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心居》主演張頌文:戲中炒房成暴發戶,戲外出道20年買不起房

《心居》正在熱播,主演張頌文再次走入大衆視野。

他飾演的是“展翔”一角,一個上海本地人,通過早年“炒房”成為暴發戶,靠收房租為生。

《心居》主演張頌文:戲中炒房成暴發戶,戲外出道20年買不起房

展翔為人善良大方,對顧請渝(童瑤飾)癡心不改,對馮曉琴(海清飾)照顧有加。

張頌文演技自然,在一衆演員中顯得格外突出。

讓張頌文出圈的上一部電視劇是《隐秘的角落》,他飾演的朱永平圈粉無數,堪稱教科書級别的表演。

《心居》主演張頌文:戲中炒房成暴發戶,戲外出道20年買不起房

戲中的展翔擁有多套房子,戲外的張頌文出道20年卻買不起一套房,老戲骨的風光和淚水,又有幾人知曉。

01

1976年,張頌文出生在廣東省韶光市,父母忙于生計,常常把他托付給隔壁老伯照顧。

在電影成為人們唯一娛樂的年代,張頌文跟着老伯去過電影院,看着熒幕上的英雄和大俠,他在心裡埋下一顆電影種子。

底層生活,普通家庭,成為演員是張頌文不敢奢求的夢想。

張頌文個子不高,父母從牙縫裡摳出錢來給他買奶粉補營養,為了省着點喝,奶粉說明書上寫着“3勺沖300毫升水”,但每次父親端給他的都是“1勺沖500毫升水”的牛奶,過分稀釋的牛奶,和白開水差不多。

《心居》主演張頌文:戲中炒房成暴發戶,戲外出道20年買不起房

年少的張頌文并不出衆,成績一般,長相一般,丢在人群堆裡都認不出來。

大多數人都是過着普通的一生,張頌文也以為自己會就此平凡下去,但老天爺給予他的磨難卻讓他過早嘗盡生活的苦楚。

國中那年,張頌文的母親患病,壓垮了全家人的生活。整整兩年,為了籌集醫藥費,父親愁眉不展,張頌文不惜四處打聽偏方。

天不遂人願,母親還是撒手人寰,留下張頌文和父親相依為命。

《心居》主演張頌文:戲中炒房成暴發戶,戲外出道20年買不起房

國中畢業後,張頌文選擇了上職高,目的是盡早畢業出來賺錢養家。

沒有漂亮的學曆,沒有雄厚的背景,張頌文隻能從簡單的工作做起。印刷廠勞工、飲料銷售員、空調安裝工、酒店服務員,張頌文一一嘗試。

這些底層工作,對當時的張頌文來說是煎熬,但對他後來的演藝之路卻是一筆财富。

02

1995年,國内的旅遊業開始興起,張頌文瞄準了這塊蛋糕,轉型當了導遊。

剛開始張頌文是當地陪,外地人去廣東旅遊,他就負責帶遊客去景點玩,幫他們安排好吃住。

地陪當了兩年,積累了不少資源,張頌文成了領隊,負責把遊客帶到目的地,交到地陪手上。

在東南亞旅遊最火熱的時候,張頌文光去泰國就去了200多次,護照換了幾十本,别人都稱他為“泰國小王子”。

《心居》主演張頌文:戲中炒房成暴發戶,戲外出道20年買不起房

張頌文為人熱情厚道,和許多遊客都成了朋友。

無論是地陪還是領隊,一年365天連軸轉,工作強度之大,許多人都熬不下去,但張頌文熬了整整五年。

張頌文能堅持下來,是因為導遊的工資比一般工作要高,他可以毫無顧忌地接濟父親。

可導遊并不是張頌文心之所向,他心裡始終有一團火無處發洩。

2000年,一個同僚和張頌文聊到彼此的夢想,張頌文笑笑說:“從小到大我都想當演員。”

張頌文幾乎用開玩笑的語氣,生怕别人認為他不自知。

《心居》主演張頌文:戲中炒房成暴發戶,戲外出道20年買不起房

可同僚卻把這句話當了真,還鼓勵他去考電影學院,實作夢想。

張頌文一開始是拒絕的,畢竟自己已經25歲了,早已過了追夢的年紀。

同僚又說:“張藝謀28歲才考電影學院,為什麼你不行呢?”

張頌文心裡那顆種子,被松了松土,冒出了新芽。

03

和那位同僚的談話發生在上午10點,下午4點張頌文就飛到了北京。

短短幾個小時,張頌文辭了職,變賣了出租屋的家電,奮不顧身要去圓一場夢。

張頌文并非是個急性子之人,隻是他害怕自己被點燃的夢想,會在猶豫不決中再次夭折。

到了北京,張頌文四處打聽北電招生資訊,還順便報了一個教育訓練班。

張頌文一開始想考導演系,畢竟當導演對外形和國語要求沒那麼高,但是那年北電導演系不招人,隻能去考表演系。

《心居》主演張頌文:戲中炒房成暴發戶,戲外出道20年買不起房

開弓沒有回頭箭,張頌文隻能硬着頭皮上。

一口廣東國語,舞蹈唱歌都不行,就連廣播體操都記不住動作,所有考表演需要具備的條件,張頌文都沒有,但他最後還是考上了。

張頌文不是運氣好,而是多年的工作,讓他對角色的了解高于普通人,他擅長觀察形形色色的人,這些心得融入表演自然無懈可擊。

考上北電,是張頌文的命運轉折點。這一年,和張頌文一同入學的還有周一圍。

《心居》主演張頌文:戲中炒房成暴發戶,戲外出道20年買不起房

在人才濟濟的北電,張頌文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挫敗感,周圍的同學要相貌有相貌,要才華有才華,還沒畢業就收到劇組邀請,隻有他連一口國語都說不好。

無數個深夜,張頌文輾轉反側,迷茫焦慮,不知前路在何方。

俗話說,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

張頌文要受的磨難遠不止于此。

04

2003年,畢業在即,張頌文和周一圍一起去跑劇組,前後跑了300多個劇組,沒有一個導演看上他們。

《心居》主演張頌文:戲中炒房成暴發戶,戲外出道20年買不起房

有導演嘲諷張頌文矮得像侏儒,說周一圍的嘴巴像香腸,根本不可能當演員。

《心居》主演張頌文:戲中炒房成暴發戶,戲外出道20年買不起房

這不經意的話對張頌文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意味着粉碎了他多年來的堅持和自信。

被逼到無路可退,張頌文隻能選擇留校任教,教書育人,曲線救國,還能混一口飯吃。

不過張頌文不甘心就此放棄當演員,教學之餘,他依然拼命跑組,200多個組跑下來,機會就來了。

2004年,情景喜劇《乘龍快婿》找到張頌文,邀請他出演男一号賈發。這麼好的機會落到張頌文身上,當然是有條件的。

《心居》主演張頌文:戲中炒房成暴發戶,戲外出道20年買不起房

導演知道張頌文是老師,他能免費為劇組的演員提供表演指導,可以省不少事。

賈發是《乘龍快婿》中最出色的角色,30歲的張頌文要演50多歲的老爺,過程十分艱辛。

每次開拍前,光化妝就要好幾個小時,花白的頭發和銀色的胡須,有的要用筆畫,有的要用膠水粘上去,卸妝時,張頌文幾乎要換一層皮。

張頌文肯吃苦,演技靈動,讓這部劇在“觀衆最喜愛廣東省電視劇類”排名榜上名列第十位。

電視劇火了,張頌文卻依然沒被觀衆記住,他的苦日子還在繼續。

05

演完《乘龍快婿》後兩三年,張頌文接到的戲依然屈指可數,《北魏馮太後》《霍元甲》《第二面》這些不溫不火的劇,終究沒能讓張頌文填飽肚子。

最窘迫的時候,張頌文一天的飯錢隻有5元,在北京想要活下去隻能去菜市場撿菜葉子。

為了多賺一點錢,張頌文跑到劇組當過場務、統籌、剪輯。

年過三十,一無所有,張頌文内心十分焦躁。他最怕朋友打電話來問最近在忙什麼,他不好意思說在劇組打雜,隻能打腫臉充胖子說自己在看幾個本子。

《心居》主演張頌文:戲中炒房成暴發戶,戲外出道20年買不起房

2008年,34歲的張頌文迫切想要尋求一個出路,他辭去了北京電影學院的工作,成立了“張頌文國際表演工作室”,緻力于影視表演技巧及方法派表演的研究。

這一年,張頌文被張紀中選中,在《兵聖》中飾演越王勾踐,張頌文貼近人物内心的表演,在試鏡期間就讓制片方拍手稱贊。

不久後,張頌文又被叫去《兵聖》的劇組試鏡,原來導演組和制片方認為張頌文的演技更适合演吳王夫差。

《心居》主演張頌文:戲中炒房成暴發戶,戲外出道20年買不起房

從這部劇開始,張頌文的實力逐漸展現,還有人稱他為“小陳道明。”

2009年,張頌文演完《楊貴妃秘史》後,他開始轉戰大熒幕。

在電影圈蟄伏的前五年,張頌文并不突出,他一邊擔任表演指導,一邊在《精武風雲》《黃金大劫案》《大上海》《一路向前》等電影中當配角。

張頌文是個沉得住氣的人,隻要有角色,無論大小,他都會用盡全力演繹。

随着時間的沉澱,張頌文厚積薄發。

06

2016年,張頌文出演了電影《風中有朵雨做的雲》和《西小河的夏天》。

張頌文在婁烨的鏡頭下飾演一個幹部,為了貼近角色,他用20天增肥31斤,在開拍前一個月還跑到城建委上班,深入洞察人物,讓角色演出來無比真實,觀衆一度以為劇組請了個真幹部來演。

《心居》主演張頌文:戲中炒房成暴發戶,戲外出道20年買不起房

同時,《西小河的夏天》讓張頌文獲得第十四屆長春電影節最佳青年男配角提名。

《心居》主演張頌文:戲中炒房成暴發戶,戲外出道20年買不起房

這兩部電影過後,張頌文的名字被記住了。

此後,張頌文接拍了《蘭心大劇院》《眼見為虛》《老鄭飛到天上去了》等多部影片。

2020年,《隐秘的角落》爆紅,張頌文受到全民關注。

張頌文在裡面隻是一個小配角,但是接地氣又具有爆發力的表演,讓觀衆為他深深折服。

《心居》主演張頌文:戲中炒房成暴發戶,戲外出道20年買不起房

在聚光燈下,大衆才知道張頌文一路走來的心酸和坎坷。

大家都以為這樣的老戲骨早已名利雙收,住上豪宅,開着豪車,其實他的收入根本買不起房,他在北京順義的農村租了一個小院,一住就是11年。

他曾公開自己的收入:“我的記錄很不堪,曾經三年沒戲可拍。有一年我全年收入就3萬多,後來變成7萬多、30多萬,直到今天,我的所有收入,勉強夠我支撐全年的正常開銷。沒了,真的。”

《心居》主演張頌文:戲中炒房成暴發戶,戲外出道20年買不起房

大家都以為演員很賺錢,然而真正賺錢的永遠是流量明星,踏實認真演戲的人,沒有流量也就得不到資本的青睐。

當大衆對張頌文的處境感到惋惜時,他隻是輕描淡寫地說,這是行業絕大多數人的現狀,他的狀況沒什麼好讨論的。

市場被流量侵蝕,好演員賺不到錢,這是時代的悲哀。

07

現在的張頌文有了名氣,但他依然活得像個普通人。

村裡大白菜豐收的時候,他會囤上一兩百棵。

不拍戲的時候,張頌文就在農村小院,養花弄草,買菜做飯,他和村裡的人很熟,大家都不知道他是演員,就把他當成普通人來對待。

《心居》主演張頌文:戲中炒房成暴發戶,戲外出道20年買不起房

張頌文也從來沒有架子,他活得真實且接地氣,他認為演員是需要體驗生活的。正是有踏實度日,才讓他的表演有靈魂有共鳴。

這個時代,節奏很快,大多數人都沒有耐心靜待花開。像張頌文這樣的演員,越來越少了,也越來越珍貴了。

張頌文有一萬種方法去賺錢,但他選擇了最難走了那條路。

不為偉大的情懷,也沒有崇高的品質,隻為心中的那份熱愛,他曾說:“太精明的藝術家會失去靈感,而且,在我心目中,表演是藝術,藝術絕不是膚淺的商品。”

《心居》播出後,我們會依然會記得一個叫“展翔”的人曾經來過。

《心居》主演張頌文:戲中炒房成暴發戶,戲外出道20年買不起房

(全文完)

【愈姑娘】記錄娛樂圈的風雲驟變,感謝大家點贊關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