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俄烏沖突緻車企困境,金屬價格上漲,德國車企考慮将産能轉至中國

受俄烏沖突的影響,大量企業也飽受困境,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減産,其中車企就是其中的一個行業。許多車企為了應對晶片短缺的問題,已經開始減少非必要部件的裝備。除了相應的供給受到影響之外,車企對外輸出的産能也成為一個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為了避免産能受到沖擊,德國車企巨頭做了一個決定。

俄烏沖突緻車企困境,金屬價格上漲,德國車企考慮将産能轉至中國

受西方國家制裁的影響,許多金屬的價格也不斷上漲,晶片供應緊張,許多汽車行業的發展也大受影響。在當今形勢的發展情況下,許多企業的增長将會在今年大受影響,考慮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車企巨頭大衆決定将産能優先轉移到中國來發展。此前大衆公布了2021年的業績,車輛的出貨量已經曆年來最低的一次,僅僅售出了890萬輛,但是營業利潤卻翻了一番,且亞太地區的銷量也有所下滑。

俄烏沖突緻車企困境,金屬價格上漲,德國車企考慮将産能轉至中國

據悉,大衆采購的線束一般是從烏克蘭進口,但是受俄烏沖突的影響,極大地影響到了線束的進口,不僅如此供應鍊也大受阻撓,且由于俄羅斯領空關閉,亞歐航線開始變得擁堵,貨物運輸也一度中斷,鎳、钯、線束等制造汽車的關鍵材料都出現短缺或是暴漲,這已經在源頭上極大地影響到了汽車的銷量。在德國多地的工廠被迫停工或者減産,如果其他國家或者供貨地區不能及時将烏克蘭供應零部件的空位補齊,那麼大衆就不得不提前修改今年的業務預測。

俄烏沖突緻車企困境,金屬價格上漲,德國車企考慮将産能轉至中國

除此之外,俄烏沖突已經讓全球油價高漲,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人們想要購買汽車的欲望,許多人會暫緩購買計劃。如果物價和油價依然持續上漲,想要穩定今年的産量和銷量,大衆就将目光放到了中國。大陸國内有許多線束廠商能夠始終保持穩定的産量和供給,可以有效地緩解大衆汽車而造成的零件短缺。且大衆在安徽的工廠将會在2023年開始生産,到時電動汽車将會被大量生産,大陸的新能源汽車行業也會刺激增長,這對于大陸發展新能源行業也是一個很好的推動力。

俄烏沖突緻車企困境,金屬價格上漲,德國車企考慮将産能轉至中國

對此外媒也表示,在車企放棄俄羅斯市場的同時也意味着中國車企可以獲得更多的市場佔有率。事實上,在全球貿易化普及的時代,俄烏沖突所帶來的影響是無人能避免的,許多企業都将被牽連其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