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落魄的香港樂壇:白金唱片降低門檻仍無人拿到,歌手發專輯要賠本

作者:華娛新鮮事

衆所周知,香港音樂現在的影響力已經比以前小得多,整個唱片業也非常蕭條,除了那些已經出名的,可以北上取金還是濕潤的,大部分本地歌手(尤其是年輕一代)都很難單純依靠歌唱生存, 甚至在專輯上賠錢。

落魄的香港樂壇:白金唱片降低門檻仍無人拿到,歌手發專輯要賠本

2007年,香港音樂界有一件尴尬的事情,那就是單張專輯達到金唱片水準(25000張)隻有張京軒、孫耀偉等幾家,白金唱片(5萬張)從短缺中解脫出來。有鑒于此,香港國際唱片業協會協會(IFPIHK)決定大幅降低門檻,宣布從2008年開始金唱片标準至15,000張,白金唱片至30,000張。

落魄的香港樂壇:白金唱片降低門檻仍無人拿到,歌手發專輯要賠本

可惜的是,這降低了門檻也是越來越少的歌手能得到的,近年來,就是賣出1萬張燒香高,香港新一代歌手譚佳怡、戴祖怡早前在TVB節目中透露,現在對于大多數歌手來說,一年能賣出幾千張就算是認真的,即便是這個數字也需要淡化。"很多歌手需要為自己和公司購買一部分,以贈送給朋友,家人,支援者和行業。是以,我們現在正在制作音樂唱片,不僅沒有收入,而且有錢。"譚佳怡說。

落魄的香港樂壇:白金唱片降低門檻仍無人拿到,歌手發專輯要賠本

至于那些聲稱已經達到金唱片水準的歌手,他們可能會損失更多,一些香港内部人士表示,他們正在自掏腰包購買10, 000或20, 000張。其實,如今的歌手有機會砸錢送專輯,自掏腰包買專輯,已經是一種幸福,更多的人甚至得不到這種待遇。

落魄的香港樂壇:白金唱片降低門檻仍無人拿到,歌手發專輯要賠本

寄一張專輯就意味着賠錢,公司當然要仔細計算,不是想送的名歌手怎麼辦?必須提出申請,承諾全權負責所有費用,這些費用隻能在準許後進行。"你必須和公司談談,你能自己付錢,做你想做的事情嗎?"如果公司準許,你就笑了!你知道,大多數時候它都是反對它的。"戴祖義說。

落魄的香港樂壇:白金唱片降低門檻仍無人拿到,歌手發專輯要賠本

大多數香港歌手真的很難以歌手為生,55歲的胡玉康兼職外賣,41歲的彭淮安兼職服務員,36歲的陳樂基兼職網絡主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落魄的香港樂壇:白金唱片降低門檻仍無人拿到,歌手發專輯要賠本

在40歲以下的香港歌手中,最受歡迎和賺錢的是鄧子琪,但她在内地發展壯大,唱的中國歌曲更多,同時堅持粵語歌曲創作,但越來越多的少數,他們走在崎岖的道路上,現在面對偶像組合MIRRMIR"歌海戰術"的沖擊, 這真的很令人羞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