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碳酸锂瘋漲近12倍,1周9家車企上調售價轉嫁危機

多數品牌年内兩度集中調價、特斯拉7天内漲價三次、新能源車型最高漲價幅度達30000元……缺芯、退補之後,新能源汽車市場再迎“漲價”關鍵詞。

據牛車網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有17家主要乘用車企業宣布上調新能源車型售價。其中,比亞迪、小鵬、哪吒汽車等價格回報頗為迅速——年初國補退坡、一季度以來原材料價格快速上漲促使其年内兩度集中漲價。

碳酸锂瘋漲近12倍,1周9家車企上調售價轉嫁危機

去年底,财務部、工業和資訊部、科技部、發展改革委正式釋出《關于2022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财政補貼政策的通知》,《通知》顯示2022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标準在2021年基礎上退坡30%,同時明确2022年12月31日後上牌的新能源車輛将不再享有購置補貼。

新的國補政策出爐後,部分新能源車企宣布受補貼退坡影響,漲價2000-7000元不等。

碳酸锂瘋漲近12倍,1周9家車企上調售價轉嫁危機

此次補貼退坡的影響相對可控。早在2020年4月,四部委聯合釋出的《關于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财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明确“原則上2020年至2022年補貼标準分别在上一年基礎上退坡10%、20%、30%”,也即新能源車企對此應早已有所準備,這也是年初的國補退坡并未引發大範圍漲價潮的重要原因。

相比之下,3月的漲價潮波及範圍更廣、影響也更大。僅是剛剛過去的一周,就有9家新能源車企宣布漲價,原因無一例外地都指向了“上遊原材料價格持續大幅上漲”。

碳酸锂瘋漲近12倍,1周9家車企上調售價轉嫁危機

所謂上遊原材料,主要指向電芯價格,此前已有所涉及的晶片短缺造成的價格上漲并未成為新能源車企上調價格的主要歸因。

此前有新能源車企相關負責人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動力電池供應龍頭甯德時代自去年下半年已漲價兩次,漲幅達2萬元。

甯德時代方面回應稱,受上遊漲價影響,已動态調整部分電池産品價格。

具體來看,電芯的主要材料均遭遇了不同程度的調價——研究機構資料顯示:去年1月,電池級碳酸锂價格為4萬元/噸,而今年同期價格則上漲至27萬元/噸,進入三月,這一價格又飛升至51萬元/噸;钴金屬的價格由年初的27.4萬元/噸上漲至近期的56.85萬元/噸、硫酸钴則由年初的5.7萬元/噸上漲至12萬元/噸。

理想汽車創始人兼CEO李想發文直言:“目前來看,和電池廠商已經合同确定了二季度電池漲價幅度的品牌,基本上就都立刻宣布了漲價。還沒有漲價的,大部分是漲價幅度還沒有談妥的,等待談妥後也普遍會立刻漲價。二季度電池成本上漲的幅度非常離譜。”

碳酸锂瘋漲近12倍,1周9家車企上調售價轉嫁危機

華安證券研究報告指出,锂價未來一段時間内的高位持續性會更強。不過,由于目前新能源車市已經呈現出“市場化驅動後,産品力強勢支撐消費需求”的趨勢,是以,原材料上漲并未明顯反噬下遊需求。

其他行業觀點則認為,經過兩個月的瘋漲,碳酸锂價格将回歸相對冷靜的區間,并且随着二、三季度産能釋放,價格有望小幅回調。同時,工信部近日也召開座談會,要求産業鍊上下遊企業加強供需對接,共同引導锂鹽價格理性回歸。

但锂價或者說上遊材料價格回落之前,價格壓力依舊會通過新能源車企傳導至終端消費者。

上遊材料漲價,車企承壓應對、車型跟進漲價無可厚非,但暴露出的新能源價格體系穩定同樣值得考慮。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相比燃油車生産多年積累的成本化解能力,新能源汽車目前更容易受到成本牽制,價格體系仍不成熟。

新能源汽車想要持續滲透,搶奪生死攸關的市場占有率,依舊任重而道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