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今天,大灣區投資新通道開啟

作者:深圳衛視深視新聞

10月19日,首個為粵港澳個人投資者設計的新投資管道"跨境金融傳播"試點業務正式啟動。

18日下午早些時候,"跨境理财"試點銀行名單正式公布,深圳共有20家銀行入圍名單。

今天,大灣區投資新通道開啟

"跨境金融通信"開放1小時

超過280萬美元參與融資

據初步統計,19日上午開門一小時後,大灣區内地9個城市、港澳三地均有營商表現。

内地經銷銀行已認證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統(CIPS)成功為港澳個人投資者辦理了41筆"北向"投資基金,涉及金額249.6萬元。

内地合作銀行通過代理見證服務,協助港澳銷售銀行為粵港澳大灣區内地個人投資者開立115個"南通"投資賬戶,成功彙出8筆投資資金,金額達39.8萬元。

深圳的蔡女士是第一個通過"南進通"業務進行跨境理财的經驗者,她告訴深圳衛視和深圳客戶記者,很久以前就非常關注香港的投資産品,剛好有了這個機會,趕緊過來體驗,整個業務流程很順利。

問:投資者進行跨境财務管理的門檻條件是什麼?

據了解,參與"南進通"的是内地投資者,要滿足2年以上投資經驗,并滿足最近3個月家庭金融淨資産月末餘額不低于100萬元,或最近3個月家庭金融資産月末餘額不低于200萬元等條件。參與"北向通票"的是香港和澳門投資者,他們不對金融資産做出強制性規定。

銀行正在積極布局

低、中低風險産品

18日,廣州、深圳、香港、澳門分别釋出了首批"跨境金融通信"試點銀行,其中深圳有20家銀行入圍,包括:

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交通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等六大國有銀行分期付款;

招商銀行、平安銀行、廣發銀行、浦東發展銀行、民生銀行、興業銀行、中信銀行等7家股份制銀行深圳分行;

東亞銀行、大新銀行、恒生銀行、彙豐銀行、南洋商業銀行、星展銀行、渣打銀行等外資銀行在深圳分行。

各大銀行積極布局,推出跨境理财專屬理财産品,以低風險産品為主,為客戶提供線上線下智能體驗。

今天,大灣區投資新通道開啟

中國銀行已經推出了100多種理财産品和基金,深圳銀行個人數字金融副總經理餘飛說。此外,還将為跨境理财客戶提供優惠管道,如彙款手續費、資金手續費等的減免。

工商銀行深圳分行先後布局了138個網點接受"北向"業務,開設50個網點開展"南向"業務,工銀亞洲、工商銀行澳門也劃定了多家網點開展業務,努力實作港澳客戶"不夠港澳"的便捷辦理"跨境金融通訊"業務。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跨境理财産品以庫存産品為主。在産業行為方面,首批"北向"選擇了數十家業績穩健、曆史表現良好的固定收益類、股票理财産品及覆寫不同風險等級的公募基金。

《跨境金融傳播》

進一步推動人民币國際化

目前,"跨境金融通信"總額暫定為"南南"和"北北"各1500億元。"南行"和"北向"的個人投資者額度為人民币100萬元。

在擴大金融雙向開放的背景下,"跨境金融通暢通"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金融創新舉措,将大大拓展粵港澳居民跨境投資管道,顯著提高便利程度,提高金融資産配置多元化水準, 同時為人民币國際化開辟了一條新道路。

今天,大灣區投資新通道開啟

中國(深圳)綜合發展研究院研究員、注冊國際投資分析師餘揚認為,與此前開通的滬深港港通等跨境金融産品相比,參與跨境金融傳播的金融産品大多是商業銀行從低風險到中風險銷售的非标準化産品, 與Tsing結合,産品類型的豐富性呈幾何級數增長。

餘洋表示,跨境财務管理在系統設計、系統建設、資料對接等方面涉及粵港澳從監管部門到商業銀行之間的協作與合作,項目難度大,最終能落地并不容易。

這必将進一步增強大灣區金融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并将繼續為推動大灣區跨境投資便利化、促進資本下可兌換、促進大灣區一體化發展發揮積極作用,助力粵港澳成為世界級大灣區。

記者 / 李天南 郭鳳新

編輯 / 孔明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