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胎兒有記憶嗎?孩子有回憶嗎?有關孩子記憶能力的發育,父母須知

我們都知道,上學後,孩子的記憶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響着孩子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既然孩子的記憶能力如此重要,那麼,孩子的記憶是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呢?又是如何發展的呢?對于促進孩子記憶能力的發育,我們又能做些什麼呢?關于孩子的記憶,我們有無數個問題,下面我們一起來聊聊關于孩子記憶發育的那些事。

胎兒有記憶嗎?孩子有回憶嗎?有關孩子記憶能力的發育,父母須知

胎兒時期的記憶

胎兒有沒有記憶呢?答案是有。那麼,胎兒有哪些記憶呢?

在聊胎兒記憶之前,首先,我們來了解與寶寶記憶相關的大腦部件:

*内隐記憶,比如習慣化和條件反射,與脊髓和腦幹等低級腦區相關;

*部分内隐記憶和所有外顯記憶,依賴大腦皮層和海馬體;

在出生前,胎兒脊腦和腦幹的反射回路,就已經完善,胎兒時期在子宮裡的一些基礎的運動模式比如反複踢腿的運動模式以及一些感覺回報,就會大腦神經系統的深處留下印記。

胎兒有記憶嗎?孩子有回憶嗎?有關孩子記憶能力的發育,父母須知

胎兒又是通過什麼方式來形成記憶或者說存儲資訊的呢?

一是習慣化。有研究表明,胎兒開始有聽覺時,也就是在胎兒的23周--29周這段時間内,胎兒剛開始聽到媽媽肚子某處傳來的巨響,會由于驚恐并大力伸展自己的四肢,但随着刺激的重複出現,這種反應就會消失,這就可以解釋為何胎兒對媽媽的心跳巨響或肚子中傳來的其他巨響習以為常,不然胎兒該每天生活在驚恐中,又如何安靜發育?

第二,是經典條件反射。有研究者曾做過實驗,就是給孕婦聽某段固定的音樂,并讓孕婦們在聽到音樂時有意識放松自己。

随着反複嘗試的進行,研究者觀察發現,後來,隻要一聽到這段音樂,胎兒就會更活躍更放松,活動更頻繁。

也是以,胎兒在出生後,仍對胎兒受到過的強烈刺激有反應。

那麼胎兒的記憶在出生後,能保留多久呢?胎兒的記憶,一般在保留在出生後的數周内,并影響他們生命最初幾個月的智力發育和認知模式。

胎兒有記憶嗎?孩子有回憶嗎?有關孩子記憶能力的發育,父母須知

0-6月齡記憶發育

條件反射和習慣化

嬰兒出生後,依然可以通過條件發射和習慣化來學習或者說存儲記憶。

比較典型的就是,嬰兒會把媽媽和母乳聯系起來。嬰兒通過吮吸喝到母乳,多次重複之後,隻要把他放到媽媽的懷裡,他就開始吮吸起來。

此外,細心的父母,應該會發現,如果讓嬰兒操作某種玩具,若他發現玩具會發出聲響、光亮,他會十分驚喜;重複多次之後,下一次隔一段時間,再拿出這個玩具 給他玩,他就會重複同樣的動作,讓玩具發出聲響、光亮。

這些都是嬰兒出生初期,用條件反射和習慣化存儲記憶的典型表現。

胎兒有記憶嗎?孩子有回憶嗎?有關孩子記憶能力的發育,父母須知

再認記憶與對新鮮事物的偏好

如果把新玩具和舊玩具同時給嬰兒,就會發現嬰兒很容易被新玩具吸引。

而平時爸爸媽媽會發現,如果把嬰兒帶出室外,他就會很開心,或者比較容易安靜下來,這是因為他們被周圍新奇的環境吸引了。

千萬别小看這些表現,嬰兒對新事物的偏好,是建立在記憶的基礎上的。因為嬰兒隻有記住了舊東西的特征,才能分辨什麼是新的。

再認是依靠完全相同的刺激,才能再現的過程。月齡越大,孩子的再認記憶越長。

有科學實驗表明,嬰兒早期的再認記憶能力的強弱,與孩子未來的智商高低相關,2-8月齡時,越偏愛新奇事物的寶寶,2-8歲時智商測試得分越高。

胎兒有記憶嗎?孩子有回憶嗎?有關孩子記憶能力的發育,父母須知

8月齡回憶出現

雖然6個月前的嬰兒擁有再認記憶,但他們還不具備在毫無提示下記住東西的能力,這種能力叫“回憶”。

直到嬰兒8個月大時,大腦海馬體的神經元細胞進一步發育完善,而額葉與短期記憶、長期有意記憶有關的活動也開始真正出現,開始可以對過去發生的事件清晰回憶。

回憶與再認不同,再認需要重複再現之前的刺激或情景,比如曾經的事物、同樣的經曆,讓孩子感受,辨認出之前受到過的同樣刺激;而回憶無需再認記憶時所需的相同條件的刺激。回憶的出現,是記憶發育的關鍵時期。

比如8個月大的寶寶,喜歡玩“找藏玩具”的遊戲,有分離焦慮的表現,都是孩子具有回憶能力的典型表現。

胎兒有記憶嗎?孩子有回憶嗎?有關孩子記憶能力的發育,父母須知

2歲開始,口頭回憶開始

一般孩子從2歲左右,就開始會說話。從孩子會說話開始,他們終于可以口頭說出自己能記得哪些事情了,這标志着“口頭回憶”的出現,口頭回憶在孩子的記憶能力發育中具有關鍵性意義。

孩子的口頭回憶能力,會随着語言能力的提升而發育提升。随着表達能力和叙述能力越來越好,他們可以用口頭語言越來越詳細清晰地說出自己記憶中的事情,邏輯越來越清晰,細節越來越豐富。

4歲左右的孩子,就具備分類、命名記憶政策,記憶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因而,細心的家長會發現,對于同一件事的記憶,相對于2-3歲的孩子,4-6歲的孩子更能清晰地描述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這與他們的叙述能力提升有關。

因為相對于2-3歲,4-6歲更可能将自己看到的資訊分門别類存儲起來,比如按照地點、時間、事情的起因經過等等。

胎兒有記憶嗎?孩子有回憶嗎?有關孩子記憶能力的發育,父母須知

有意識訓練,助力寶寶記憶能力發展

孩子上學後,記憶能力的差别會逐漸顯現,有的孩子讀一篇文章讀幾遍下來就能背了,而有的孩子怎麼讀都很難流利背出來,這樣的差别就顯而易見。

但好在個體記憶能力的差異,除了40%受到先天因素的影響,剩下的都可以經過後天訓練加強,我們不必灰心。孩子的記憶技能是可以通過刻意練習提升的。

在孩子出生後前幾年的記憶發育關鍵期,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過一些技巧來幫孩子提升記憶能力。比如:

在日常生活中,在日常跟孩子聊天時,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孩子說出過去發生的事情,

帶孩子出去遊玩回家後,經常引導孩子複述在景區見到的所見所為,比如人、物、場景等

在跟孩子親子閱讀之後,可以引導孩子複述下書中的内容。

胎兒有記憶嗎?孩子有回憶嗎?有關孩子記憶能力的發育,父母須知

結語:了解了孩子記憶能力的發育曆程,可以讓我們在養育孩子過程中減少焦慮,更加有針對性幫助孩子提升他們的記憶能力。科學育兒無止境,讓我們不斷努力修煉吧。

我是@艾羊育兒記,一位職場媽媽,關注我,我們一起科學養娃更輕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