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麻煩你兒子掃大街的時候注意點,别打翻我兒子放在路邊的碗!

一寶媽去房間看兒子寫作業寫得怎麼樣了,卻發現兒子不但沒寫作業,反而靠在床邊仰頭大睡,寶媽好氣又無奈,拍下了兒子睡覺的視訊,并寫了這樣一段文案發到網上!

麻煩你兒子掃大街的時候注意點,别打翻我兒子放在路邊的碗!

我兒子絕對是來報恩的,他怎麼可能寫作業呢?萬一學會了怎麼辦,他怎麼可能撇下我獨自去上海,去北京上大學呢,他必須得留在我身邊,畢竟家鄉的大街還需要有人掃,家鄉的西北風喝起來才不會水土不服啊!

短短的一段文案,竟收獲了35萬多個贊,5.3萬條評論,8.6萬多條轉發!

掃大街、喝西北風!這位寶媽用诙諧幽默的語言表達出了一個母親恨鐵不成鋼的心酸,孩子不寫作業,這位母親隻能自我安慰。

麻煩你兒子掃大街的時候注意點,别打翻我兒子放在路邊的碗!

這段文案看似輕描淡寫,卻飽含了無數媽媽的幽默、無奈、放下、接受、自嘲。這段話引起無數寶媽的共鳴,評論區更加精彩:

“麻煩你兒子掃大街的時候多注意點,别打翻我兒子放在路邊的碗”!

“哈哈,大街好好掃,我家閨女還要睡”!

“你兒子掃好後和我兒子聯系,我兒子還得去灑水”!

“灑水的時候看到我兒子噴猛點,順便洗個澡”!

“給你兒子說一聲,掃大街時,别把我兒子的紙殼子掃走,那是他的鋪蓋”!

“大街别掃太幹淨,我怕我兒子以後撿不到好垃圾”!

“看來我兒子要另辟蹊徑了,街讓你們掃,我兒子得去學技術:紮掃帚”!

麻煩你兒子掃大街的時候注意點,别打翻我兒子放在路邊的碗!

孩子不好好寫作業,老母親們都很焦慮,但帶孩子需要一個良好的心态,過度焦慮沒有作用,反而适得其反,家長要學會自我調節。

孩子不寫作業,家長煩躁時會發火,兇、吼孩子,但效果甚微,孩子還是不僅不愛寫作業,還會和家長對着幹。

美國心理學家華生曾做過一個“小阿爾伯特實驗”,他在醫院挑選了一個8個多月大的嬰兒阿爾伯特作為實驗對象,他準備了小白鼠、兔子等小動物放在孩子身邊,孩子看到小動物後完全沒有恐懼情緒。

兩個月後,華生開始了實驗,他将小白鼠放到阿爾伯特身邊,阿爾伯特立刻被吸引,伸出手去觸摸,可第二次摸小白鼠時,華生卻在旁邊敲響了鐵棒,阿爾伯特被吓得哇哇大哭,随後幾次,阿爾伯特想伸手摸小白鼠時,華生都會敲擊鐵棒,于是阿爾伯特對小白鼠産生了恐懼,下意識地回避小白鼠。

麻煩你兒子掃大街的時候注意點,别打翻我兒子放在路邊的碗!

孩子不愛寫作業,應該怎麼辦?

1、下策:打罵吼

父母的吼罵就像是巨響,會吓到孩子,讓孩子對這作業這件事感到恐懼和厭惡,作為家長,要避免對孩子大吼大叫。

2、中策:讓孩子體驗生活的苦

孩子不愛寫作業,有家長就讓孩子去體驗生活的苦,讓孩子去撿垃圾,去搬磚,去地裡幹活,嘗到苦頭後孩子就會努力學習,但這種方法隻是一時有效,過段時間孩子就會将這份苦忘在腦後。

3、上策:培養孩子自驅力

首先,家長要幫助孩子分解目标。讓孩子學會把一件事拆分為多個容易達成的小目标,嘗到甜頭後孩子就會更有動力,更有成就感和自豪感。

其次,堅定孩子的信念。幫助孩子樹立屬于自己的信念,例如:想成為什麼樣的人,考哪所大學,長大想從事什麼職業。有了堅定的信念,孩子遇到困難也會更容易堅持下去。

孩子不寫作業,作為家長要保持一顆平和的心态,寫不寫得好作業,并不能決定孩子未來成為什麼樣的人。家長要有耐心,要引導幫助孩子。

孩子不寫作業,你會怎麼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