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十日談|慕容引刀:憑着希望,在心裡建一個暖房,面朝春光,萬物生長

有希望的人,底色總歸是溫暖明亮的,他們心裡的田,必定會迎來生命的發芽。

十日談|慕容引刀:憑着希望,在心裡建一個暖房,面朝春光,萬物生長

本文作者 漫畫家 慕容引刀

福祿雲:你好呀。

我收到你的來信了。快遞小哥要是知道自己手機接單,送的卻是古老的交流形式——一封信的話,他也會笑的吧。

謝謝你。

天氣預報說春天快要來了,但真的杵在寒風裡,就知道冷靠想象是不能懂它到底有多厲害的。才出門倒個垃圾的時間,我就跺着腳逃回了溫暖的房間裡。然後窩在沙發上,擰亮燈,翻看手裡的漫畫書《不友善,但很幸福》。書很厚,厚得像一本大辭典,又輕如一包爆米花,實在是讨人喜歡。更妙的是,作者是一個跟我一樣的漫畫家。他叫洪淵植,南韓人。他用畫筆記錄下了他和妻子離開喧鬧的首爾,來到一座叫竹葉山的小山村居住一年多的生活。我知道你會想,又是一對葉公好龍的田園愛好者吧,不是嗎?是的,山裡的小屋子,孤獨,寂寞,冷,還交通超級不便,最要命的是,他們沒錢。任他(她)倆左沖右突,生活總是一再地困難重重。

十日談|慕容引刀:憑着希望,在心裡建一個暖房,面朝春光,萬物生長

由洪淵植編繪的《不友善,但很幸福》

作為漫畫家最能感同身受的,莫過于到了交稿期,這邊的稿子遠沒畫完,另一邊發現之前的稿費已經花完了。作者淵植的妻子勸他說:“别趴在家裡煩惱了,我們出去吹吹風,撿栗子吧。”竹葉山是在森林公園的邊上,景色當然美,空氣又這麼新鮮,兩人在山裡拿着小棍找栗子時,妻子忍不住要感慨:“這麼好的大自然,由得我們兩個享受,是不是太奢侈了呀?”“……”

卻聽不到淵植的回應。轉過畫面,是淵植彎腰縮緊的背影,背影邊的内心語是:“啊,刺到腳了,運動鞋底穿孔了。”

山裡可不會給你鋪好大理石的地面啊。遠離了城市,進城一趟都要步行兩公裡,去坐村裡的小巴,再坐大巴,再坐地鐵。深夜從首爾回家的淵植,最後家的小巴沒有了,也舍不得花大錢打車就步行回家,黑咕隆咚的半路上,遇到了苦等着迎上來的妻子,這畫面,讓人心裡酸酸的。

但山裡有山裡的妙處,他倆可以在雪地裡撒野,可以累了一起倚靠着,淵植傻傻的問:“你有沒有覺得,我們的生活,就像小孩子過家家一樣?不論你的朋友還是我的朋友,都住在有投資價值的房子裡,有兩三個孩子和穩定的工作,比起來,我們就像在混日子。”妻子回答:“他們是他們,我們是我們,我們是創作者,可以一輩子畫畫,寫作,不是随便什麼人都有這樣的特權的!”

十日談|慕容引刀:憑着希望,在心裡建一個暖房,面朝春光,萬物生長

主人公夫婦和他們養的三隻貓一條狗

這段山裡面甘苦相依的日子,随着房東要收回租約而面臨結束。已經是又一個春天,洪淵植和妻子一邊圍坐在屋前烤肉,一邊在盤算:“世界這麼大,總會有我們容身之處的吧?”。妻子回答他:“我們明白了彼此多麼依賴對方,該我們出山啦!”

你看,再怎麼難熬,春天總會如約而至。無論怎樣的日子,最重要的,還是“希望”兩字。有希望的人,底色總歸是溫暖明亮的,他們心裡的田,必定會迎來生命的發芽。說得極緻些,就算春天不來,我們也可以憑着希望,在心裡建一個暖房,面朝春光,萬物生長。(慕容引刀)

(本文将參加“美好的書”公共藝術展)

征文啟事

萬物有情,與“君”書

草木萌芽,生命的希望破土而出。春天是有夢可追、有愛可依的季節。每一份對美好的向往都會在心裡開出一朵花。而書籍,就是那座繁花盛開的精神花園;它亦如光,指引成長。

總有一本書映射着你的期盼,讓你被觸動、被治愈、被激勵……在春天裡,在身處疫情的當下,選一本書,寫一封信吧,給Ta——親人、戀人、朋友、同學、同僚,抑或陌生人,分享你與這本書的故事,傳遞真摯的情,友善的暖,美好的願。

夜光杯與“美好的書”聯袂征文,投稿将有機會參加“美好的書”公共藝術展。

字數:300至1200字

截稿日期:2022年3月27日

投稿請寄:[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