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任正非放大招!免租6個月+減租9個月,收了也給退回去

華為的一份通知正在朋友圈刷屏!

事情是這樣的。近日,任正非簽發了《關于疫情期間服務類商戶租金減免的通知》。上面提到:減免内部服務類商戶6個月租金,已收租金将在三月底前退還完畢。

華為的舉動,讓餐飲界頗為感動。

網上流傳的一張圖顯示,吉祥馄饨創始人張彪轉發了華為通知并點評稱:“值得尊重的企業一定不隻是大,更多的是公心!

任正非放大招!免租6個月+減租9個月,收了也給退回去

華為4月起至年底内部商戶場地租金減半

3月14日,南方+記者從心聲社群獲悉,任正非已簽發2022年第61号電郵檔案《關于疫情期間服務類商戶租金減免的通知》,并對外釋出。

該通知顯示,為減輕公司内部服務類商戶疫情期間的經營壓力,鼓勵商戶安心經營,持續提供優質服務,根據國家對服務領域困難行業恢複發展的相關政策,特對公司(含全資子公司)在中國境内收取場地租金的内部服務類商戶做出租金減免。

其中,自2021年10月1日起,至2022年3月31日止,免收場地租金;已收租金在三月底前退還完畢。自2022年4月1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結束,場地租金減半。

任正非放大招!免租6個月+減租9個月,收了也給退回去

為此,不少員工第一時間在該帖下方評論,為公司點贊。

說明公司财力穩健,同時展現了對合作夥伴的關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真正展現了生态化合作。很暖~如果我是供應商,我會更願意與這個有擔當的企業合作。”

公司大氣,有格局,有溫度!

飯勺也是生産力,花小錢辦大事兒,這是我司應有的态度!

“給火車頭加滿油”

據南方+記者了解,華為對園區的外包服務一貫遵循“給火車頭加滿油”、優勝劣汰的激勵政策。評為優秀的商戶不斷往下降租金,評價靠後的商戶則漲租金,即鼓勵先進,并末位淘汰。

2016年10月任正非于在一次關于行政與慧通(華為的全資子公司,負責為華為等企業提供商務服務和整體商旅解決方案)工作的講話中表示,“我們要增強外包店的經營信心,經營兩年後,經營得好的前50%,可以考慮一次簽十年租賃合同,穩定他們投資的信心。排在倒數20%的門店,可先延期一年合同,而且要增加租金。再不好就末位淘汰。我們要把私有化的企業當成兄弟姐妹一樣的真心對待。機關的管理,就是真心去幫它,而不是去卡它、指責它,我們又不是房地産公司。”

具體激勵政策細則方面,“外包店為每年評選一次,前50%的門店租金每年可降1%~2%,連續評為優秀,就連續降低租賃費用。排在後20%的門店租金每年增加2.5%。這樣就可促使先進更先進。外面門店搞不好的原因是,你經營好了,房地産商就漲租金,他們不承認勞動的價值。慧通的總發展目标是繁榮園區,不斷減少監管人員。”

華為分紅,員勞工均可領40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就一個多月前,華為豪派紅包500億。

2月6日,新華社消息,華為将發放2021年分紅,預計每股1.58元。根據2020年年報,華為總股本約為340億股,據此計算,華為将拿出超500億元給員工分紅。

華為由員工100%持股。該公司員工持股計劃參與人數為12萬人,人均分到超40萬元。

任正非放大招!免租6個月+減租9個月,收了也給退回去

點亮資本投資總監高炎認為,“華為的未來取決于員工的奮鬥,公司員工獲得合理回報是它的價值配置設定原則。”

無疑,收益最大的是華為老員工,90年代初,他們以很低的價格購買了大量公司股票。

當時,華為資金緊張,從銀行裡貸不到款,工資發不出來,任正非隻好把公司股份當做工資發給員工。華為還承諾,每年把稅後利潤的15%拿來分紅。

這些手握股票的老員工,拉高了平均數,大部分華為新員工隻能暗自羨慕。

粥多僧更多,新員工裡隻有佼佼者才能拿到購買資格。

“每股7.85元,購買金額一般40萬元起。ESOP(員工持股)根據績效考評來發放,隻有入職兩年之後,業績表現突出的員工才有資格。”華為内部員工向《21CBR》介紹道。

拿到“入場券”的幸運兒收益依然可觀。粗略計算下,40萬元可以買5萬多股,根據2021年的資料,如果一股能分1.58元,第6年就能翻倍。

任正非放大招!免租6個月+減租9個月,收了也給退回去

參照曆年分紅情況,即便2018年分紅低至1.05元,收益率也超過了10%,完勝市面上絕大多數理财産品。

這兩年,華為公司被打壓,很多人離職。為了留住人才,2019年年底,它推出了普通員工也能購買公司股票的補充細則,内部稱為“ESOP1”。

“入職滿5年的員工就可以買ESOP1,每年也可以參與分紅,金額相對略少,有的隻能拿2萬多。”

ESOP和ESOP1有差别,前者最起碼配4-5萬股,後者一般配1-2萬股,前述華為人士進一步解釋道。

根據2020年财報,記者計算出華為員勞工均薪酬70萬元,加上分紅,少部分員工薪酬超百萬。

華為2021年營收下滑30%,堅持給員工分紅實屬不易。

找新增長點

華為的分紅制度是穩定團隊軍心的關鍵。留住人才方能穩固根基,新一年,華為渴望找到新突破。

2021年末,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談到:“2022年華為仍然面臨着一系列挑戰,在新的一年裡,華為要多産糧食,做強根基,持續投入未來。”

汽車業務、折疊屏手機、網際網路業務都有可能給華為帶來第二增長曲線。

2022年1月底,華為常務董事、消費者業務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單元CEO餘承東對媒體表示,2022年華為的目标是賣掉30萬輛車,合作車企一年的銷售額将達到1000億元。

高炎認為,新一年,華為要想辦法恢複手機業務,但晶片問題難解決。

值得注意的是,華為在折疊屏手機方面有突出優勢。行業人士向《21CBR》透露,華為折疊屏手機2021年的淨利潤超過10億美元,未來有望推陳出新,加大創收。

智物科技評論創始人明叔亮則認為,廣告、遊戲這種網際網路業務是支撐華為走過低谷的關鍵,這類業務有華為3億存量手機使用者做支撐,利潤高,能盡快實作創收。

“這部分存量使用者至關重要,做得好,每年能夠貢獻幾百億利潤。”明叔亮向《21CBR》表示。

渡過艱難的2021年後,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曾緻信母校都勻一中,“現在雖是冬天,但是春天很快就會到來。”

來 源 | 南方Plus(記者:許隽)、21世紀商業評論(記者:覃毅)

本期編輯 王婷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