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歲次壬寅二月十九 | 恭賀圓通自在天尊聖誕

作者:逍遙耘逸
歲次壬寅二月十九 | 恭賀圓通自在天尊聖誕

慈航道人,又稱觀音大士。大士為妙莊王三公主,自幼好道,王為擇婿不從。王命斬之,刀尋段段壞,後于香山修道成仙。王有病之時,大士以眼手為藥引,救活了父親。大士孝感動上天,上天以一償十,現千手千眼靈感觀世音寶相。大士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無刹不現身。

《靈寶經》曰:普陀落伽岩潮音洞中有一女真,商王時修道于此,發願欲度世間男女。後托生南浮妙莊國王家為三女,因啞不能言,被王遺于桑阿空山之中。後與神人會于丹陵之舍,柏林之下。女于赤石上書字:吾姓音,汝雖不言,可憶此文也。神人知其因果,遣朱宮靈童下教治病之術。世人觀其姓是音,遂乃稱觀音。國中大旱,人民焦燎,死者過半,觀音祈天降洪水至十丈。妙莊王身患頑疾危在旦夕,求救一老者。老者認為隻有親生女兒的手眼配藥才能醫治。但自己的兩個女兒堅決不允。後知香山有位仙長,有求必應。妙莊王到香山,仙長竟是他失去的三女。仙長二話沒說當即挖掉雙眼、割斷手臂,奉給妙莊王,妙莊王感動而令人在香山修建廟宇。專祀觀音。又經八百劫,化一男身,人稱慈航道人。歸命南海,觀音救苦,拔生度死,濟物利人。轉兇成吉,變禍為祥。作苦海之舟航,為險橋之津梁。衆生慈父,萬德醫王,虔修善果。道教尊稱觀音大士、慈航道人。

歲次壬寅二月十九 | 恭賀圓通自在天尊聖誕

慈航道人道場位于普陀山落伽洞,執持的法寶為三寶玉如意和清淨琉璃瓶,如意首端呈慶雲狀,三枚無極寶珠上對應“日、月、星”三光,下對應“天、地、人”三才,寓意奉天承運,與道同體。淨瓶主在淨,内盛以楊枝甘露,有化凡夫熱惱為清涼的意思。慈航道人手持三寶玉如意和清淨琉璃瓶,便是要恒順衆生心願,灑淨水甘露度化世人。

“觀音”二字本出《道藏》首經,全稱《太上洞玄靈寶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之“靈書中篇”中,《道藏》中約有十餘種《度人經》注釋本,都對“觀音”做了教義上的闡釋,

觀者,觀覺也。是天中帝君之諱,主長夜之錄。音者,八字之音也,能誦八字之音,則真人乘金輪以開冥,玉女揚華幡以披鈕。觀覺主長夜之錄,四冥拔九幽之府,七祖披朗,朽骸還生。

觀者,觀覺天帝之諱。音者,歌音,謂玉京亶婁。其勢長大,上接玄都之阿;每朝會時,阿那登此樓擊大鼓,則諸天真聖皆集歌洞章,自日月戶間,朝元始于虛無也。然後天帝觀覺、領真人登遊冶之台,三唱洞章,以開度人天。

歲次壬寅二月十九 | 恭賀圓通自在天尊聖誕

天尊神韻,福相億千。或化男子女人、或化金童玉女、或化香官神童、或化元君聖母、或化靈官天君、或化道人女冠、或化魔王夜乂、又或冥官獄卒等,各具威儀的神妙變化。是以天尊又以女冠之身證道。慈航真人觀世音之聖紀源流,也是衆說紛纭。中國最早的觀音形象為端重慈航,英俊潇灑,是個男子形象,晉以來演變為眉目清秀,櫻桃小口,成為一個天衣斜披,慈祥典雅的仙姑相貌。另據《觀音大士蓮船經》《觀音妙道蓮花經》《香山寶卷》等觀音經典記載,觀音是興林國妙莊王的女兒三公主——妙善仙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