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千萬别讓奶奶帶娃!”複旦女教授一句話,讓無數媽媽沉默……

前段時間我寫了一篇文章,在背景收到很多類似下面這樣的留言:

一個培養孩子自主吃飯的小問題,深究下來卻挖掘到隔代育兒的沖突上,讓人唏噓不已。

記得之前看過複旦大學沈奕斐教授的一個演講中談到她自身的育兒問題時,無奈地談到家中的現狀:

“我是育兒專家,但我兒子到了9歲還在被我媽喂飯!”

原來即使是複旦大學的高知女教授,面對我們這些普通媽媽日常生活中繞不過的隔代育兒沖突問題時,也是這麼無可奈何。

“千萬别讓奶奶帶娃!”複旦女教授一句話,讓無數媽媽沉默……

當你和親媽或婆婆在日常生活中,因為帶孩子的理念相悖不可避免發生沖突時,到底怎樣做才是真正的最優解?

養娃聽誰的?

孩子9歲了還需要家長喂飯,這對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數媽媽眼裡,是一件古怪而滑稽的事。

9歲的孩子,至少已經上到國小三年級,是過年拿了壓歲錢,可能呼朋喚友去學校門口小商店裡自己買零食的年紀了。

演講中,沈奕斐教授大緻描述了一下“外婆喂飯”的前因後果:

因為帶娃任務艱巨,作為職場媽媽的沈教授還是向自己親媽求助,請老人過來幫自己搭把手,其中一件事就是管孩子吃飯的問題。

“千萬别讓奶奶帶娃!”複旦女教授一句話,讓無數媽媽沉默……

年輕父母有自己的一套育兒方式,老人吃的“鹽”也不少,一旦接過幫忙帶娃的大旗,他們就開始把自己的一套準則付諸行動。

沈教授的親媽,堅持每頓都給孩子喂飯,不管孩子吃多吃少,在孩子準備結束吃飯這個動作前,她一定要親自喂上兩口。

這成了她帶娃的機械流程,也改變了孩子的整個習慣。

于是即使已經是國内TOP大學的教授,在外也是被“蓋章”的育兒專家,沈奕斐依舊隻能面對自家9歲孩子吃飯還要被外婆喂這件尴尬無奈的事。

其實我覺得,歸根到底還是在養娃這件事上,兩代人在争奪話語權,想要理清“養娃聽誰的”這個點。

“千萬别讓奶奶帶娃!”複旦女教授一句話,讓無數媽媽沉默……

不要覺得這個權屬問題理所當然沒有争議,放在現實裡,就是一場生活大戰。

現實生活裡不是一句“媽媽是超人”就能完全搞定的,大部分媽媽隻是普通人,别說在職媽媽了,有些孩子的鬧騰程度,全職媽媽都不一定能搞定。

在這樣的情況下,求助上一輩搭把手是最适合也無可奈何的選擇。

但是我們要知道,無論是外婆還是奶奶,她們來幫我們帶娃都是因為愛,既沒有義務也非職責所在。

我們沒有權力去要求她們事事按我們的要求做。

況且追根到底,在大多人看來育兒依舊是一項“經驗主義”事務,過來人的經驗會自動給人信心加碼。

“千萬别讓奶奶帶娃!”複旦女教授一句話,讓無數媽媽沉默……

實踐出真章,外婆奶奶天然覺得自己的經驗充足,至少是成功養大過一個孩子的,比年輕的媽媽們更有把握。

一個人覺得自己有經驗且自信,自然就會按照自己的套路去行事,如果性格強勢一些,更會要求自己來做決定。

我有一個朋友,每次見面聊天都會忍不住倒苦水吐槽自己婆婆對于養娃的“掌控欲”。

從她生完二寶做月子時,婆婆就自告奮勇要來照顧她,她一開始還覺得很是感動,生怕辛苦了老人家。

結果婆婆到家後,就俨然一副“指揮官”的模樣。

“千萬别讓奶奶帶娃!”複旦女教授一句話,讓無數媽媽沉默……

先是嫌她給孩子用紙尿褲會讓孩子不舒服、“紅屁股”,強烈要求給娃用回尿布,被駁回後還把夫妻倆數落了一頓。

再看到他們家3歲的大寶自己坐在專屬小桌子上吃飯,又一陣不滿意,嫌他們夫妻倆懶、不給孩子喂飯孩子吃不夠就不長個。

夫妻倆疲于應付,有時候實在吵不過也就随着她去折騰,結果發展到最後,婆婆硬生生把大寶帶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不說,二寶也是一刻離不了人。

朋友和她老公最後實在受不了,在二寶6個月後把婆婆請回老家去,再辛苦也決定還是倆人自己來扛。

“千萬别讓奶奶帶娃!”複旦女教授一句話,讓無數媽媽沉默……

“我覺得就跟古時候打仗一樣,一下子來了兩個大将軍指揮,你不服我我不服你,最後隻有打敗仗的結果!”

是以當年輕的媽媽需要跟長輩争奪“養娃聽誰的”這個權力,那麼原本的養娃助力也就變為了阻力。

别把隔代育兒當洪水猛獸

既然隔代育兒有這麼多的隐患與問題,那麼我們是不是就幹脆别再讓長輩參與到育兒這件事來?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當然,生活中不乏育兒能力很強的年輕媽媽或是财力非常不錯的家庭能靠自己搞定,但事實是大部分普通家庭依舊力所不能及。

“千萬别讓奶奶帶娃!”複旦女教授一句話,讓無數媽媽沉默……

需要外婆奶奶幫忙搭把手養娃,這是客觀需求,并不是什麼不合理的行為。

在我看來,隔代育兒從來都不是洪水猛獸,隻要我們能找到其中存在的問題并解決它們。

權責與信任,是隔代育兒中最需要建立的基礎。

我們與長輩共同育兒的時候,沖突常常出現在權責配置設定不清與缺乏信任這件事上。

當你一邊将各種育兒的瑣事都交到長輩手中,一邊又要求她們跟你思維同步,完全按照你的想法來執行,沖突就出現了。

我常聽許多新手媽媽談論與婆婆或親媽在帶娃時産生沖突,比如給娃做輔食,一邊要求長輩全程包辦,一邊又要嫌她們做的“不夠科學”。

長輩用老經驗反駁幾句,她們立刻就要搬出某某育兒書裡的“說明”來争個對錯。

“千萬别讓奶奶帶娃!”複旦女教授一句話,讓無數媽媽沉默……

此話一出,長輩心裡憋着氣,轉頭甩來一句“那你自己來做啊”。

這就是典型的權責不清,既然你希望長輩幫你完成這件事,把責任放在對方身上,那麼決定權也應該同樣給予對方。

沒有人能在承擔了某種責任卻未獲得相應權力時,還能心平氣和地跟你好好說話。

就像前面說到的做輔食的問題,要不你就隻是讓長輩搭手采買或是處理食材的任一環節,大部分活計由自己完成;

要不就在事前跟長輩溝通一些基本原則(要葷素搭配不加調料等),放開手讓長輩全權處理。

“千萬别讓奶奶帶娃!”複旦女教授一句話,讓無數媽媽沉默……

權責是缺一不可的事物,特别是在共同育兒的過程中,也是大多沖突的開關。

再說到信任的問題,沈奕斐教授在演講中還聊到自己和婆婆關于信任的一個問題。

沈教授的婆婆曾經是“接生婆”,有很豐富的育兒經驗,但沈教授覺得很多做法都是老一套的迷信沒有科學依據,不能随便用在孩子身上。

她生一胎時,婆婆就說要給孩子“捆蠟燭包”——用襁褓或布料把剛出生的孩子包起來不讓亂動。

沈教授就覺得這是老一套,不讓孩子自由活動會影響生長發育,夫妻倆堅決不信婆婆的經驗,拒絕給孩子“捆蠟燭包”,婆婆是以很是傷心。

結果等到沈教授在美國排名第一的婦産醫院生二胎時,卻得到了醫生關于類似“捆蠟燭包”的科學解釋。

原來,孩子剛出生不久,驟然面臨環境突變,無法很快适應,就容易因為缺乏安全感而大哭大鬧。

給孩子“捆蠟燭包”是為了模拟嬰兒在母親子宮中的體感,讓孩子能慢慢适應周圍的環境變化。

“千萬别讓奶奶帶娃!”複旦女教授一句話,讓無數媽媽沉默……

可以說,因為我們總是覺得自己受教育程度高,對老人的一些經驗知識帶着天然的優越感與不信任,造成溝通上的隔閡。

給長輩多一些信任、對自己少一些盲目自信,如果不确定的情況通過查詢權威資料确認後再進行有效溝通,也能解決無謂的争吵與傷害。

·寫在最後·

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而隔代育兒可能就是其中時而溫馨又時而無奈的那一部。

當我們足夠尊重長輩們在育兒過程中的付出與價值,把育兒幫手的責任交給他們時能同樣給予應有的權力與信任。

我想,隔代育兒的沖突也會比現在少得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