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什麼樣的才算是優質蛋白質?

你有沒有聽過這樣的說法,說給孩子和養身體的病人要吃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最好是優質蛋白質。

蛋白質多的食物?那是雞蛋?那什麼算是優質蛋白質呢?感覺還是有點糊裡糊塗。

嘟媽今天就和大家科普這個知識點。

什麼樣的才算是優質蛋白質?

怎麼判斷是不是優質蛋白質?

雖然很多食物中都含有蛋白質,但不同食物中蛋白質的品質是有差别的。衡量蛋白質優劣的主要标準有兩個:

1、蛋白質中的氨基酸成分,包括是否含所有必需氨基酸,(成人需要蛋氨酸、賴氨酸、色氨酸、蘇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和異亮氨酸共8種。幼兒生長還需要組氨酸。)以及氨基酸的比例是否接近人體所需。

什麼樣的才算是優質蛋白質?

動物性蛋白包括肉類、雞蛋和牛奶大多屬于優質蛋白質,但是肉類的缺點是脂肪含量尤其是飽和脂肪酸含量也高。

一般谷類食物中賴氨酸偏低且生物使用率低,是以不是優質蛋白質。

2、蛋白質的可消化性。

可消化性最高(PDCAAS 0.9~1):動物蛋白(蛋、奶和肉類)、大豆蛋白、乳清蛋白粉。

可消化性中等(PDCAAS 0.5~0.9):其他豆類(72%~84%)、花生等堅果、根莖類蔬菜。

可消化性偏低(PDCAAS

什麼樣的才算是優質蛋白質?

如何合理安排蛋白質食物

1、成人蛋白質攝入量安排

一般來說,男、女成人蛋白質的攝入量為:

輕體力活動75克/日和60克/日;

中體力活動80克/日和70克/日;

重體力活動90克/日和80克/日。

2、在蛋白質食物選擇上,要發揮其互補作用

這樣可以提高蛋白質生理價值,如把不同種類的食物混合食用或交替食用。

注意動物性蛋白質、一般植物性蛋白質和大豆蛋白質進行的适當搭配與平衡,多食用魚、禽、蛋、瘦肉、奶及豆制品等蛋白質食物,保證富含8種必需氨基酸的優質蛋白質占1/3~1/2。

3、要合理加工和烹調食物,以提高蛋白質的消化吸收率和使用率。

例如,炒黃豆的蛋白質消化率為54%,發芽後炒制的消化吸收率為65%,豆漿的消化吸收率為85%,豆腐的消化吸收率可以高達90%以上。

4、科學的烹饪方法

要避免蛋白質食物烹制時間過長、溫度過高,特别是炸、烤、煎等方法使蛋白質更易受到破壞。

4、鼓勵多食用大豆蛋白。

大豆集蔬菜和主食于一體,且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大豆蛋白屬于優質蛋白。

大豆蛋白質含量高達35%~40%,消化吸收率超過95%,卻不含膽固醇。可以降低“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而不降低“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中醫還認為,大豆味甘,有和胃、調中、健脾、益氣的功效。

如何給孩子安排?

1、兒童每日吃一個雞蛋,家長要合理糾正孩子不吃蛋白或蛋黃的挑食行為。

2、除了乳糖不耐受的過敏兒童,建議其他兒童每日攝入300克左右即可,過多攝取并無更大功效,家長無需給孩子過多補充牛奶。

3、蝦中所含營養對兒童、産婦都有益,是成長期兒童不可擷取的營養因素,建議食用鮮蝦而非冰凍蝦、冰凍蝦仁。

4、雞肉有營養≠雞皮有同等營養;油炸等烹饪方式會降低雞肉食材所含營養,不建議經常食用。

5、瘦牛肉很好,但是兒童牛排不建議。

6、1歲以上的寶寶就可以吃羊肉了。但是羊肉不容易消化,建議不要過量食用。

7、像五花肉這類含有肥肉的肉質則應适度食用。有肥胖問題的孩子在減肥期間是可以适度吃瘦豬肉的。

8、豆豉、腐乳等發酵豆制品含鈉量過高,不建議給孩子吃。

9、一周有 2~3 餐吃魚,并且 1 餐以上為脂肪含量高的海魚即可。優選清蒸、水煮、入餡的烹饪方法。

— End —

歡迎留言讨論

别忘了文末【點贊】和【在看】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