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物盜賊”盧芹齋,娶15歲巴黎少女,隻為與34歲丈母娘交往

全文共1414字,閱讀實際約為3分鐘

前言:鴉片戰争期間,中國多少人淪為階下囚,任人宰割。實際上在那個時候,大清氣數已盡,那些眼明手快的精緻利己主義者已經開始尋找自己的出路。在國家動蕩的那個時代,經濟損失是必然,文化侵略也是必然的,而中國又是一個文化大國。上下五千年曆史,不免會讓人惦記,而在東西方文化碰撞的時代,中國的曆史文物也遭到了地毯式的掠奪。

“文物盜賊”盧芹齋,娶15歲巴黎少女,隻為與34歲丈母娘交往

在那個全民知識欠缺的年代,又加上國家的動蕩,政府對文物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對文物的保護更是欠缺,于是出現了很多,利用時代的動蕩,做起了販賣文物的買賣。在國家危難之際,大發國難财,來充實自己的酒囊飯袋。盧芹齋就是其中一位,不知廉恥的中飽私囊的人物,在他複雜的家庭觀念中,做着最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文物盜賊”盧芹齋,娶15歲巴黎少女,隻為與34歲丈母娘交往

盧芹齋1880年在中國浙江省出生,雙親身亡,他從小靠親戚的接濟生活。沒有父母的教育品行無法預料,更何況是在那樣一個年代,從出身角度考慮他也算是一個可憐人了。但之後他的行動卻是讓人無法原諒。為了錢,不惜喪失了自己的良知,放棄國家榮譽,滿足個人私欲。也是因為從小無父無母讓他心性敏感,不曾想因為這點反而更容易得到别人的賞識,因為他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也能在寄人籬下的時候依舊裝出一種奴才氣質。在之後,他進入了一戶姓張的人家做奴才,這張家是個大戶人家。很快盧芹齋收到了張大少爺的賞識。

“文物盜賊”盧芹齋,娶15歲巴黎少女,隻為與34歲丈母娘交往

在受到張少爺的青睐之後,随之而然的去了巴黎。當時的法國,是一個文化包容度很高的國家。在這種背景之下,更是學到了不少的技術。文化的熏陶,眼界的開闊,正如漫天飛舞的蒲公英在盧芹齋心裡烙下印記。他深信必須要努力學習這些知識,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他在鑒别文物這行業深紮穩打,在之後的不斷學習中,他的能力格外的提升,于是也提升了自己的身價。在之後國内叛亂嚴重分裂的時候,他卻選擇留在國外,“心思單純”的隻想賺點錢,又一次置國家安危于不顧。

“文物盜賊”盧芹齋,娶15歲巴黎少女,隻為與34歲丈母娘交往

在此後,他能力上的提升,讓他足以在鑒别文物這一行業站穩腳跟,但如此低微的出身注定會讓這個沒見過世面的人不會止步于此。他想要的是更多的錢财,社會地位。不僅僅是中飽私囊,而這時候他的能力與他的野心也相比對,于是在國外大發橫财。他又瞄準墓地方向,私下找人将唐朝墓穴中的文物運出國外,而這又成為了他原始積累的一部分。

“文物盜賊”盧芹齋,娶15歲巴黎少女,隻為與34歲丈母娘交往

在那個風雨缥缈的時代,總會有人喪心病狂的大發國難财,盧芹齋絕對是其中最過分的一個,不惜一切代價要掙錢的決心紮根在心中。時代不會放任不管,在他事業的高峰期,終究是落入他人之手。芹齋的感情更是令人大跌眼鏡。她與一位叫奧爾佳的女性墜入愛河,這個長他四歲的女人卻不比他好到哪裡去。也是靠着出賣肉體苟活于世。就好像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為了和奧爾佳長期生活在一起,互相陪伴在身邊,盧芹齋娶了他的女兒。

“文物盜賊”盧芹齋,娶15歲巴黎少女,隻為與34歲丈母娘交往

這個年僅15歲的女孩兒,小小年齡就要忍受這樣的屈辱,看着自己淫蕩的母親和自己的丈夫行苟且之事、卿卿我我、暧昧不已,卻無能為力。除此之外,瑪麗還為這個變态的丈夫生了四個女兒,在外人眼裡,這實在是荒唐不已,十分讓人心痛。可即使這樣,兩人也并沒有覺得羞愧,因為在這些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眼裡,金錢可以代表一切,可以包容一切虛僞、自私、與利益。

“文物盜賊”盧芹齋,娶15歲巴黎少女,隻為與34歲丈母娘交往

這個男人對外宣稱,自己沒有子女。這無疑又是對生命的漠視,放大了他的虛僞與自私。這樣一個利己的人,在那樣的一個時代中卻生活得比普通老百姓好一萬倍。墜入愛河的是奧爾佳,卻娶了她的女兒,并且還和她的女兒生了四個女兒,瑪麗的一生葬送在了盧芹齋的手上,不愛卻在傷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