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影像|雄安有位“葫蘆爺兒” @李輝

第2079次推送

影像|雄安有位“葫蘆爺兒” @李輝

客廳裡的葫蘆作品展示架李輝

雄安有位“葫蘆爺兒”

@李輝

雄安有位“葫蘆爺兒”,家裡養了無數個“葫蘆娃”,它們千姿百态,造型各異,還非常“聽話”,想讓它怎麼長就怎麼長,叫長啥樣兒長啥樣兒。葫蘆爺兒家的客廳裡擺滿了葫蘆精品,一件一件争奇鬥豔,各展美姿,觀者無不稱奇。

“葫蘆爺兒"的名字叫劉玉華,他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對葫蘆情有獨鐘,他與葫蘆結緣,可以追朔到上世紀八十年代。一個被人遺棄的帶皮葫蘆被他從垃圾堆裡發現并撿回了家,當他把腐爛的表皮去掉後,斑駁的陰皮印記好似一幅潑墨山水畫,一下子激起了他的創作的靈感,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

從開始收集葫蘆到後來自己種植培育葫蘆,再到選用烙畫,雕刻,套模,結紮造型等各種方法,摸索創作出多類別的葫蘆藝術表現形式,這也是對民間文化的一種傳承和發掘。

提起“葫蘆爺兒”的名字,雄縣米家務鎮可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不光葫蘆養得好、做得精,經曆也是赫赫有名。他青年參軍,在陸軍第一軍第一師服役5年,在國營化肥廠任職11年,在農村任黨支部書記31年,連續25年擔任縣人大代表,是工、農、兵全幹過。尤其在村裡擔任支部書記期間,正趕上改革開放,他上司全村人擺脫貧困,過上了好日子,改變了村莊面貌,十裡八鄉人人稱贊。

影像|雄安有位“葫蘆爺兒” @李輝

劉玉華在創作雕刻新作品李輝

影像|雄安有位“葫蘆爺兒” @李輝

操作台上的部分工具李輝

影像|雄安有位“葫蘆爺兒” @李輝

葫蘆倉庫一角李輝

影像|雄安有位“葫蘆爺兒” @李輝

夫唱婦随,老兩口都喜歡葫蘆李輝

影像|雄安有位“葫蘆爺兒” @李輝

葫蘆倉庫的天窗李輝

影像|雄安有位“葫蘆爺兒” @李輝

台上擺放的葫蘆如意李輝

影像|雄安有位“葫蘆爺兒” @李輝

“葫蘆爺兒”—劉玉華雄縣米家務鎮的家李輝

影像|雄安有位“葫蘆爺兒” @李輝

劉玉華的部分葫蘆作品李輝

影像|雄安有位“葫蘆爺兒” @李輝

雄安“葫蘆爺兒”—劉玉華李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