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民間故事:男子用人參換烏龜放生,半年後,烏龜把他帶到一少女前

書生趙元,五歲的時候,父親得病死了,此後,他跟着母親梁氏,相依為命。由于家中經濟條件有限,常常吃了上頓沒有下頓,趙元便常去村東的深山老林裡打柴,挖草藥,借以換取二兩薄銀,買米度日。山中飛禽走獸頗多,村人進山狩獵,經常滿載而歸。趙元不願殺生,是以他們家的夥食,基本聞不到肉腥味。

一日,趙元挖了兩根人參,背了一捆柴火,從山中出來。走到村口的時候,迎面看見漁民阮小二一手拎個竹簍,一手提個大龜從河邊的方向走來。那隻大龜渾身被細如針線的繩索纏繞,趙元見它伸長了脖子,可憐巴巴地望着自己,忍不住停下步子,多看了那大龜幾眼。那大龜的龜殼跟二尺鐵鍋不相上下,重量差不多有四五十斤。阮小二拎在右手上,明顯有些吃力。

趙元看了那大龜幾眼後,它竟從眼中流了幾滴眼淚出來,趙元心頭一驚,暗暗而道:萬物皆有靈,它對着我流淚,莫非是想求我救它一命?眼看着阮小二就要從身邊擦肩而過,趙元忽然開口道,“小二哥,等一等。”

民間故事:男子用人參換烏龜放生,半年後,烏龜把他帶到一少女前

“咋了?”阮小二停下步子,沒好氣地問了一句。他跟趙元雖是同齡人,但他看不起讀書人,是以他跟這小子,毫無關系可言。

“你看,這隻大龜流眼淚了,真的是太可憐了,你能不能大發慈悲放了它啊?”趙元放下柴擔,揚手指了指阮小兒手中的大龜。阮小二瞪了他一眼,冷聲笑道,“我好不容易從河裡把它撈起來,為什麼要放了它?就因為它可憐嗎?放了它我今晚拿什麼下酒?你個書呆子,我不信你長這麼大,還沒吃過肉了。”

“凡是被殺的牲畜,都很可憐,你怎麼不讓人把它們都放了?”

阮小二的話怼得趙元啞口無言,不過,他并不死心,趕緊從柴禾裡取出他挖到的兩根人參道,“你看這兩根人參的成色,至少在五百年以上,拿到城裡去賣的話,至少可以賣二十兩銀子。我把它們送給你,你把這隻烏龜換給我,你看行嗎?”

“你這人參确實不錯啊!不過你可想好了,這隻烏龜最多值二兩銀子,你拿兩根人參跟我換它,豈不是吃了大虧?你以後見了村裡人,可别說我欺負你啊。”阮小二倒也識貨,盯着趙元手裡的人參隻看了幾眼,便看出了它的價值。

趙元一本正經地說道,“是我心甘情願與你換的,我又怎能學那些長舌婦,張起嘴巴亂說話呢?”

民間故事:男子用人參換烏龜放生,半年後,烏龜把他帶到一少女前

“好吧,看在你小子挺有誠意的份上,那我就跟你換。不過,我也不會讓你吃太多的虧。”說罷,阮小二将手中竹簍和烏龜一并交給趙元道,“這裡面還有幾條鳝魚,一并送給你了。”

“謝謝小二哥。”趙元歡天喜地地接了這兩樣東西,随後又背上柴禾,提上竹簍和烏龜,徑直朝河邊而去。阮小二望着這小子的背影,估計他要去河邊放生,不由得看了看手中的人參,咂了咂嘴道,“真是個書呆子!”說罷,他哼着小調,回家去了。

趙元到了河邊,當真把那大龜連并竹簍裡的鳝魚放生了。那五條鳝魚,很快遊走了。唯獨那隻重獲自由的烏龜,還望着趙元,久久不肯下水。趙元看出它是想感激自己,便笑着擺了擺手道,“你又不會說話,就不必謝我了,趕緊回到你該去的地方吧!”

那烏龜聽完這句,這才點點頭,調轉身子,不徐不疾地爬進了河中。趙元回到家後,漸漸地把這件事忘了。沒過多久,這小子去府裡參加秋試,結果還是像往常一樣,名落孫山。

母親梁氏,覺得趙元不是塊讀書的料,便勸他改行,另謀出路。這時,她又從箱底翻出一塊碧綠的麒麟玉道,“兒啊,你馬上就到弱冠之年了,也該成家立業了!你拿上這塊玉佩,去城南找一個賣布的王友德,他看到此玉佩後,一定會讓你和他女兒思懿完婚的。你們完了婚,也算了卻我和你爹的一樁心願了。”

王友德早已是個富翁了,在縣城裡很有名氣,趙元早就聽說過他的名字,不由得啞然失笑道,“娘,你怕是老糊塗了吧?那個王财主,怎會看上我們這種窮苦人家?我看你這玉佩,色澤昏暗,質地粗糙,也值不了幾個錢吧?”

民間故事:男子用人參換烏龜放生,半年後,烏龜把他帶到一少女前

梁氏沉聲道,“雖然它不值錢,但卻是王家給我們的信物啊,你看看它上面刻着什麼字?”

聽得這話,趙元慌忙接過玉佩,仔細看了幾眼,這才發現玉佩上還刻了“思懿”二字,不由得吃驚道,“難道這玉佩真是王家所送?”

梁氏道,“沒錯。二十多年前,你爹曾救過王友德一命,王友德便跟他結為八拜之交。後來,我生了你,王家生了個千金,取名思懿,王友德為了報答你爹的恩情,又主動跟我們定了這門親事。如今算來,思懿也到了二八待嫁年紀,你是時候去與她完婚了。”

原來如此!趙元點點頭,又搖了搖頭道,“如果我去跟王小姐完婚了,那今後誰來照顧你啊?我不去!”

“王家有情有義,一定不會不管我的。隻要你跟王小姐完了婚,他們一定會派人來把我接到王府裡去住的。你現在隻管拿着這塊玉佩,去找你王伯伯便是。”梁氏又道。

趙元聽了這話,這才放下了思想包袱,拿了玉佩去縣城找王友德了。

王友德在縣城的生意做得很大,城中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趙元不費吹灰之力找到王家,随後向家丁表明來意。王友德聽說老友兒子找上門來了,竟十分激動,連鞋都顧不得穿,就親自跑到了門口迎接。不過,當他看到趙元穿得十分寒碜,又從他口中得知老友早已病故的消息後,他就開始對這小子冷落了起來。于是吩咐管家劉江給趙元安排個房間,讓他暫時在府裡住下來。

民間故事:男子用人參換烏龜放生,半年後,烏龜把他帶到一少女前

劉江暗中得了王友德的旨意,便将趙元的睡屋,安排在了一個豬圈旁。那豬圈裡養了幾十頭豬,每日排出的糞便,臭氣熏天。王友德這樣安排,是想讓趙元知難而退。可趙元這個呆子,一連在豬圈旁睡了半個月,竟絲毫沒有要告辭離開的意思。看來,這小子是真準備跟王家小姐完婚,然後過上美好日子了。

王家仆人聽得這事兒後,都暗暗嘲笑趙元是癞蛤蟆想吃天鵝肉。王友德和他老婆柳氏,根本不想認這門親,二人便日夜在床上商量,如何保住王家顔面,然後又毀了這樁婚約。

千金小姐王思懿,自幼在溫室裡長大,自然養成了高傲無禮之性。她得知父母小時候把自己許配給一個土包子後,便多次找到王友德夫婦表達抗議,“爹,娘,我就是死了也不會嫁給姓趙那個土包子的,你們還是讓他早點兒滾出我們家吧,我看到他都覺得惡心。”

原來,王思懿聽到家丁的風言風語後,就帶着丫鬟,偷偷去趙元所住的地方看了他幾眼。雖然這小子長得眉清目秀的,但他那身衣衫,補了又補,着實讓王思懿感到反感。是以,嫌貧愛富,外加“門當戶對”這種等級觀念十分鮮明的她,是無論如何也看不上趙元的。

王友德得知愛女也不喜歡趙元後,心情一下子就豁然開朗起來,他不由得柳氏笑道,“你讓懿兒稍安勿躁,我會想辦法處理好這件事的。”

民間故事:男子用人參換烏龜放生,半年後,烏龜把他帶到一少女前

一天之後的清晨,管家劉江找到趙元道,“趙公子,我們老爺非常看重您,他希望您跟小姐結婚以後,能掌管家裡的産業。不過,你初來乍到,對于賣布經商這種事,肯定還沒有什麼經驗吧?正好我今天下午要去應天府進貨,你跟我一起去那邊走走,也好長長見識,學點兒經驗,你看如何?”

“如此甚好!一切聽您安排就是了。”趙元不知這是王友德耍的詭計,于是當天下午,他就跟着劉江一起上了一艘貨船。貨船在江面上行了幾個時辰,漸漸到了長江上。這時候,天色也晚了,劉江準備好美酒飲食,送到了趙元面前。趙元也沒多想,舉筷就食。結果,筷子還沒動得幾下,這小子腦袋一歪,就栽倒在船艙裡。

劉江乘着夜色,直接将趙元丢人水中,然後故意大聲喊叫道,“不好了,趙公子酒喝多了,失足落水了!”當時,江上風大浪大,自然沒有一個人下水施救。而那艘貨船,很快也開走了。

趙元墜江沒多久,一隻大龜竟從江中遊來,一口叼住了他的衣衫。等那貨船走了之後,那大龜又将趙元馱出水面,直朝岸邊而去。不知過了多久,天色大亮,趙元也漸漸睜開了眼睛。他一屁股坐起,發現自己正在岸邊,渾身衣服還濕漉漉的,這才漸漸想起了昨夜的事情。直到這時,他心中還在納悶:難道昨夜喝醉了酒,不小心掉進江裡了嗎?壞了,劉管家他們肯定還不知情吧?哎,真是喝酒誤事啊!

趙元正自懊惱,一隻大龜竟叼了一條白魚,從江裡遊了出來,不徐不疾地爬到了他的面前。趙元看了那大龜兩眼,發現十分眼熟。等它擡起頭來,不住朝自己眨眼時,他才忽然想起:這不是半年之前,自己用兩根人參從阮小二那裡換來放生的大龜嗎,該不會是它昨夜救了自己吧?

趙元一喜,立即埋頭問道,“大龜大龜,是你昨夜救了我嗎?”

民間故事:男子用人參換烏龜放生,半年後,烏龜把他帶到一少女前

那大龜雖然不會說話,但它卻會點頭。它聽了趙元的問話後,立馬沖他點了點頭。趙元這才意識到,是大龜為了報恩,暗中救了他!不過,此地離家鄉甚遠,這大龜是如何遊到這裡來的?又是如何在關鍵時刻救下自己的?

想了一陣,趙元也沒想明白。他不由得站起身,望了望四處。面前是一條一望無垠的大江,身後則是一片茂密的蘆葦蕩,也不知這是哪裡,何時才能回去。趙元想起家中年邁的母親,忽然變得失落起來。

那大龜銜着白魚,用頭頂了頂趙元的小腿,示意他跟着它走。趙元别無去處,隻得跟着它,慢慢朝不遠處的一個小村莊走去。這段路程看起來不遠,但是一人一龜,卻走了近一個時辰。剛走到村口,就發現幾十個村民圍在一口四面見方的水池邊看熱鬧。在正北方,幾個年輕力壯的村民,正将一個妙齡少女塞進一個四面見方的木籠之中。看樣子是要将少女和那木籠,一并沉入那碧綠的水池之中。少女臉上滿是驚恐之色,不住對着木籠旁的一個白發老者流淚大叫,“我還不想死,爺爺,救救我。”

“彩蓮啊,爺爺也不想讓你死啊,可爺爺救不了你啊!你下去之後,不要怪爺爺不中用啊。”那老漢跪向木籠,不住流淚大叫。周邊圍觀的村民,竟沒有一絲同情之意。趙元見衆人如此麻木,不由得義憤填膺地問身邊之人,“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啊?為什麼要把那個姑娘沉入這水池之中?”

民間故事:男子用人參換烏龜放生,半年後,烏龜把他帶到一少女前

“小子,你是外鄉人吧?我們勸你最好不要管閑事,趕緊離開這裡。”一個老太太毫不留情地給了趙元一個下馬威,另一個善良的老大爺止不住落淚道,“一個月之前,這水池裡忽然來了一個長得像蛇的大怪物,足有十餘尺長,它三天兩頭爬到我們村裡偷雞偷鴨吃,後來雞鴨吃完了,它就開始咬人。我們村裡的神婆說,這是蛇神降臨我們村裡了,因為沒得到很好的照顧,就開始遷怒我們。如果想保住我們村兩百多号人的性命,每月十五日就必須給它送一個童男或是童女下去,今日正好拿周大頭的孫女周彩蓮開刀——”

說着,老大爺又指了指不遠處的神婆。此時,那神婆正穿着黑色大卦,手舞一把桃木劍,不住在木籠前跳來跳去。邊跳,她嘴裡邊念念有詞地說着什麼。趙元一看就知道是那老婆子在裝神弄鬼,于是不由得大聲罵道,“哪來的蛇神?什麼亂七八糟的玩意兒!簡直荒謬!快放了那姑娘!”

說罷,趙元快步沖到那木籠邊,準備憑一己之力,将那妙齡少女周彩蓮救出。神婆看出這小子是來搗亂的,慌忙命年輕人将趙元丢入水中。趙元不會水,被丢下水後就在池塘裡撲打起來。衆村民看了,有嘲笑他自不量力的,也有暗暗感歎他造孽的。周彩蓮很是感激趙元的壯舉,可她現在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了,隻能在木籠裡不住哭泣。

周老頭見趙元被丢入水中,心中很是難過,他不由得一轉身,毫不猶豫地跳進水池中,要将趙元救起。就在這時,平靜的水面忽然掀起一股滔天巨浪,接着,一個巨大的白色蛇頭從水裡冒了起來,直沖趙元而去。衆村民見了,立馬如鳥獸散狀,大聲驚叫着朝四處逃命。那神婆更是吓得屁滾尿流,狼狽而逃。結果沒跑得幾步,她腳下一滑,竟直接以一個狗吃屎的動作撲倒在地。

民間故事:男子用人參換烏龜放生,半年後,烏龜把他帶到一少女前

神婆驚慌地翻了兩滾,正準備爬起,那隻大龜不知從哪裡鑽了出來,用它的龜殼使力一頂,神婆一個沒站穩,竟順着坡道,滾入了水池之中。這個時候,周老頭也把濕漉漉的趙元從水中救了起來,二人拼命地朝岸上爬去。水中那白蛇看到二人上岸,而神婆卻落水了,便暫時放棄了對二人的追逐,轉而朝神婆落水的地方遊去。神婆不住拍打水面,那白蛇看了更是興奮不已,于是遊過去之後,立馬張開了血盆大口。神婆在它口中撲騰了幾下後,很快就不動了。那大烏龜見狀,竟用力一甩頭,直接将口中那條已要變幹的白魚,抛進了大白蛇口中。

白蛇不察,和着神婆的屍體,一起将白魚吞入腹中。不曾想,沒要得多久,它竟在水池中打起滾來。不久,池水開始變紅,而那條大白蛇,也漸漸浮出池面,不再掙紮。随之一起浮出水面的,還有幾十條幼小的白魚。驚魂未定的趙元看到這一幕,這才意識到:那大龜口裡的白魚幹,竟含有劇毒,池中那條大白蛇,正是被此毒毒死的。

那隻大龜,又立了一功!為此,趙元爬到它面前,友好地拍了拍腦袋道,“謝謝你了,老夥計,你又算救了我一命。”衆村民見大白蛇死了,他們以後再也不用投喂它了,紛紛跑回來鼓掌叫好。周老頭覺得這一切都是趙元的功勞,于是把他請到家中,好酒好肉的招待。趙元當然不敢居功自傲,連連稱贊說這一切都是大烏龜的功勞。可當他回過頭來,準備再次感謝那老朋友時,那大龜卻不知爬到哪裡去了。

民間故事:男子用人參換烏龜放生,半年後,烏龜把他帶到一少女前

後來,趙元意識到自己被王家人給暗算了,不過他并沒有去縣衙裡揭發他們,因為他覺得,沒有他們,他就不可能認識周老頭和彩蓮姑娘,更不會跟漂亮善良賢惠的彩蓮結婚。

在二人成婚後不久,趙元就把老母親接到了小漁村,跟周老頭和彩蓮一起居住。而王友德,樹大招風,後來又因為得罪了權貴,竟被滿門抄斬了。這還真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