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上海托幼·親子LIFE

疫情之下,又将開啟一段難忘的“宅”家親子時光。
《上海托幼》編輯部聯手上海市教育學會幼教專業委員會的專家,特别策劃“在家一起‘玩’”專題,從愛健康、做運動、玩遊戲、樂成長四個方面,精心彙編一系列富有教育意義、生動有趣的親子活動素材,讓家長在有效的親子互動中了解幼稚園課程,掌握科學育兒的理念與方法,在陪伴孩子成長中擁有育兒智慧和能力。
愛健康
春季的水果多種多樣,在家的“小吃貨”們可不能錯過。快一起動手,制作好看又好吃的小點心,發揮無盡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吧!
小雪人
●材料:草莓、藍莓、山藥、面包、芝麻、小勺、兒童專用小刀、杯子
●做法:
1.做好準備:
(1)可用适量食用小蘇打浸泡草莓和藍莓,再用清水和純淨水洗淨。
(2)山藥去皮後煮熟。
2.制作“草莓雪人”:
(1)用小刀切下草莓的頂部,作為小雪人的帽子。
(2)将煮熟的山藥攪拌成泥、搓成小球,放到草莓“底座”上,并戴上“小帽子”。
(3)将芝麻點在山藥球上,作為小雪人的眼睛。
3.制作“面包雪人”:
(1)在一片切片面包上塗草莓醬,再蓋上一片切片面包,上下疊放好。
(2)重複步驟1。
(3)用圓形杯沿壓出一大一小兩個圓,作為小雪人的頭和身體。
(4)用草莓、藍莓、芝麻等材料對小雪人進行裝飾。
★提 示
1.春天是草莓豐收的季節,制作前可和孩子一起認識草莓,了解其營養價值,知道多吃水果有利健康。
2.制作的過程中也可以和孩子讨論,如“小雪人的眼睛、帽子、圍巾可用什麼材料做”“用手搓山藥泥,能變出什麼形狀”“草莓還可變成什麼”等。
3.充分發揮想象力,将草莓、面包切成各種形狀,拼成其他形象。
4.注意觀察孩子切、搓等精細動作的發展,培養其耐心和細心。
照片提供:中國福利會事先串通的人所 劉 敏 殷若依宸
作者:中國福利會事先串通的人所 劉 敏
做運動
居家運動除了要有趣味性,也要注重科學性和安全性,在運動過程中提醒孩子自我保護,培養自我保護的能力,使運動真正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
趣玩球拍
●材料:羽毛球拍、地墊
●玩法:
1.不倒翁:家長和孩子面對面站立,将各自的羽毛球拍豎在地墊上,雙方交換位置的間隙不能讓球拍倒地。
2.雨刮器:家長手持羽毛球拍在地墊上左右平移,好像“雨刮器”在工作;孩子雙腳跳起,碰到球拍則遊戲重新開始。
3.信号燈:家長兩手持羽毛球拍,孩子根據家長報的數字指令轉圈圈,如家長說數字“1”,孩子轉1圈,停下後家長發出“拍左”或“拍右”的指令,孩子迅速用手拍對應方位的球拍。
觀看視訊《趣玩球拍》
1. 活動能鍛煉孩子的身體控制力、協調性和靈敏性以及手眼協調能力。
2. 家長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指令難度,如增加轉圈數等。
3. 盡量選擇家中寬敞、平坦的場地進行運動,避免尖銳物品的磕碰,提醒孩子自我保護。
視訊提供:靜安區大甯國際幼稚園 陳奕霖家庭
作者:靜安區大甯國際幼稚園 林彥辰
玩遊戲
春天來了,我要畫一棵小草、一片綠葉、一朵桃花……春天還有很多美景,在遊戲中和孩子一起“走近”春天,在尋找、觀察、比較中感受春天的美好與生機。
畫春天
●價值:
《畫春天》文字優美,像一首娓娓道來的散文詩,與孩子進行一場春天的對話。故事從“畫春天”出發,用簡筆、彩鉛等方式勾勒出春天典型的事和物,激發孩子對春天的喜愛之情以及自主表達表現春天美景的願望。
聽故事《畫春天》
1.鼓勵孩子續畫故事,呈現他喜歡的春天景象,并引導孩子說一說喜歡春天的理由。
2.與孩子一起玩遊戲,進一步鞏固其對春季主要特征的認知經驗。
向上滑動閱覽
猜猜說說
玩法:
1.一人用肢體動作表現春天裡的某一景物或活動,另一人嘗試猜出答案。比如:孩子用動作表現“花開了”,家長則需用語言來表述,可以是詞語:百花争豔,也可以是句子:各種各樣的花兒都開了。
2.雙方可以互換角色進行遊戲。
聽聽畫畫
和家長一起念唐詩《春曉》,仔細觀察畫面,感受春天的意境,然後展開想象,畫一幅自己喜歡的春天畫。
春曉
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作者:黃浦區彙龍幼稚園 劉 佩
把“彩虹”搬回家
玩三個小實驗,用生活中的材料試着變出“彩虹”,把它搬回家,讓孩子能看見“彩虹”、感受“彩虹”,進而獲得水的折射、光影變化、糖果溶化、紙張吸水等經驗,激發孩子的好奇心。
1.尋找彩虹
選一個陽光充足的日子和孩子一起玩遊戲。和孩子一起讨論“哪個瓶子的光影裡會出現彩虹”“彩虹是怎麼出現的”“能不能讓彩虹變大”等問題,鼓勵孩子思考,并發現水的折射和光影變化的關系。
(1)将高矮不一的塑膠瓶放在陽光直射的桌面上。
(2)慢慢往瓶中注入水并觀察比較。
(3)猜猜彩虹會出現在哪個瓶子的光影裡呢?
(4)試試用手在瓶身的不同位置擋住陽光,找找陽光通過瓶子的哪個部位會出現彩虹。
(5)怎樣讓彩虹變大?試試搖動瓶身,改變角度。
2.糖豆彩虹
實驗前,可以鼓勵孩子大膽預測:“倒入溫水後會出現什麼狀況?”“倒入冷水會有什麼不一樣?”鼓勵孩子在比較中發現差異。
準備:溫水、圓形白盤、彩虹糖
(1)将彩虹糖擺放在圓盤裡,圍成一個圈。
(2)将溫水緩緩注入盤子中間。
(3)慢慢的,盤子裡形成了漂亮的糖豆彩虹。
3.色素彩虹
實驗中可引導孩子觀察水的滲透性和棉柔巾的吸水現象;比較餐巾紙、棉柔紙巾、A4紙等紙張中哪種最容易出現“色素彩虹”,發現不同材質的紙張吸水性不同的有趣現象。
觀看視訊《色素彩虹》
作者:浦東新區紫葉幼稚園 宋侃侃
徐彙區科技幼稚園 李胤珩
徐彙區科技幼稚園 梁辰歆家庭
樂成長
孩子的學習是在直接感覺與實際操作中發生的,可以用多種方式感覺與表現每日的變化,讓“學習”可見可遇。這不僅能培養孩子留意觀察身邊事物的習慣,還能提高孩子前書寫與表征能力。
小小氣象員
●材料:紙、筆、樂高積木等
1.小班的孩子:以感受天氣變化為主,每天在固定時間段(如早晨起床後)和孩子一起觀察天氣,聊聊當天的天氣情況,以及身體的感受。
2.中班的孩子:每天定時用太陽、雲朵、雨點等圖案記錄天氣情況。一周後拿着記錄表和家人一起統計晴天、多雲、雨天的天數,感受一周的天氣變化。
3.大班的孩子:每天定時記錄天氣的各種資訊(晴雨、溫度、濕度、空氣品質等),并嘗試用圖表、積木等記錄,家人可以和孩子讨論天氣變化等問題,如氣溫的變化,最近一周相對溫暖的天氣是哪天,那天的溫度是幾度,什麼季節即将來臨,天氣與我們穿衣、飲食的關系等。
1.鼓勵孩子每天定時觀察與記錄天氣,引發其關注大自然的變化,培養自我管理與規劃的能力,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觀察習慣。
2.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玩“天氣預報”的遊戲,播報次日的天氣情況,提醒出門上班的爸爸媽媽做好适當防護(雨天帶好雨具、根據天氣增減衣服等)。
3.家裡的祖輩或有收聽、觀看天氣預報的習慣,也可讓孩子陪着祖輩一起收聽或觀看,并做相應記錄。這個過程也是與祖輩交流和共同學習的好機會。
作者:靜安區安慶幼稚園
編輯:季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