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作均:墨迹與筆線之我見

藝術家簡介

Artist profile

王作均:墨迹與筆線之我見

王作均

1960年生,北京人

中國美術學院副教授、山水畫博士

中國美術學院山水畫進階研修班導師

上海美術學院客座教授

浙江當代中國畫研究院理事

墨迹與筆線之我見

文 | 王作均

所謂“筆墨”,除去傳統繪畫中精神層面的屬性,應該是筆線、墨迹和墨象經藝術家以不同工具作用後所呈現的外觀狀态的俗稱。毛筆和墨汁各具不同的生存屬性,毛筆隻是作為一種書寫作畫的工具而存在,而墨則是具有顯像功能的材質。水墨作品中的點、線、面,等形體效果實質上是墨借以毛筆以勾、皴、擦、染等手法來加以呈現的。

王作均:墨迹與筆線之我見

王作均《紅石林》70x50cm

色墨 皮紙 2015年

筆墨無間,它們是共榮共損的同構體。所謂用筆的力度、厚度、或輕或重或薄或俗或雅或徐或疾等等審美感受,都必須通過物質性的墨迹的存在而産生。墨迹明确地記錄着作畫的程式狀況以及由此而透露出的藝術家流動的心迹,顯示着藝術家對水墨藝術的把握程度及了解程度等等資訊。

王作均:墨迹與筆線之我見

王作均《金石天開》70x70cm

彩墨 皮紙 2020年

“墨迹”被審美者體驗到的資訊内容既反映出該畫家的筆線功底,也反映出該畫家呈現“墨迹”的綜合藝術表現力及藝術品味的高下,同時也折射着審美者“閱讀”、“墨迹”的品鑒能力。某種意義上說“墨迹”所包含的審美價值才是藝術家真正期待和努力追尋的目标所在。

王作均:墨迹與筆線之我見

王作均《聚合之歡》70x70cm

在傳統水墨畫中,經常被指稱為“線條”的概念,其實是線形的“墨迹”。這類“墨迹”在傳統繪畫中獨具美學價值是因為如此“墨迹”能直接地、細微而又無法遮掩地顯示着藝術家對運筆的速度、提按(壓力控制)、中側卧鋒(呈現效果)等因素的組合運用能力;直接地顯示了該畫家的寫形能力,以及該“墨迹”所透露出的藝術品位的俗雅指數和綜合修煉指數。

王作均:墨迹與筆線之我見

王作均《神裂天合》70x70cm

中國畫以線造形的特征使線形的墨迹幾乎占據了傳統中國畫的全部,它們在山水、畫鳥、人物畫中無處不在,成為樸素卻又精微、相對卻又獨立的審美對象。

王作均:墨迹與筆線之我見

王作均《神山無眠》70x70cm

仔細觀察和品味倪雲林、八大山人、石濤、黃賓虹、李可染、陸俨少等大師的作品,我們會在其中形形色色的長短、濃淡、枯濕、粗細的線形“墨迹”中受到某種精神層面的感染并獲得審美的愉悅,該“墨迹”所包含的資訊使觀賞者内心轉換出某種有關韻律、節奏、虛空、樸拙、婉約、空靈、勁健、内斂等等情趣性的審美思考和啟示。

王作均:墨迹與筆線之我見

王作均《夜山神頌》70x50cm

皮紙 墨彩 2015年

線型“墨迹”在傳統中國畫中之是以最受關注,是因為它作為中國畫的骨架直接彰顯了藝術家自身的品格,它的内涵既能成就藝術家的聲譽,也可能折損藝術家的地位;它豐富而無定,卻又那麼單純而明晰;它極易呈現卻又極難于入境。

極簡與極難的合一使該“墨迹”成為藝術家繪事達意、追尋一生的宿求,也成為了藝術家不息探求與時代相符的新“墨迹”的推助。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