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代購“救命藥”被訴“販毒”案開審,律師:“毒品”定性有争議

健康時報 記者 陳琳輝

3月18日9時,備受關注的癫痫病患兒家屬“鐵馬冰河”代購列管藥物氯巴占以涉嫌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罪案,在鄭州市中牟縣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此前中牟縣四名罕見癫痫疾病患兒媽媽因幫助“鐵馬冰河”代收海外購買的氯巴占包裹,被中牟縣檢察院認定為走私毒品,最終,檢察院以四位患兒媽媽犯罪情節輕微不予起訴。

該案中,代購者“鐵馬冰河”是唯一一名被以販毒提起公訴的犯罪嫌疑人。代購身份之外,“鐵馬冰河”本身也是一位罕見癫痫疾病患兒的父親,孩子也在服用氯巴占。從2021年7月被從家中帶走至今,他已被羁押8個多月。

在庭審中,本案代購氯巴占是藥品還是“毒品”也成為庭審的争議焦點。

代購“救命藥”被訴“販毒”案開審,律師:“毒品”定性有争議

海外代購氯巴占涉嫌“販毒”,約1500個需服用氯巴占藥物控制癫痫發作的患兒瀕臨“斷藥”。齊魯晚報 李靜、李岩松/圖

代購藥物氯巴占,被訴走私毒品犯罪

2021年7月5日,網名“鐵馬冰河”的被告人胡某某被中牟縣警察局刑事拘留,因涉嫌走私毒品犯罪,2021年8月11日被準許逮捕。健康時報記者查閱案件材料發現,胡某某家中有患有癫痫疾病的未成年人子女,胡某某是在為女兒購買藥品的過程中,聯系到境外販賣氯巴占的人員。根據案件材料,“後胡某某為牟取利益,非法從事氯巴占、喜保甯代購,即低價從境外購買,加價後通過微信群向患有癫痫疾病人的家屬販賣。”

案件材料顯示,在國外,一盒氯巴占的價格是250元到300元,根據藥品的規格不同,還有病友每次購買數量的不同,“鐵馬冰河”以每盒350元到450元的價格進行轉賣。

2021年7月4日,公安民警查獲胡某某走私的氯巴占105000毫克。經鑒定,從胡某某處查獲的藥品檢測出氯巴占成分:根據國家禁毒委員會辦公室印發的《100種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管制品種依賴性折算表》,105000毫克氯巴占折算為海洛因10.5毫克。據此,中牟檢察院認定,應當以走私、販賣毒品追究“鐵馬冰河”刑事責任。

氯巴占是一款治療此類罕見病的廣譜抗癫痫發作藥物,上海交通大學第一人民醫院藥學部高君偉等人2013年刊發于《中國新藥雜志》的論文指出,自20世紀80年代起,氯巴占在超過100個國家被用作抗癫痫藥物。

但是,根據《精神藥品品種目錄(2013年版)》,氯巴占在大陸屬于第二類精神藥品,在國内未獲準許上市銷售。根據國家禁毒委員會辦公室2017年引發的一份《100種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管制品種依賴性折算表的通知》中指出,1克氯巴占,相當于0.1毫克海洛英。

藥品管理法規定,國家對精神藥品實行特殊管理辦法,進行管制。除本條例另有規定的外,任何機關、個人不得進行麻醉藥品藥用原植物的種植以及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的實驗研究、生産、經營、使用、儲存、運輸等活動。

患兒病友家長發起聯名請求書

該案開庭前,在一個癫痫患兒的病友群中,群主“松松爸爸”為“鐵馬冰河”發起了聯名請求書,并送出給了中牟縣法院。聯名書提到,得到藥品的人也接受過“鐵馬冰河”的幫助,他們認為“鐵馬冰河”不是走私販賣毒品的人,也不是違法犯罪分子。 庭審前,132位患兒家屬聯名寫的訴求書也被遞交到法院,在病友們看來“鐵馬冰河”和他們一樣,“隻是一位患兒的父親,而不是毒販”。

“我們買氯巴占隻是為了給我們的孩子治病。”群主“松松爸爸”此前在接受健康時報采訪時表示,我們願意合法買藥、接受監管,實際上每一個患兒家長,都不願意冒着“違法犯罪”的風險去擷取這些救命藥。

代購“救命藥”被訴“販毒”案開審,律師:“毒品”定性有争議

2021年12月,1600多位罕見病患兒家屬聯名向社會求助管制類藥品氯巴占,呼籲建立購藥綠色通道,或者其他更加可行的購藥辦法,解決患兒棘手的斷藥難題。

本案氯巴占的法律性質成定性的焦點

庭審上,涉案的“氯巴占”屬于藥品還是毒品仍是控辯雙方的争議焦點,檢方堅持認為“鐵馬冰河”的行為構成毒品犯罪。“鐵馬冰河”的辯護律師則認為,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在2015 年印發的《全國法院毒品犯罪審判工作座談會紀要》,應該查明藥品的流向和用途,如果用于正常的醫療用途,屬于藥品;如果被吸食、服用人員作為毒品替代品被濫用,有可能是毒品。本案顯然是正常的醫療用途,應該屬于藥品。

“該案的核心,是藥物氯巴占的法律性質究竟是藥物還是毒品,這關鍵要看藥物的用途和流向。”北京鑫諾律師事務所進階合夥人展曙光律師表示,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參考》第1057号案例提出“非法生産、經營國家管制的第二類精神藥品鹽酸曲馬多的行為,應如何定性”問題,該案例認為,對非法生産、銷售國家管制的麻醉藥品、精神藥品的行為以制造、購買毒品定罪,必須同時符合以下條件:被告人明知所制造、販賣的是精神藥品,并且制造、販賣的目的是将其作為毒品的替代品,而不是作為醫療用途的藥品;精神藥品的去向明确,即流向了毒品市場或者吸食毒品的群體;擷取了遠遠超出正常經營藥品所能擷取的巨額利潤。

展曙光律師認為,此案被告人胡某某是将涉案藥品作為醫療用途的藥品,而不是将其作為毒品的替代品,而且,本案案涉的氯巴占比較特殊,分子式與化學性質與海洛因迥異,實踐中也沒有将氯巴占作為毒品替代品的情況,本質上是病友自救、互助行為,定性“毒品”有争議,目前此案法院也未當庭宣判。

“精神類藥品确實具有成瘾性,會對人體造成很大的影響,是以對這類藥品管制确實要比較嚴格。”中國藥科大學國家執業藥師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康震在接受健康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不能否認,确實有些患者需要服用該類用藥,建議國家相關部門建立綠色通道,由醫院向相關政府部門申請,再從國家層面授權給相關企業以及醫院,給予她們一定的特殊通道采購權,并按照實際需求規定相應的采購量,放入國家相關藥品庫中,保證此類患兒的用藥。

代購“救命藥”被訴“販毒”案開審,律師:“毒品”定性有争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