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在12歲的時候,大衛·梅曼試圖用籬笆樁和一台舊割草機做一架直升飛機。
不用說,事情進行得并不順利。他的新發明飛不起來,他不得不去修栅欄。
“我的成長過程對我的科學提出了挑戰……我總是被告知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他說。
也許他在悉尼的童年時代有點超前了,但作為一個成年人,梅曼先生已經制造出了真正能飛的創新機器。
梅曼出售了自己的線上上市公司後,開發了一個噴氣背包,并在2015年繞着自由女神像飛行。

他的新機器被稱為“飛人”,它将像一輛會飛的機車。它将垂直起飛,高速飛行,但體積足夠小,可以裝進一輛皮卡的後部。
“飛艇”隻是目前正在進行的衆多飛行器項目之一。
目前有數百架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機正在研發中,工程師們希望創造一個廉價、安靜的航空運輸新時代。
但梅曼先生的機器與那些飛機截然不同。他的“飛艇”不是由電池和電動發動機提供動力,而是使用四個小型噴氣發動機,以航空燃料為動力。
這似乎是技術上的倒退,但對于Mayman先生考慮的客戶來說,隻有液體燃料可以做到。
他說,軍隊、應急服務部門和海上能源行業都想要一種快速、緊湊、能承載重大重量的飛機。
為此,你需要航空燃料,因為在給定的重量下,它儲存的能量是電池的20倍。換句話說,為了提供所需的能量,電池會太重。
“如果你想要攜帶一定的有效載荷,你想要飛機有一定的航程和速度,用目前的技術實作這一點的唯一方法就是使用渦輪發動機。“飛艇”的想法源于與美國海軍的合作,他們對一種供海軍特種部隊“海豹”(Seals)使用的噴氣背包感興趣。
他們最初想要的是一種能攜帶210磅(95公斤)有效載荷的東西,在項目進行不久之後就變成了近300磅(135公斤)的有效載荷。他們希望能夠在10分鐘内真正教育訓練一個駕駛員。
這一切在現有的噴氣背包産品中都是不可能的——需要更大、更容易飛行的東西,是以“飛艇”項目應運而生。
一些噴氣背包技術對這個新項目是有幫助的,但很多技術還需要從頭開始開發。
為了簡化問題,噴氣背包上的推力方向是由飛行器上的飛行員機械控制的四個噴氣渦輪的角度是由電子飛行控制系統控制的。
該系統的關鍵部分是定制軟體,它能了解四種非常強大的噴射機的實體特性。這意味着,當飛行員起飛或轉彎時,“超速飛行器”可以調整噴射角度來實作這一目标。
梅曼先生說,機主不一定需要飛行員執照,因為“飛人”的飛行控制系統已經為保持飛機穩定做了很多工作。
“這是一種有效的AI(人工智能),它能夠了解車輛将需要什麼……是以它可以開始訓示引擎調高或調低,”梅曼表示。
如果飛行者遇到不尋常的天氣狀況,或不尋常的風況,或飛行員不尋常的操作,人工智能在輔助控制方面是必不可少的。
梅曼先生希望這款飛車最終能被用來運輸貨物。他認為,遙控或自動駕駛将會有特别的需求,特别是來自武裝部隊或應急服務。
它的最高速度約為200英裡每小時,飛行時間可達60分鐘,它可以非常迅速地為軍隊或應急服務提供必要的物資,送到他們需要的地方。
在遠端遙控的貨運模式下,它将能夠以更快的速度飛行,也許能達到500英裡每小時,并能攜帶450公斤的重量。
由于外形小巧,并且能夠在各種天氣條件下飛行,它有潛力成為比直升機更多功能的飛機。
但是,在你為丢下巴士,坐上“飛天車”去上班而興奮不已之前,梅曼先生說,“飛天車”不太可能飛過城市。
“我們制造噪音,而且占用空間。我不認為在城市空中交通空間中有必要存在一架廚房桌子那麼大的飛機。”
關鍵的是,在傳遞給任何客戶之前,還需要進行更多的測試。第三架全尺寸原型機(稱為P2)正準備在洛杉矶以東約兩個小時的測試範圍内飛行。
梅曼表示,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飛艇”可能會在2024年底或2025年上市銷售,盡管軍方可能會更早開始飛行。
不出所料,他所有的工程師都想成為第一個在沙漠中駕駛飛機的人,但梅曼先生把這種興奮留給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