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是神器還是雞肋?體驗了石頭掃拖機器人T8,終于搞明白了

有這樣一個觀點:科技進步的原因是源于人類的懶惰。走路太累,人們發明了輪子,接着是汽車;夏天太熱,不想扇扇子,電風扇、空調是以誕生;懶得打掃家庭,于是吸塵器被發明了出來。雖然這樣的觀點我不敢苟同,但對于一些像我這樣的“懶人”來說,科技的進步的确極大提升了生活幸福感,尤其是在我使用了石頭最新推出的掃拖機器人T8之後。

是神器還是雞肋?體驗了石頭掃拖機器人T8,終于搞明白了

産品設計

作為國内最知名的智能硬體廠商之一,相信很多使用者對于石頭科技的掃拖機器人産品并不陌生,石頭掃拖機器人T8便是它旗下最新的機型。在設計上,T8延續了石頭掃拖機器人家族經典的扁平圓柱體外觀,整機為純白色。該機高96.5mm,直徑約為350mm,可輕松穿行于沙發、床的底部。

是神器還是雞肋?體驗了石頭掃拖機器人T8,終于搞明白了
是神器還是雞肋?體驗了石頭掃拖機器人T8,終于搞明白了

T8機身頂部前端為局部清掃/童鎖按鍵、清掃/開關機按鍵以及回充按鍵。更少的按鍵便于家中不同年齡段使用者的使用,學習成本低極易上手。按鍵後方凸起的部分,內建有該機的雷射測距傳感器、雷射頭壓力傳感器。

是神器還是雞肋?體驗了石頭掃拖機器人T8,終于搞明白了

在T8的前端,石頭科技細心地加入了軟質防撞條,避免機器人打掃過程中對家具造成損傷。

是神器還是雞肋?體驗了石頭掃拖機器人T8,終于搞明白了

T8的底部,整體設計與石頭掃拖機器人T7S相似。其中,能夠看到均勻分布在前端的4枚懸崖傳感器、一顆萬向輪以及一枚單邊刷;中部是該機的吸塵口與TPU膠刷,吸塵口兩側是主輪;尾部則用于安裝T8的拖布支架。

是神器還是雞肋?體驗了石頭掃拖機器人T8,終于搞明白了

該機的軟質膠刷為可拆卸設計,支援清水洗滌。相較傳統的毛刷,這款軟質膠刷能夠更有效的防止毛發纏繞,同時也可以更緊密的貼合地闆表面,達到更徹底的清潔效果。更值得一提的是,T8的整個膠刷模組實作了全向浮動,内部的四連杆結構更好的适應了不同材質地面(瓷磚、木地闆、地毯)。

是神器還是雞肋?體驗了石頭掃拖機器人T8,終于搞明白了

掀開蓋闆,可以看到機身内部的二合一塵盒水箱,塵盒水箱上方是T8的WiFi訓示燈和系統重置鍵。

是神器還是雞肋?體驗了石頭掃拖機器人T8,終于搞明白了
是神器還是雞肋?體驗了石頭掃拖機器人T8,終于搞明白了

不同于上一代産品,T8對塵盒、水箱進行了整合。清理塵盒的同時即可對水箱進行加水,使用上更加的便捷。該機的塵盒容量為470ml,水箱容量為350ml,可輕松駕馭300平方米大戶型。

集塵主機

是神器還是雞肋?體驗了石頭掃拖機器人T8,終于搞明白了

我使用的為T8智能集塵版,是以随機配有專用集塵主機。相較T7S的集塵主機,該機的集塵主機苗條了一圈,尺寸縮減到了442×306×425mm。

是神器還是雞肋?體驗了石頭掃拖機器人T8,終于搞明白了
是神器還是雞肋?體驗了石頭掃拖機器人T8,終于搞明白了

考慮到過敏人群,該機的集塵主機取消了上一代産品所使用的透明集塵桶,内部轉用E12級過濾塵袋。集塵桶配套塵袋均為一次性設計,使用卡槽固定在集塵桶中。集塵桶内部擁有進塵口檔門以及濾網,即使有灰塵掉落也不會進入風機。

是神器還是雞肋?體驗了石頭掃拖機器人T8,終于搞明白了

集塵主機底座上擁有充電彈片,用于T8的充電。底座中部是集塵口,用于收集T8塵盒中的垃圾。官方資料顯示,T8集塵主機的吸力高達27000Pa,能夠在塵盒内形成雙維“小旋風”,更徹底的清理塵盒死角,實作高達95%的集塵效率。

是神器還是雞肋?體驗了石頭掃拖機器人T8,終于搞明白了
是神器還是雞肋?體驗了石頭掃拖機器人T8,終于搞明白了

此次T8集塵主機配套的塵袋采用了“雙層預分離防粘層+雙層微米級過濾熔噴層+抗菌防黴層”的“4+1”複合材質,對過敏人群極其友好。該塵袋不僅可以高效過濾灰塵、粉塵,更具備長效抑菌效果。這款塵袋的容量為2.5L,按照正常家庭使用頻率計算,60天取抛一次即可。細節上,塵袋取下時會自動封口,全程不髒手,不接觸灰塵,随機額外附贈塵袋一個。

功能體驗

具體到實際體驗中,相信T8的清潔能力也絕對不會令你失望。由于采用了二合一塵盒水箱,T8内部的結構得到了全面的更新。此次該機的吸力達到了驚人的4200Pa,上一代産品為2500Pa。同時,T8的風道更短,進風面積增加到之前的5倍。一系列内部的優化加上全向浮動膠刷模組,讓該機可以輕松駕馭不同材質的地面,高效完成紙屑、大米、咖啡粉末等常見家庭垃圾的打掃。即使是地闆縫隙間的灰塵碎屑,都不在話下。

憑借機身上多種傳感器,T8能夠精準識别不同的地形,譬如樓梯懸崖。遇到附近有懸空的打掃場景,該機能夠巧妙地規避。

T8的主輪最高支援2cm的障礙物翻越,可輕松跨過門檻,也可以輕松翻越地毯,進一步提升了打掃場景。

此外,T8的邊刷支援最新的智能動态調速設計。清掃牆邊角落時,該機的邊刷會以更高轉速旋轉,将灰塵毛絮掃出;正常行進中,T8的邊刷會減速,避免将垃圾打飛。

除了看得見的硬體上的提升,T8還使用了石頭科技自家最新的RR mason 9.0算法。這套算法配合上T8的LDS雷射雷達,保證了該機無論白天還是夜晚都能夠實作高效避障。如圖所示,打掃過程中T8輕松避開了沙發腳。如果是打掃途中前方突然出現障礙物,T8依舊可以快速躲避。

面對障礙物較多的場景,譬如餐桌下方,通過LDS、超音波雷達等裝置對周圍事物的掃描,RR mason 9.0會智能計算地形,規劃出合理的行進路線,讓T8脫困能力顯著提升。

是神器還是雞肋?體驗了石頭掃拖機器人T8,終于搞明白了

與T8一同到來的,還有更人性化、功能更豐富的Roborock APP。與此前掃拖機器人的管理界面不同,T8的應用首頁新增“快捷指令”。你可以根據自己的使用習慣,生成“全屋打掃”、“飯後清潔”等指令。以“飯後清潔”指令為例,進入指令編輯,可自定義機器人的啟動時間、啟動頻率。在任務設定中,則能夠選取需要打掃的廚房的位置,并設定機器人的清掃吸力、拖地水量等參數。此外,你還能夠選取餐桌的位置,與廚房一同打掃。

是神器還是雞肋?體驗了石頭掃拖機器人T8,終于搞明白了

當T8将家中完整清掃一遍後,進入機器人管理界面,你可以看到家中的2D地圖。 而RR mason 9.0算法還能繪制出一張3D地圖。其在保留2D地圖元素的基礎上,提供了更直接的視覺體驗,讓你可以更直覺地進行禁區、虛拟牆的設定。

是神器還是雞肋?體驗了石頭掃拖機器人T8,終于搞明白了

不僅如此,在地圖設定中,使用者的可操作空間也更高。除了正常的禁區、虛拟牆的設定,使用者更能夠在地圖中編輯不同房間的名稱(主卧、客卧、廚房、餐廳等)、擺放家具(雙人床、單人床、多人沙發、單人沙發、電視櫃等)、設定不同房間的地面材質(瓷磚、地闆、預設)。設定完畢後,RR mason 9.0會自動根據房間/家具的類型、地面材質的種類智能規劃出打掃循序和程式。比如T8會率先打掃主卧、客卧等房間,在打掃主卧時使用安靜吸力+小水量,而在打掃走廊時使用強力吸力+中水量。

是神器還是雞肋?體驗了石頭掃拖機器人T8,終于搞明白了
是神器還是雞肋?體驗了石頭掃拖機器人T8,終于搞明白了

其它功能方面,T8支援豐富的機器人語音、地毯增壓模式、童鎖以及集塵模式。該機也具備指哪到哪、遙控功能,還會及時通知使用者耗材情況。

總結:

總的來看,石頭掃拖機器人T8是又一款出色的産品。其擁有精緻的外觀、4200Pa超大吸力、60天取抛一次的塵袋,而全新的RR mason 9.0,更讓它補足了傳統掃地拖器人算法上的不足,變得更加智能。加之2999元(套裝)的售價,筆者相信這樣一款全能的産品會再次為石頭科技圈粉不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