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講了從市場角度來說現在并不是一個好的時間段,在八九十年代為什麼說是最好的一個入手的階段呢?第1個就是因為在那個時代改革開放初期,大家的生活水準普遍都比較低,都沒有什麼餘錢,是以在那個年代物價控制得非常的好,說的這些可能年輕一點的朋友并沒有這樣的感觸,但70後80後應該說印象是非常深刻的,在那個年代如果在當地出現一個萬戶,那是非常光榮非常有面子的一件事情,可見在當下那個時代的确大家手中是非常缺錢的,是以在那個時代大家對我們身邊遺留下來的這些現在來說比較熱門的老物件,在那個時期是沒有收藏的概念的。

那個時候随處都能找得到,關系好的都不用買,直接叫人家送給你都可以,但是從2000年以後,慢慢的這些東西都逐漸地在消失,然後大家手頭也開始有錢了,資訊也逐漸的發達,是以對身邊的這些老物件慢慢的也會重視起來,當然在那個年代很多可以買的非常便宜就賣了,是以時候在跟一些就是資曆比較老的玩收藏的這些玩家聊天的時候,他們當時就收集這些東西也就三毛錢,五毛錢,一塊錢這麼收過來的。
對比我們現在來說,大家随便入手一枚普通古錢币最少都得幾塊錢起步,好一點的品種版本的價格就更不用講了,是以說完全不是在一個起點上,那些人在當年它們有知識,有超前的理念,是以他們現在都成為了大币商,或者是行業的行家,如果今天我們要和他們去比較,或者是在這個領域要也取得更大的成就,我覺得已經沒有這樣的基礎了,因為我們要付出的代價太高了,當年這一部分人他們不光是有大量的存量,五花八門,或者說品類豐富的錢币,現在他們熬過來了,是以他們也受益了。
這些人他們現在在做什麼呢?他們現在已經是華麗轉身成為現在這個行業當中所謂的專家了,同時也把自己囤積儲存下來的大量的錢币,再經過盒子包裝,然後再推向市場,借助現在移動網際網路的發達,是以他們成為了一個真正的赢家,是以我們想再去複制他們的成功之路幾乎沒有可能,因為時代不一樣了,我們如果隻是喜歡,那我覺得都沒有問題,任何時候我覺得都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來适當的去介入,去鑽研一下是沒有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