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論是原著,還是劇版,都出現了盛淑蘭和離這一名場面。
相比于劇版加大了盛明蘭的主角光環,搞出了兩個待字閨中的千金大小姐跑到那種地方取籍契,為盛淑蘭和離兩肋插刀,我更喜歡原著。在原著裡,盛明蘭隻是一個見證者,真正為盛淑蘭出謀劃策的是她的家長。
這更符合實際情況,本來,在那個年代,大家閨秀出去抛頭露面就不符合常理,盛淑蘭有父母,有兄弟,這些人都不是吃素的,可以為其主持公道,輪不到盛明蘭這個小堂妹想辦法。
提到盛淑蘭和離這件事情,就不得不提一個人,那就是盛淑蘭的祖母盛大老太太了。跟盛明蘭祖母盛老太太一樣,盛大老太太也是一個足智多謀的老人。
01.婆婆惡毒,丈夫好色無德,那位奇女子心狠手辣,盛淑蘭再不離開,就是死路一條;
寵妾滅妻,是盛家的一股歪風,但不是從盛紘開始的。實際上,盛紘的伯父和盛紘的父親都幹了這種事情,也為此坑慘了盛家。
盛紘的父親年少有為,成為探花郎,又得到了勇毅侯獨女盛老太太的青睐,正是前途不可限量的時候,卻寵妾滅妻,導緻夫妻離心,還害死了盛老太太唯一的兒子,自己也感染了風寒,年紀輕輕就沒了。要是盛老太太選擇了留下,精心撫養庶子盛紘成人讀書,盛家這一支就敗亡了。
盛紘的大伯也就是盛大老太爺也寵妾滅妻,迷上了一個煙塵女子,為了她想要休了自己的賢妻,導緻自己的女兒活活被拖死了。
“兒媳婦呀,你是沒經過我那會兒,全家上下都叫那賤人把持了,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我那大姐兒,不過一場風寒,一劑藥便能救了命的,卻生生被磨死了!我這才狠下心,帶着你男人和纭丫頭躲到鄉下去,幸你二嬸子幫把手,攔着不讓你公公寫休書。我們母子三人在鄉下什麼苦都吃了,好容易才熬出頭……”
失去愛女之後,盛大老太太不得不帶着兒女躲到了鄉下,幸好她得到了盛老太太的幫助,加上賢名在外,才逃脫了被休的命運。
而盛大老太爺呢?為了那個女人,居然荒唐到了把祖宅都賣了的地步。他死了之後,那個女人卷了錢跑了。
大老太太慘然道:“幾十年前,我們盛家門裡也進過一個風塵女子,那之後的事兒各位叔伯兄弟也都是知道的,我那大丫頭紅兒沒的時候還不足十歲!維兒他爹為那女子鬧得傾家蕩産,連這祖宅——”大老太太指着頭上屋頂,“竟也賣了!”
盛大老太太一個女人,帶着兒女拼命打拼,才重振了家業,贖回了祖宅,有了如今的宥陽盛家,可見其有多麼勵志。
經曆了如此失敗的婚姻,盛大老太太十分明白,擁有一個痛苦的婚姻,對女人來說,是什麼感覺,那簡直是生活在地獄裡。
盛淑蘭與孫志高的婚姻,早已無可救藥,她不僅遇到了渣男,還遇到了惡婆婆,還有一個心狠手辣、會算計人的女子虎視眈眈。
盛老太太更明白,那些所謂的奇女子是多麼有手段,是多麼心狠手辣,根本不是自己孫女可以抗衡的。
是以,盛大老太太見了那個女子,就宛如看到了當初的自己,為了不讓自己的孫女重蹈自己的覆轍,下定決心讓孫女離開苦海。
02.她之是以選擇留一半嫁妝,是因為破财免災,為了盡可能保住孫女;
為了拯救孫女盛淑蘭,盛大老太太走了四步。
第一,勸說了盛淑蘭的父母,統一全家人的意見。
盛淑蘭的母親李氏雖然心疼女兒,但是擔心大女兒婚姻破碎,會影響到小女兒盛品蘭的婚姻,畢竟,在那個年代,大家族裡的姑娘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盛品蘭和盛明蘭去偷聽,得知了母親的顧慮,跑了出來,明确告訴母親,如果自己的幸福要靠犧牲姐姐去換取,她甯可不嫁人。
然後品蘭似乎被打了一巴掌,但她鐵骨铮铮,一聲未哭,撲通一聲跪下了,然後大聲表白:“人的命,天注定,若女兒有福分,便是姐姐和離了也無妨,若是叫姐姐過着苦日子,我便是當神仙也無趣!”然後連連磕頭懇求李氏。
最終,李氏下定決心,讓女兒和離,全家人統一意見,開始策劃。
第二,驗證,拿回屬于盛家的财産,占據上風。
在原著裡,的确有去取那個奇女子藉契這件事情,不過,不是盛明蘭和盛品蘭,而是盛淑蘭的父母。這份藉契,也成為了逼迫孫志高就範的關鍵證據。
同時,盛大老太太讓盛淑蘭的陪嫁媽媽将盛淑蘭的嫁妝全部取回。
大老太太謀劃了這麼久,自然事事周到,孫氏母子前腳出門,留在孫家的人手就立刻動手,粗壯雜役擋住門口,管事婆子迅速整理,打包箱籠,點齊人馬,把淑蘭嫁過去的一切連人帶東西都帶回了盛家。
第三,剛柔并濟,既要堅持底線,又要打感情牌。
孫志高母子鬧上門來,要求盛淑蘭接納那個女子進門,否則就要休妻。為了此事,盛家來了不少人,有孫家的人,也有其他人。
對此,先是盛淑蘭的母親李氏唱白臉,态度強硬,把孫志高幹的壞事全部抖了出來,堅持要求與孫志高和離。
“什麼不賢不孝?你們黑了心肝的也說得出口?你要孝順繁衍子嗣,我閨女也沒攔着,我家雖是做買賣的,可也知道何為婦道孝道?人道進門七年無處方為過,可我閨女成親不到半年就給你納小的了,這樣你還說她‘妒忌’?她進門三年,一個月中倒有二十多天是睡在你老娘屋裡的,端茶遞水,伺候飲食,下竈上房,三更睡五更起,打罵沒有半句還口的,這還不賢惠?”
“不用思量了,你孫大才子我們高攀不起,不過不能休妻,隻能和離,一應陪嫁全部取回!”
孫志高囔囔着男人休妻天經地義,李氏阻攔不住,這個時候,那張藉契就登場了,李氏以孫志高前程作為要挾,讓孫志高陷入了被動。
接着,盛大老太太登場了,負責唱紅臉。
盛大老太太以自己的遭遇說事情,告訴衆人,她發下毒誓,絕不會允許自己的子孫與煙塵女子為伍。
大老太太立直身子,決然道:“贖回這祖屋那一天,老婆子我對着老天立誓,族中其他人我管不着,可凡我這一支的,無論男丁女眷,絕不與娼門女子來往!若違此誓,老婆子我不得好死,死後墜入十八層地獄,叫牛頭馬面拔舌頭下油鍋!”
聽了大老太太的話,衆人也了解那段曆史,明白了盛家這麼做的原因,一時間,再無人幫着孫志高說好話。
第四步,盛大老太太給出了方案,以一半嫁妝為誘餌,讓孫志高最終同意,與盛淑蘭和離,一拍兩散。
初看原著的時候,我并不懂,明明是孫志高太渣,盛大老太太為何還要留一半嫁妝給他?讓他占這麼大的便宜?
讀了幾遍之後,我才明白,盛大老太太之是以這麼做,是因為想要破财免災,避免孫志高狗急跳牆。
如果孫志高撈不到一點兒好處,以他們母子的人品,很有可能咬着盛淑蘭不肯松手,要麼不讓盛淑蘭離開,要麼非要休妻不可。無論是哪種結局,盛淑蘭都是死路一條。在那個年代,女人一旦被休,整個家族都會有麻煩,自己更無法做人。
盛家是商賈之家,錢不缺,是以,對盛家來說,破财免災、保住女兒和自己是最好的選擇。至于孫志高,以他的作風,拿到再多的錢,也守不住。
03.桃樹不結果,那八成是土地不好,換塊地就可以了。
在原著裡,盛明蘭有一段話,是關于二婚最好的解釋:“……桃樹好好的,要是結不出桃子,定是那土地不好,換個地方種種就是了,重新培土施肥澆水,總能成的,除非桃樹死了,不然還得接着種呀……”
就像盛淑蘭,是一個好姑娘,之是以過得不幸福,是因為嫁錯了人,是以,她可以換個地方。
盛淑蘭和離之後,遇到了一個忠厚老實的莊稼漢子,再婚之後生了兩對雙胞胎,過得十分幸福,而孫志高敗完了盛淑蘭的那一半嫁妝,很快就落魄了,不得不娶了一個寡婦,跟母親一起被老婆欺負。
桃樹不結果,那八成是土地不好,換塊地就可以了,沒必要在一個不值得的人身上吊死。
END.
今日話題:你認為盛大老太太為什麼留一半嫁妝給孫志高?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