼個兒媳,真是撿到寶了。

《心居》才播14集,就出現了3個“惡”媽,一個比一個膈應人

可是顧昕媽媽太拎不清了,一副小市民腔調,兒子找了這麼好的媳婦,她卻還在那陰陽怪氣的。兒媳給自己送禮嫌禮太貴,兒子軟飯硬吃她卻說便宜了人家。

《心居》才播14集,就出現了3個“惡”媽,一個比一個膈應人

一方面兒子心裡不得勁,另一方面讓兒媳婦不得勁。讓人不僅感歎,結婚啊還是得門當戶對,誰也别占誰便宜。

葛玥媽媽-情商負數的丈母娘

身為局長夫人,自居高雅,骨子裡依舊是個不識大體的女人。家長見面的宴席上,親家可以表現得粗鄙市井,但你也不能明着擺臉色吧,嫌棄就差寫在臉上了,一點局長夫人的涵養都沒有。

《心居》才播14集,就出現了3個“惡”媽,一個比一個膈應人

更不用說身為丈母娘了,一點情商都沒有。既然你接受了女兒的婚姻,明知女兒是低嫁女婿是高娶,還整天把門不當戶不對的話挂嘴邊,對女婿的态度就像使喚傭人似的,一點都不考慮到女婿的自尊心。

《心居》才播14集,就出現了3個“惡”媽,一個比一個膈應人

葛玥媽媽背後嚼女婿的舌,話糟理雖不糟,但過分幹預會适得其反。

女兒女婿兩人本來很好的,你可以不出錢不出力考驗他們的感情,但是結了婚再攪合并不是太明智的做法!丈母娘這整天的提醒,不尊重,遲早都會逆反。

《心居》才播14集,就出現了3個“惡”媽,一個比一個膈應人

婆婆說難聽話都是當兒媳的面,因為就是說給兒媳聽,管你高興不高興。丈母娘是背後說,生怕姑爺聽見不開心,傷了他面子對自己女兒也不好。

這對親家,不管是婆婆還是丈母娘,最惡心的就是這種做法。都結婚了還瞎摻和,搞得小兩口彼此心裡都膈應。

《心居》才播14集,就出現了3個“惡”媽,一個比一個膈應人

往往這種家境懸殊的情況,男的不但不知感恩反而一味索取,一旦有沖突就把什麼都扯到你看不起我的理由上借此打壓你。

施源媽媽-窮橫代表

繼普信男,普信女後,又出現了普信婆,那就是施源的媽媽,相比互相嫌棄的顧葛兩家,這種活在幻想中的婆婆更可怕!

《心居》才播14集,就出現了3個“惡”媽,一個比一個膈應人

即便已經落魄得一貧如洗,但依舊是活在過去的豪門美夢中。依舊看不起所有人,這種人,自以為是但破履爛衫。

明知兒子結婚還要當着兒媳的面介紹娃娃親對象,處處不給好臉色刁難顧清俞的行舉氣炸了觀衆。

《心居》才播14集,就出現了3個“惡”媽,一個比一個膈應人

一向盛氣淩人的顧清俞遇上這樣的婆婆,真是碰到對手了。

即便她與施源背着家裡偷偷結了婚,即便她不在意施源如今落魄的家境,可當她把這份收起的傲氣當成是誠意去面對施源的家人時,得到的卻是婆婆的鄙夷與不認可。

《心居》才播14集,就出現了3個“惡”媽,一個比一個膈應人

一直活在被人高看被展翔追求吹捧的顧清俞,這回算是徹底挫敗了。婆婆的反對讓她很是郁悶~

比起施源家的貧窮,施母的不認可更讓人心寒。

也許施母隻想兒子找個門當戶對的吧,顧家在她眼中或者就隻是個暴發戶,有錢也看不上,骨子裡依舊有不可一世的那份骨氣和清高。

有這樣的婆婆,太讓人壓抑了!

《心居》才播14集,就出現了3個“惡”媽,一個比一個膈應人

讓人不免擔憂起閃婚的顧清俞和施源能長久嗎?

話說,這劇裡還有正常的媽媽不?

有,那就是海清演的馮曉琴吧,為母則剛。

丈夫走了之後,作為一個單親母親的生活是很不容易的,即便如此她還是自力更生搞事業,再忙也要照顧好兒子的生活起居與教育,太勵志了!

《心居》才播14集,就出現了3個“惡”媽,一個比一個膈應人

最後,我想說的是,人人都會說門當戶對,但現實中哪有那麼多正好的事兒,門當戶對的也有過得不幸福的,關鍵還是要看兩人是否是真愛。

《心居》才播14集,就出現了3個“惡”媽,一個比一個膈應人

《人世間》裡門不當戶不對的周秉義與郝冬梅,卻能做到相濡以沫、攜手到老就是最好的例子。原生家庭的差異帶來的問題在真愛面前,真不是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