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了解一個人,難在放下你自己

文:閑時翻書君

了解一個人,難在放下你自己

月亮不隻一個,而是許多個。每種文化各有它們的月亮。是以,為了試圖了解前人觀點中的月亮,我們必須試着摒除已知的所有月球知識。

——貝恩德布倫納

當我們談“了解”時,了解意味着什麼?了解一個人為什麼會如此困難重重?

了解一篇文章并不困難,因為文字可以一覽無餘,無論作者在文字背後潛藏了什麼情緒,落實到文字本身,排版成形之後,就不會再有變化。

說了解困難,難在了解一個人。

人的情緒是變化的,人的内心也不對外敞開,在這樣的情況下,沒有人有把握說了解另一個人,哪怕是對他(她)最親密的人也是如此。

了解一個人,難在放下你自己

貝恩德寫的句子,讓我想到了了解一個人還有一層困難。

這個困難與其說因為他人的諱莫如深,倒不如說是由我們自己的偏見造成的。

這個偏見非常非常深刻,它是由我們受到的教育、文化、知識影響造成的,當一個人形成某種固有的觀念時,要他(她)再去了解另一個人,就很困難。

這個困難在于:如何放下自己的觀念。

每個人都有自己固執的地方,因為這種相對不變的認知,人和人才會有所不同。

如何要一個人放下自己的價值觀念去了解另一個人?這就好比讓獅子去想象魚兒在水裡暢遊的感覺。

了解一個人,難在放下你自己

但我們要說,這個世界上的确有人願意為此付出努力,嘗試放下自己的價值體系,去了解另一個人的世界。

這種了解或是出于職業需要,比如:談判專家和心理醫生;或是出于愛的需要,比如:父母關心孩子的身心成長。

盡管如此,人和人之間的了解,依然是困難重重的。

從這個了解之中,我們也可以再來探讨一下什麼是“愛”。

愛這個詞乍看之下是一種美好的感受,但實際去做時,我們會發現愛的行動意味着艱苦卓絕的行動。

其中有一點就是愛一個人,意味着想辦法去了解他(她),我們甚至可以這樣說:沒有了解,根本談不上愛。

了解一個人意味着全然忘我,這也正是愛的本質。

當我們談了解時,似乎在說一種偉大的人格品質,這種品質有當然好,沒有的話也不影響什麼。

但如果我們是在談“愛”呢?愛是可有可無的嗎?

值得思考。

——

讀書 情感 生活;

文字中有溫暖;

每日輕閱讀,歡迎點選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