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楊傳慶‖清代水西莊主人查禮及其《榕巢詞話》

查禮(1715—1783),原名為禮,又名學禮,字恂叔,号儉堂,又号榕巢、鐵橋。順天宛平(今北京)人,原籍浙江海甯。其父查日乾移津門業鹽緻富,于津西建水西莊。後其兄查為仁又加以修繕增擴,并在莊内廣置圖籍文物,接引天下名士,一時人文興盛,水西莊遂與揚州馬氏小玲珑山館、杭州趙氏小山堂并列為蜚聲南北之私人園林。查禮幼時敏于學,與兄查為仁、查為學讀書水西莊。時兄為仁與厲鹗、杭世駿、汪沆、萬光泰、陳儀等名流吟詩作賦,揮毫書畫,查禮濡染期間,年十五即有詩名。後屢試不第,納赀授戶部陝西司主事,曆官廣西慶元府理苗同知、太平府知府,四川甯遠府知府、川北道、松茂道、四川按察使、四川布政使,終湖南巡撫。查禮于西南邊遠之地從政數十載,為政勤勉,興修水利,廣施文治教化,頗有政績。又曾參與平定大小金川之戰事,卓有戰功。查禮平生著述宏富,政事之餘,喜為詩詞文章。又工書法,尤善畫梅,撰有《畫梅題記》,乃畫梅理論之指導性著述。性嗜古,好金石、書、畫,又有印癖。禮殁後,其子搜輯其詩文雜著,編成《銅鼓書堂遺稿》三十二卷,又為其拓《銅鼓書堂藏印》四冊。

楊傳慶‖清代水西莊主人查禮及其《榕巢詞話》

查禮少時即“以詩文鳴于時”。(《天津縣新志》卷二十一)所居水西莊風景清幽,水木秀美,有攬翠軒、枕溪廊、數帆台、藕香榭、花影庵、泊月舫、苔花館等勝景。查禮描寫水西莊之詩正如徐世昌所評“清新婉約,出自性靈”。(《晚晴簃詩彙》)如其《水西莊秋日雨中》四首其三雲:“碧水迢迢漾淺沙,幾叢修竹野人家。最憐秋滿疏籬外,帶雨斜開扁豆花。”真是清麗、幽雅、自然之作。其《藕香榭前試舟》寫道:“紅螺杯小幾巡行,醉倒船頭照晚明。不得舊時溪口路,但聞山背桔槔聲。”詩人醉後徜徉水西莊中,一切都充滿了悠閑雅意。另如《晚過水西莊飲攬翠軒》詩雲:“清風徐來遲日妍,绛桃初發花欲然。城西草色綠如翦,迷離遮斷陌與阡。一抹青煙繡平野,超塵域近同駐馬。雜樹蒙茸積翠陰,慈雲朵朵垂檐下。”綻放的绛桃、碧綠的春草、迷蒙的煙霭、輕柔的翠陰,詩人将傍晚登攬翠軒所見春日美景一一道出,令人身臨其境。查禮莊外之詩亦不乏佳作,如《雪中丁字沽待渡》寫雪天待渡所見雲:“凍柳栖鴉叫不休,滔滔河水雜冰流。酸風刺面吹愈急,隔岸漁罾帶雪收。”寫景真切,如在目前。其《家立功侄過陶然亭看雪》雲:“松林何冉冉,寒鴉飛點點。茅屋何斜斜,寒犬吠家家。微茫略識西山岫,倚檻蕭蕭籠兩袖。”寫陶然亭賞雪情景,文筆亦清新生動。

楊傳慶‖清代水西莊主人查禮及其《榕巢詞話》

查禮服官之後的詩作與其流連水西莊及津門一帶的作品風格頗有差異,特别是久居西南邊陲所作詩可謂“得江山之助”,成就頗高。杭世駿評其詩雲:“少作已自可傳,而傳儉堂者,尤在服官以後之作。”(《銅鼓書堂集序》)查禮服官後詩作多長篇,内容廣泛,“凡軍用之機宜,民生之利病,往往見之詩歌,以道其志”。(《嘉慶重修一統志》)詩歌風格則才氣揮灑、高朗峻健。如其《金川歸化恭紀一百韻》一詩寫西征金川之戎馬生活,詩情激蕩,氣勢不凡。另如《風雪中過小直固山》寫大軍風雪中翻越小直固山雲:“上下幾千尋,盤旋數十裡。人行向雲端,馬行在雪裡。不識山徑高,惟見寒光起。長林白滿溝,空谷響凍水。糧夫赑屃來,如蟻轉磨齒。俯驚萬丈阬,一堕駭無底。”一支健筆,寫盡翻越之艱辛,令人心驚。查禮筆下還不乏描寫西南山川瑰奇雄秀之作,如其《曉出茂州北門曆雙溪口陟土地嶺》一詩雲:“緣溪策馬行,登陟窮怪狀。迢迢嶺路遙,竹青遍山放。寒翠吐晴煙,渺似春陰釀。盤旋到嶺頭,孤雲低可傍。回首見九峰,雪朗神氣王。”詩人登土地嶺,面對如此雄奇秀美之山川,不禁興逸心曠。

楊傳慶‖清代水西莊主人查禮及其《榕巢詞話》

詩歌之外,查禮亦能作詞,不過與作詩相比,作詞乃其餘事。查禮今存詞三卷,收入《銅鼓書堂遺稿》中,故稱《銅鼓書堂詞》,計一百四十餘阕。盡管查禮作詞不多,卻著有詞話二種,一種收入《銅鼓書堂遺稿》,故後世稱為《銅鼓書堂詞話》,一卷;另一種為《榕巢詞話》,三卷,收入《查恂叔集》。《銅鼓書堂詞話》因被唐圭璋先生收入《詞話叢編》,廣為世人所知,而對《榕巢詞話》則知之較少,并且往往以之為《銅鼓書堂詞話》之别名。

《榕巢詞話》見抄本《查恂叔集》第七冊,今藏國家圖書館。《查恂叔集》共七冊,署“宛平查禮恂叔”。但此集并非查禮一人的著作,内容比較雜亂,有其所著詩集《北征續集》,上下二卷,也包括查氏編選的與友人交往的詩詞、文章、信劄等,如《韫玉懷珠集》即是其編選的友人緻其書劄、詩詞之合集。

《榕巢詞話》三卷,卷一主要關注詞學理論,探讨了詞之淵源、詞之發展曆程、詞之字聲、詞之宮調等詞的體性問題。關于詞的體制特征,查禮曾提出了“詞不同乎詩而後佳,然詞不離乎詩方能雅”(《銅鼓書堂詞話》)的觀點。而在《榕巢詞話》中,其對詞之特質則有更詳細的論述。其雲:

詞貴雅麗惡绮靡,貴豔冶惡穢亵,貴高邁惡俚鄙,貴悲壯惡粗豪,貴委婉惡隐晦,貴醒快惡顯露,貴幽峭惡纖巧,貴清新惡生硬。

又論小令與長調之不同雲:“小令貴節短音長,長調貴神完氣足。”“小令如春朝燕語,秋夜蟲聲;長調如雲嶺鸾鳴,松崗虎嘯。”其論展現了清代詞學對詞體特質認識的不斷進步。《榕巢詞話》卷二、卷三專評清代詞人,列舉作品,評論詞作,記錄詞人交往及詞學活動,乃是研究清代詞史頗有價值的史料。其對當時著名詞家宋琬、龔鼎孳、王士禛、陳維崧詞學活動的記錄是考察清初詞學的重要參考,如記宋琬詞事雲:

宋荔裳琬罷官遊西湖,與林鐵崖嗣環、曹顧庵爾堪、王西樵士祿諸客宴集,演《邯鄲夢》傳奇,宋曰:“殆為餘輩寫照也。”即席賦《滿江紅》雲:“古陌邯鄲,輪蹄路、紅塵飛漲。恰半晌、盧生醒矣,龜茲無恙。三島神仙遊戲外,百年卿相蘧廬上。歎人間、難熟是黃梁,誰能饷。 滄海曲,桃花漾。茅店内,黃雞唱。閱今來古往,一杯新釀。蒲類海邊征戍碣,雲陽市上修羅仗。笑吾侪、半本未收場,如斯狀。”詞成坐客傳觀,為之慷慨罷酒。

楊傳慶‖清代水西莊主人查禮及其《榕巢詞話》

此則記宋琬、曹爾堪、王士祿“江村唱和”之事,此次唱和是清初詞壇三次著名唱和之一。(按:另兩次為揚州紅橋唱和、京師秋水軒唱和)宋琬自明入清中進士之後,為官兢兢業業,但是仕途坎坷,曾兩次入獄。一次為順治七年(1650)遭逆仆構陷入獄,一次為順治十八年(1661)春,其族子誣告其與登州義軍首領于七通謀,全家被抄,下诏入獄三年。出獄之後漂泊江南,無家可歸,寄人籬下,過着颠沛流離的生活。西湖宴集,觀演《邯鄲夢》傳奇,宋琬由感而發,作《滿江紅》詞,悲慨功名浮雲,人生如夢。此時,曹爾堪罹“奏銷案”被削職,又遭事下獄,被判流徙,亦出獄不久;林嗣環亦于康熙初年蒙冤,獲釋後無意仕途,客寓杭州,放舟西湖;王士祿也“以蜚語下羁”數月,事白南浮江南。相聚于西子湖畔的四人遭際相類,故宋琬詞勘透塵世之慨引起了諸人共鳴。宋琬之詞也典型反映了順康之交初仕新朝的漢族士大夫面對極其險惡詭谲的政治形勢而生的怨憤與頹傷的心态。

楊傳慶‖清代水西莊主人查禮及其《榕巢詞話》

《榕巢詞話》論列清代詞人有龔鼎孳、吳偉業、秦松齡、王士禛、彭孫遹、沈進、龔翔麟、李符、朱彜尊、曹溶、查容、魏坤、李念慈、高珩、宋琬、李良年、查慎行、尤侗、陳維崧、李漁、萬樹、查嗣瑮、釋大拙(智樸)、胡介、萬壽祺、毛奇齡、屈大均、施世綸、卓人月、徐士俊、釋石濂(大汕)、陸葇、任瑗、杜鵑和尚(元宏)、郭羅洛雲舉(阿金)、唐建中、許佩璜、汪沆、萬光泰、張南華、伊福讷、鄭燮、武林一老僧、陸炳。其記錄的後世罕知的詞人、詞作及詞學活動的詞學文獻價值更為珍貴,一些不以詞名的詞人詞作也賴其得存。如其記智樸一則雲:

釋大拙智樸住錫盤山之青溝禅院,與王阮亭、洪昉思昇諸公最相契密,時作小詞,亦多道氣,如山行《望江南》雲:“幽深處,曲澗小橋橫。細薄雲歸千丈影,彎環泉放百泉聲。立立又行行。”具見解脫之樂。

智樸《望江南》詞,世多以為是乾隆遊盤山而作,賴《榕巢詞話》得知其真正作者。其餘如記杜鵑和尚、滿洲郭羅洛阿金、唐建中、許佩璜、汪沆、滿洲伊福讷等人之詞都具有頗高的認識價值。此外,《榕巢詞話》還記錄了一些查禮本人與詞友唱酬往還詞作,這對我們認識其創作無疑頗有助益。如詞話最後一則記其乾隆癸巳(1773年)秋駐守卧龍關時與秀才陸炳唱和詞《憶舊遊》雲:

憶華陽寓館,坐上佳賓,每動離情。贶我新詞,好向秋宵展誦,音調凄清。夢魂幾欲飛去,無計可登程。恨迹寄邊關,何時對酒,共續鷗盟。 神驚,昔遊處,正夜月悲涼,鬼哭連營。歲歲幹戈裡,歎馬瘏人倦,心厭言兵。錦城缥缈東望,煙際亂山橫。但默默相思,天涯競響黃葉聲。

查禮早期由于多與浙地詞人往來,故詞作頗有浙西風調,而此詞則是凄涼悲壯,道出了駐軍邊關将領之思鄉厭兵的真實心境。

查禮在《榕巢詞話》中還對查門詞人查容、趙夫人(查容妻)、查慎行、查嗣瑮的創作有較詳細記載,其記查容雲:

海甯家韬荒伯容詩才卓荦,填詞雅有清裁,句多天然湊泊,所著有《寒香齋詞鈔》一卷,集中登黃鶴樓《高陽台》一調極佳,詞雲:“漢廣黏天,江回抉地,千年黃鹄矶頭。對此茫茫,翛然道上層樓。憑欄不見仙人鶴,恨白雲、幾片悠悠。更無情,紅日西馳,綠水東流。 楚王宮殿成丘。但鳳凰舊路,鹦鹉空洲。草色煙光凄迷,滿目閑愁。當時争戰渾如夢,宇宙間、詩句長留。笑而今、八九思吞,一醉都休。”又小令、中調亦多蘊藉之篇,送融谷之皖《采桑子》雲:“秣陵城外傷心處,送客勞勞。擊吠嘈嘈,沙岸平添水一篙。 峭帆風引春寒重,聽雨潇潇,數驿迢迢。百子山前早晚潮。”

查容今存有《浣花詞》稿本一卷,為民國六年(1917)羅振玉影印本。查禮所記《寒香齋詞鈔》今不見于著錄,其與《浣花詞》關系如何,亦不得而知。然查禮所記所評為今人研究海甯查氏詞學則不無裨益。

需要指出的是《榕巢詞話》并非《銅鼓書堂詞話》之别名,而是一部内容豐富的獨立詞話。《榕巢詞話》卷一14則,卷二50則,卷三11則,總計75則,其中“武林老僧”一則與《銅鼓書堂詞話》所記完全相同,“鄭燮”一則與《銅鼓書堂詞話》字句有些差異,其餘皆不見于《銅鼓書堂詞話》。《銅鼓書堂詞話》出自《銅鼓書堂遺稿》,有民國十三年(1924)天津金钺彙刻津門文人著作之《屏廬叢刻》本,最常見的則是唐圭璋先生《詞話叢編》本。另外,《小說月報》1918年第9卷第10号也刊有《銅鼓書堂詞話》。

楊傳慶‖清代水西莊主人查禮及其《榕巢詞話》

清人管庭芬編刻《花近樓叢書·補遺》中收錄查禮《榕巢詞話》一卷,并作跋雲:“榕巢先生詩摹盛唐,而倚聲則宗北宋。《詞話》一卷,着墨無多,頗中長短句之要旨。蓋亦樂笑翁流亞也。”考察此《榕巢叢話》的内容與《銅鼓書堂詞話》完全相同,管氏當亦是錄自《銅鼓書堂遺稿》第三十二卷,故記雲“一卷”,因查禮号榕巢,故管氏以“榕巢”命名詞話。是以一卷本《榕巢詞話》實為《銅鼓書堂詞話》之别名,而與《查恂叔集》所載三卷本《榕巢詞話》名雖同而書實異。

楊傳慶‖清代水西莊主人查禮及其《榕巢詞話》

作者簡介:楊傳慶,2001年至2007年就讀于東北師範大學文學院,獲文學學士、文學碩士學位;2007年至2008年,任教于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2008年至2011年,就讀于南開大學中文系,師從孫克強教授,獲文學博士學位;2011年7月起,任教于南開大學文學院。中國詞學研究會理事、天津問津書院《問津文庫》編委。研究方向為詞學文獻整理與研究 中國文學批評史 天津地域文學,曾承擔多個國家項目,成果豐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