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72道工序!帶你了解古法造紙

72道工序的古法造紙、從水中撈出“紙漿”、晾幹後可以承受一公斤拉力的楮皮紙……楮皮紙抄制技藝被譽為手工紙工藝演化程序的活化石,3月19日,記者來到長安區子午街道台溝村的楮皮紙抄制技藝傳習所,探訪古法造紙術。

72道工序!帶你了解古法造紙

馬松勝老人展示楮皮紙抄制技藝。

現場:手工造紙需要72道工序

12日上午11時,記者走進台溝村挂着“紙寶”牌匾的院落看到,院内陳列着石臼、大蒸鍋,懸挂有正在晾曬的紙張。65歲的馬松勝師傅正在紙漿池前躬身抄紙。初春時節,紙漿池中的水還有些冰冷。每隔一會兒,馬師傅就會将已被泡得發白的雙手放進一旁的熱水中暖一暖。

“倉颉字、雷公碗、沣出紙、水漂簾,這是流傳在我們北張村的一首歌謠。”馬松勝告訴記者,歌謠中的“沣出紙”說的就是楮皮紙。

楮皮紙制作技藝是傳統造紙技藝的一種,使用楮樹皮為原料,手工抄制而成。

“造紙的整個過程下來,有72道工序,每道工序都少不了。”馬松勝介紹說,一系列的備料過程相當繁瑣,包括踏碓、切翻、搗漿、淘漿、下槽、杖槽等工序。而天然楮皮紙纖維長、韌性強,兼具良好的透氣性,在潮濕環境下也能保證紙張不黴不腐,不僅寫書法不暈染,而且能承受一公斤的拉力。

72道工序!帶你了解古法造紙

馬松勝老人準備揭起紙漿膜。

抄紙:“水中撈漿”變為紙

在院子中,馬松勝攪拌着紙漿池,熟練地撥開擋闆,用竹絲編成的簾子在漿池中輕輕一蕩,濾掉水後,簾上便隻剩下一層薄薄的紙漿膜,反扣竹簾并均勻揭起放在旁邊,待晾幹後就是楮皮紙。

“這個環節看上去輕松,其實需要日積月累的經驗,操作掌握不好的話,出來的紙張薄厚就不均勻,既不好看還浪費材料。”馬松勝說,抄紙這個過程是古法造紙工藝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操作得好壞,直接影響紙張品質。

記者看到,房門上還寫着“蔡倫一脈”,據長安區文化館非遺保護利用部主任雷琳毅介紹,目前比較官方的說法是蔡倫在貶谪途中經由此地,發現此處有古法造紙技藝流傳,并經蔡倫改進後産生由一簾一紙變為一簾多紙,蔡倫不是造紙的發明者,而是改進者,蔡倫之前就有比較落後的造紙術在此地流傳,至于早多少年,無具體考證。但流傳至今,長安的古法造紙已被譽為手工制作工藝演化程序的活化石。

心願:希望這門手藝傳承下去

目前長安區文化館認定的傳承人有三人,國家級、省級、區級各一人,均還繼續延續古法造紙,馬松勝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的傳承人。2012年,西安市長安區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将這裡設為北張村楮皮紙抄制技藝傳習所。

據了解,制作楮皮紙是北張村人世代傳承的一門古法技藝。以前長安流傳着“有女不嫁北張村,半夜起來站牆根”的順口溜,因為造紙确實很辛苦。造紙的工具看似簡單,但造紙的過程卻非常複雜,每一道工序都必須由手工完成。現在馬松勝年紀大了,和妻子兩個人每天能出幾刀(100張/刀)紙。

馬松勝告訴記者,自己家祖祖輩輩都做楮皮紙,現在他和老伴住在當地政府提供的小院子裡,繼續傳承着古法造紙的技藝。

最令他高興的是,經常會有孩子們在節假日來參觀學習,手工作坊成了非遺傳承基地,孩子們不但能了解這種古老的造紙手藝,還可以自己去體驗,他覺得自己也算是為社會作出了貢獻。

但馬松勝也有煩心事,因為造紙的收入并不高,下一代不願意繼續傳承,雖然兒子曾學過,但是微薄的收入很難留住年輕人,他依然擔心這門手藝會失傳,希望有人能夠來學習這門手藝,他不願意看到這門老手藝在自己手上斷掉。

文: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高樂

圖:西安報業全媒體首席記者 李明

編輯:安之

稽核:天乙

出品:西安報業傳媒集團

西安報業·西安日報版權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抄襲、摘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