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芝麻換地皮,劃槳算面積”,小志願者學脫口秀講故事

長江日報大武漢用戶端3月20日訊(記者郭可滢 通訊員朱芳)孩子該如何講武漢曆史故事?19日早上,中山公園中山展覽館内,一群孩子跟着“開飯喜劇”脫口秀演員小可和欣然,學講故事:武漢中山公園的創始人是誰?他又有什麼傳奇的人生?在歡聲笑語中,一鍵獲得表達力和溝通力。

“芝麻換地皮,劃槳算面積”,小志願者學脫口秀講故事

脫口秀演員教楚才小記者學講故事。記者苗劍 攝

“如果我把中山公園這麼大一塊地方送給你,你會拿它來幹什麼?1910年的時候,一個叫劉歆生的人就面臨了這個問題……”小可先用脫口秀的方式為大家講了中山公園的創始人劉歆生的故事,“大家在講故事的時候先講一個情景,把聽衆帶入進來。”之後小可給孩子們分享了2個關鍵詞——倒閉和芝麻。“劉歆生跟老外做礦産生意因為摸魚,倒閉了。但是他把摸魚的時間都用在了學外語。然後用外語,把芝麻按粒賣,賺到了第一桶金。用這筆錢,買下了現在中山公園這塊地。”

“芝麻換地皮,劃槳算面積”,小志願者學脫口秀講故事

“開飯喜劇”脫口秀演員小可分享中山公園曆史故事。記者苗劍 攝

“大家先來就我剛分享的内容,講一個故事。”小可提醒孩子們,講故事先腦海裡留住印象最深刻的點,再圍繞點添加細枝末節,再串成故事講出來。來自長江日報楚才小記者、崇仁寄宿學校三(二)班的陳梓萱率先舉手發言,把礦産生意到芝麻生意的轉變和芝麻換地皮的原委講得十厘清楚。在她的帶動下,其他小記者也紛紛舉起了手。

“芝麻換地皮,劃槳算面積”,小志願者學脫口秀講故事

楚才小記者陳梓萱學講故事。記者苗劍 攝

“生意人很精明,花最少的錢買最大的地。陸地面積好算,中山公園那麼多湖,該怎麼辦?”小可告訴孩子們,當時劉歆生弄了個小船,用劃槳的次數為機關測量湖的面積,他特意請來了當時武漢劃船最快的人來給他劃,劃一圈算下來的面積相當于地圖上的面積打了個七五折。“除了用脫口秀講故事,還可以用即興表演講故事。”

欣然是“開飯喜劇”旗下“飯粒即興”的老師,她借着小可分享的“劃槳算湖面積”的内容,請孩子們分組,圍繞此情節,自編自導一出即興表演。“首先明确故事主線,然後分出角色和角色所持的道具,最後投入表演。”

“芝麻換地皮,劃槳算面積”,小志願者學脫口秀講故事

孩子們和“開飯喜劇”脫口秀演員欣然即興表演故事。記者苗劍 攝

武漢市光谷第一國小五年級的桂希文自告奮勇做導演,“我當劉歆生,你個子高做船夫,兩個小妹妹就當記數員吧,找你媽媽借個電腦。”

“這麼有趣又生動的活動還想再上第二次。”桂希文的媽媽期待他能邊學講故事,邊了解武漢曆史,“中山公園太适合孩子們回溯武漢曆史了,一步一景。用脫口秀的喜劇形式,讓孩子們一點都不覺得單調和乏味。”

活動結束後,陳梓萱立馬跑出展館,邀請路人小朋友停下來聽她講劉歆生的故事,“我想做最會講中山公園曆史故事的志願者。”

“芝麻換地皮,劃槳算面積”,小志願者學脫口秀講故事

陳梓萱(左一)先來做個講解志願者。記者苗劍 攝

“中山公園計劃推出十節‘城史故事’課堂,不僅想帶孩子們培養表達力和溝通力,還想借當下很火的脫口秀故事講法培養講解志願者。”中山公園文創部部長張傑透露,之後還會邀請冰心兒童文學作家陳夢敏,教孩子們繪聲繪色講故事。活動詳情,後期請關注微信公衆号“武漢中山公園”和“楚才競賽”。

【編輯:張文輝】

更多精彩内容,請在各大應用市場下載下傳“大武漢”用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