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獲悉,油畫《中國共産黨黨員——鐘南山》繼中國美術館永久收藏之後,馮少協接受邀請再次創作的同題作品,近日已由中國國家博物館永久收藏。同一主題的作品同時由中國兩個最頂尖的專業美術館收藏,這在中國美術史上實屬罕見。

馮少協以寫實油畫肖像見長。他擅長通過作品探索和揭示社會現實,通過細節繪制和展現人物的精神内涵。
巨幅油畫《中國共産黨黨員——鐘南山》是馮少協根據新聞畫面為靈感進行的再創作。
馮少協說,在抗疫時刻,在災難面前,鐘南山院士那種敢于擔當,勇于盡職的偉大精神感動了無數國人,也正是這種感動使他創作了這幅作品。
事實上,這件作品此前與中國國家博物館也有一段緣分:2020年,在國家博物館舉辦的《衆志成城一抗疫主題美術作品展》中,《中國共産黨黨員——鐘南山》被擺在展廳入口最顯眼的位置。
此後,中國美術館舉辦的《偉大征程、時代畫卷一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美術作品展》《美在科技館藏展》《美在耕耘館藏展》,湖北省委宣傳部舉辦的《百年芳華一美術經典中的百年黨史展》……該作品在多個展覽上亮相。
截至目前,他共創作了四幅同題作品,兩大兩小。其中兩幅尺幅寬2.3米,高1.8米,分别被中國美術館、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另兩幅尺幅寬0.9米,高0.7米,分别被鐘南山院士本人和上海藝術百代美術館收藏。
馮少協與鐘南山合影
中國國家博物館原副館長陳履生表示,馮少協以中國傳統繪畫“以形寫神”的方法,精心刻畫了鐘南山的内心世界,這裡面既有他的堅毅果敢,也有他的無畏奉獻,還有他的愛和憐憫,更有他對國家和人民的責任。
“我很早之前就已經關注到這幅作品,”鐘南山院士說,看到這幅畫,他的思緒也回到了當年武漢的抗疫現場,當時疫情十分嚴峻,自己的心情也十分焦急,“這幅作品将我畫得比較憔悴,卻如實反映了當時的情形”。
如中國美協副主席、廣東美協主席、廣州美術學院院長李勁堃所說,它之是以打動人心,與畫作為我們生動展現了一位在危難之際挺身而出的英雄人物有關,更與作品在情感诠釋上具有直擊觀衆靈魂的力量有關,“那從堅毅的眼神中流出的那滴眼淚,進一步深化了主題”。
山東畫院院長孔維克說,無論是額頭花白的頭發,還是飽含淚水的眼眶、焦灼而堅毅的眼神,抑或帶有滄桑印記的脖子,大量的細節深入刻畫出鐘院士全力奮戰、“疫”無反顧的精神特征,對國家和人民忠誠擔當的大愛情懷。
廣州美術學院藝術與人文學院院長、教授胡斌認為,這不隻是一個個體的肖像,而是以之呈現黨和人群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一座群體的“豐碑”。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李巧蓉
圖檔來源:受訪者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 李亞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