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熱播劇《人世間》,終于迎來了大結局。
苦了大半輩子的周家人,總算是徹底走出了破爛不堪的“光字片”,過上了幸福美滿的好日子。
曆經人世間的跌宕起伏後,劇中每個人的命運就此塵埃落定。
雖然劇中人物的經曆各不相同,但他們每一個選擇的背後,折射出的人性真相,傳遞着的職場道理,值得我們細細體味,深思學習。

劇中,周家的三個孩子,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軌迹。
老大周秉義聰明,勤奮,從小到大都是學霸,恢複聯考後,考上北大哲學系,後來從政,一直做到市委書記。
老二周蓉,漂亮,好學,走到哪都是别人眼中的焦點,考上北大中文系,後來成為教書育人,受人尊重的大學教授。
而老三周秉昆,隻有國中學曆,做勞工,開飯店,當司機……一直到處奔波。
在學曆、社會地位的巨大差距下,周秉昆活成了周家的“透明人”。雖然他才是為大家庭付出最多的那個人,但一直活在哥姐光環的陰影下。
即便後來他辭掉了醬油廠的工作,拿到出版社的編制,成了飯店的“昆總”,趁着改革開放的春風,成了第一批先富起來的人,但他内心最渴望的,也隻是得到父親的鼓勵和認可。
或許我們大多數人,可能都無法成為像周秉義一樣的“大人物”,但我們可以成為善良、樸實、努力的“周秉昆”。
雖然平凡,但依然是家人堅強的依靠,朋友堅實的臂膀,上司省心的下屬,同僚靠譜的隊友,在普通的崗位上,發揮自己的光和熱。
因為,我們所有的努力、堅持和奮鬥都有意義。
在時代的浪潮中,也許每個人都是微不足道的小浪花,但我們依然要向陽而生,才能為自己支撐起結實的一方煙火。
最後,願我們每個人,踏過千重浪,還是少年的模樣,像種子一樣,一生向陽,在理想的土壤,随萬物生長。
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