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又見江南柳色新,柳樹為何被詩人們點贊了幾千年?

近日,當我背着裝備走進衡陽縣渣江鎮彭玉麟故居時,看到附近一道水渠由西向南舒展,水渠兩岸長着兩排柳樹。我喜歡柳樹,因為柳樹是報春樹,是春天的信使。

又見江南柳色新,柳樹為何被詩人們點贊了幾千年?

岸邊垂柳。圖/花灘河邊

春雪過後天氣漸暖,一場春雨就喚醒了沉睡一冬的柳樹,細細長長的枝條上泛出一層新綠。看着棵棵可愛的柳樹,在春風吹拂下柳枝飄揚着,和着渠水的倒影,滿渠都流動着綠的光彩、春的氣息。

又見江南柳色新,柳樹為何被詩人們點贊了幾千年?

兒童在柳樹下遊玩。圖/花灘河邊

柳葉兒和着春風翩翩起舞,快活得像調皮的孩子,在蕩秋千,在捉迷藏,在活蹦亂跳,在歌唱春天。

又見江南柳色新,柳樹為何被詩人們點贊了幾千年?

市民在玩柳枝。圖/花灘河邊

楊柳,一種植物,指柳樹,出自中國古詩詞。最早出自《詩經》:“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兮,雨雪霏霏。”楊柳最早就是柳樹的意思,因為一到春天,柳樹就會飛絮,很容易引起古人的傷感。

又見江南柳色新,柳樹為何被詩人們點贊了幾千年?

河邊楊柳。圖/花灘河邊

又見江南柳色新,柳樹為何被詩人們點贊了幾千年?

垂下的楊柳正在發芽。圖/花灘河邊

在大陸古代詩詞中,“楊柳”是一個情思纏綿的常見意象,含有這一意象的名篇佳句數不勝數、俯拾即是。如唐代賀知章《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縧。”、唐代王維《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宋代志南《古木陰中系短篷》:“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清代高鼎《村居》:“草長莺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等等。

又見江南柳色新,柳樹為何被詩人們點贊了幾千年?

綠意盎然的柳芽。圖/花灘河邊

為什麼詩人這麼喜歡寫柳樹呢?因為“柳”“留”二字諧音,經常暗喻離别,“柳”多種于檐前屋後,常作故鄉的象征,“柳”絮飄忽不定,常作遣愁的憑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