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15年,26歲癌症晚期孕婦,冒死為丈夫生子,去世4年後丈夫再婚

作者:國學聚焦

一邊是無比迫切的手術治療,一邊是懷胎五月的幼小生命。

在自己和孩子之間,年僅26歲的張麗君選擇了後者。

“怎麼說我都活了26年,但他一眼都沒看過這個世界。”

說完這句話,張麗君笑了。那一刻的她,在人生的分岔路口做出了一個無法更改的決定。

2015年,26歲癌症晚期孕婦,冒死為丈夫生子,去世4年後丈夫再婚

雖然早就知道了妻子的決心,但韓詩俊在聽到這句話後還是忍不住紅了眼睛。

2015年12月3日,隻在母親肚子裡呆了七個月的“小籠包”,來到了這個五彩缤紛的世界。

2016年11月,沒能陪伴孩子過完周歲生日的張麗君,離開了這個她所熱愛的世界。

2020年6月,丈夫韓詩俊再婚了。

回顧張麗君抗癌、生産的點點滴滴,值不值得隻有她自己才能下定論。

孤注一擲:早産三個月的“小籠包”

2015年12月1日,上海某醫院婦産科的幾位醫生來到了胰腺外科的病房内。

這間病房裡住着一個特殊的病人,她是一位準媽媽,此時已經懷胎七個月了。

尋常的孕婦都應該住到婦産科的病房裡去,但張麗君不同。身患胰腺癌晚期的她,每天都要接受外科醫生的診治。

2015年,26歲癌症晚期孕婦,冒死為丈夫生子,去世4年後丈夫再婚

像她這種情況,無論是醫生還是家人,都無一例外希望她以自己的生命為先。

但倔強的張麗君偏偏反其道而行之,說什麼都要把腹中的孩子平安生下來。

“十月份的時候被診斷出了晚期,我就問醫生,這個癌細胞有沒有可能轉移到寶寶的身上去。”

“醫生說不會的,寶寶不可能被感染。得到這個答案後,我就決定生下他。”

這是她與丈夫愛的結晶,也是她期盼已久的生命的延續。

大家選擇尊重一個母親的決定,但婦産科和胰腺外科的醫生也提前告知了可能出現的風險。

這個孩子肯定是等不到足月生産的,最晚七個月左右就必須接受剖腹産。

至于是七個月一到就安排剖腹産,還是推遲一周再安排,這個節點的選擇也很關鍵。

2015年,26歲癌症晚期孕婦,冒死為丈夫生子,去世4年後丈夫再婚

站在寶寶的角度來看,當然是推遲一周再生産最為穩妥,這樣孩子的存活率也能高很多。

但從張麗君的身體狀況來看,則是越早生産越好,這樣友善她進行胰腺癌的手術。

12月1日,七個月的産期已經到了,醫生必須在今天确定病患的想法。

躺在病床上的張麗君,此時也正是無比糾結。她當然愛自己的孩子,但她也怕死。

“我還沒有偉大到完全不顧惜自己的生命,畢竟我也才26歲。”

在張麗君當時的設想中,她想先生下一個健康的孩子,然後盡快接受手術治療。

能多活一年就多活一年,因為她不想讓自己的孩子一生下來就失去母親。

孤注一擲的張麗君選擇了立刻進行剖腹産,她相信這個堅強的小生命一定會平安活下來的。

2015年,26歲癌症晚期孕婦,冒死為丈夫生子,去世4年後丈夫再婚

12月3日早晨7點,張麗君被安排首個進行剖腹産手術。

門外,是焦急等待的一家人;門内,是嚴陣以待的各位醫生。

其中,新生兒科的護士長也全副武裝守候在一旁,她需要應對嬰兒出生後的一切緊急情況。

提前三個月出生的早産兒,身體發育尚不成熟,尤其是肺部功能還不健全。

是以,孩子很有可能在剛出生時就出現窒息情況。即便沒有出現這種情況,也需要立刻送往新生兒科監護病房。

在醫生的努力和衆人的祈禱中,小籠包順利出生了。

作為一個早産兒,他的體重僅僅隻有兩斤多一點,哭聲也十分微弱喑啞。

但幸運的是,小籠包沒有出現窒息情況。為了穩定他的呼吸,醫生迅速在他的口腔内插入了一根管子來輔助呼吸。

2015年,26歲癌症晚期孕婦,冒死為丈夫生子,去世4年後丈夫再婚

此時,虛弱的張麗君躺在手術台上綻開了一個笑容。當小籠包被抱到她面前時,母子倆進行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接觸。

在親吻過寶寶的臉頰後,她隻說了兩個字——“真好”。

真好,萬衆期待的小籠包平平安安地來到了這個世上。

在與病魔不斷抗争的過程中,為母則剛的張麗君用盡一切守護住了自己的孩子。

而他們夫妻倆之是以決定給孩子起這個小名,是由于“小龍寶”的諧音。

張麗君出生于1989年,生肖屬蛇;韓詩俊出生于1988年,生肖屬龍。

一個天龍一個地龍,是以他倆的孩子就是“龍寶”。

“用上海話來講,‘龍寶’和‘籠包’是一樣的,不太區分得出來,是以我們就想叫他‘小籠包’。”

這個孩子的到來,從一定程度上來講增強了張麗君的求生欲。

2015年,26歲癌症晚期孕婦,冒死為丈夫生子,去世4年後丈夫再婚

作為一個母親,她想盡可能地在孩子的人生中多停留幾年。即使她知道,自己已經不可能擁有正常人的壽命了。

而當初之是以力排衆議也要生下這個孩子,就是想讓他代替自己陪在丈夫身邊。

剖腹産後,僅僅坐了六天月子的張麗君滿懷信心地回到了胰腺外科。

雖說這場手術被推遲了兩個月,但依然還有一絲生的希望。

可不多時,一場晴天霹靂卻再次降臨到了這家人身上。

這個噩耗,不禁讓張麗君回想起了當初被确診時的悲痛與絕望。

準媽媽身患癌症,手術前再遭噩耗

2014年,相戀多年的張麗君和韓詩俊步入了婚姻殿堂。

志同道合的二人,從談戀愛起就确定了相伴餘生的信念,雙方父母也為他們的結合欣喜不已。

2015年,26歲癌症晚期孕婦,冒死為丈夫生子,去世4年後丈夫再婚

2015年5月,張麗君懷上了小籠包。

彼時一家人還不知道腹中的孩子是男是女,但所有人都無比期待着這個小生命的到來。

從懷孕初期一直到第五個月,張麗君從來沒有落下過一次産檢。

每每看着那些B超圖、聽着孩子日益強壯的心跳聲,夫妻倆都十分憧憬着為人父母的那一天。

但一個噩耗在不知不覺中來到了張麗君的身邊。

在10月份的一次例行檢查中,醫生突然發現張麗君的胰腺部位有大片陰影。

為了保險起見,她建議夫妻倆再去胰腺外科檢查一下。

懷着忐忑的心情,張麗君又做了一次檢查。但這次的檢查結果卻如晴天霹靂一般,讓夫妻倆久久不敢相信。

“根據檢查結果顯示,是胰腺癌晚期。而且這個惡性良性腫瘤的樣子也比較特殊,我們是建議馬上進行手術。”

2015年,26歲癌症晚期孕婦,冒死為丈夫生子,去世4年後丈夫再婚

“但考慮到您是孕婦,是以需要家裡人做出取舍,但不要耽誤太長時間。”

如果決定接受手術治療的話,那麼張麗君就必須放棄自己的孩子。

可即便是接受了手術治療,術後的存活率也很低。

因為胰腺癌的别名又叫“癌症之王”,在早期很難被确診,一旦确診就極有可能是晚期。

确診率低、治愈率低,使它成為了人人聞之色變的惡性惡性良性腫瘤之一。

這種事情,發生在任何一個家庭的頭上都是滅頂之災,更别提是像張麗君家這樣的情況了。

在一夕之間,韓詩俊不僅要面臨着失去孩子的痛苦,還要面臨着失去妻子的痛苦。

而張麗君自從确診後就一直将自己關在房間裡,她首先考慮的不是如何救自己,而是如何保孩子。

2015年,26歲癌症晚期孕婦,冒死為丈夫生子,去世4年後丈夫再婚

所有人都勸她:“引産算了,自己的身體最重要。”

但她也隻回了一句話,如果執意要讓她引産的話,那麼她甯願舍棄自己的生命。

在保證肚子裡的寶寶絕對不會患上癌症後,張麗君走上了一條兇險萬分的道路。

先把孩子生下來再進行手術。

同年12月3日,小籠包出生了。雖然是個早産兒,但他和母親一樣堅強。

12月9日,胰腺外科的醫生們決定為張麗君實施手術。在術前,他們按照慣例對其身體進行了一次全方位檢查。

但看着那一張張檢測結果,坐在會議室裡的醫生們都露出了不可置信的神情。

第二天晚上主治醫生找到韓詩俊,對他說了一句話:“手術取消吧。”

聽了這話的韓詩俊有些迷茫無措,為什麼突然取消手術?孩子不是已經生下來了嗎?

2015年,26歲癌症晚期孕婦,冒死為丈夫生子,去世4年後丈夫再婚

主治醫生也不願意接受這個結果,但他隻能強忍着淚水将實情告知。

“你妻子被确診為胰腺印戒細胞癌,這種情況非常少見而且惡性程度很高。”

當幾名醫生發現張麗君的體内已經出現印戒細胞癌後,所有人都感到了絕望。

在過去的十年内,他們收治了2000多位胰腺癌患者。而張麗君,是迄今為止出現的首位胰腺印戒細胞癌患者。

對于她這種晚期患者而言,手術已經失去了意義,她僅剩的一條路就是活一天是一天。

在原有的基礎上,張麗君所能擁有的壽命被再次打了一個折扣。

韓詩俊不敢回病房,他不知道該怎麼面對妻子。這個即将而立的男子漢,隻能一個人躲在走廊裡哭。

2015年,26歲癌症晚期孕婦,冒死為丈夫生子,去世4年後丈夫再婚

在外面平複完心情後,他将化療的方案告訴了妻子:“會開始掉頭發,扣扣(張麗君小名)。但你不要怕,以後還能長出來的。”

可當張麗君得知這個結果後,一貫堅強的她也泛起了淚花:“我還能有機會長頭發嗎,還有機會嗎?”

在這個突如其來的噩耗面前,夫妻倆都想到了最壞的結果。可當面對彼此時,他們又要拿出看淡一切的勇氣。

即将開始化療的張麗君辦理了出院手續,她與病魔抗争的戰場從醫院變成了家裡。

18份視訊祝福和最後的旅行時光

在這二十多年的時光裡,張麗君接連摸到了兩副“爛牌”。

一副宣告着她即将走向死亡,另一副則催促着她不斷臨近死亡。

可不管現實如何殘酷,她總能在下一秒就笑着安慰自己。

2015年,26歲癌症晚期孕婦,冒死為丈夫生子,去世4年後丈夫再婚

“長不出頭發也沒關系,我還能戴假發……回家多好,有大電視看,還有暖被窩鑽。”

2016年1月3日,這是小籠包滿月的大日子。

但他當時還在新生兒科的保溫箱裡躺着,是以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隻能待在家裡給他慶祝。

為了見兒子一面,韓詩俊帶着張麗君來到了監護室外。望着哇哇大哭的小籠包,她覺得既好笑又心疼。

很高興能把這個孩子帶到世上來,但同時也很遺憾不能親眼看他長大。

時日無多的張麗君決定做點什麼,她不能讓小籠包的記憶裡沒有媽媽的存在。

思來想去,錄視訊是個不錯的選擇。

其實當時她的狀态已然很疲憊了,癌細胞正蔓延至身體的每一個角落。

但她要讓小籠包感受到她的情緒,感受到媽媽這份特殊的愛意。

2015年,26歲癌症晚期孕婦,冒死為丈夫生子,去世4年後丈夫再婚

穿上豔麗的紅衣服、捯饬了一番形象後,張麗君在鏡頭前露出了興高采烈的一面。

這是第一份視訊祝福,開啟時間是2016年的12月3日,也就是小籠包的一周歲生日。

以此類推,每一年的12月3日,小籠包都會收到一份來自于媽媽的視訊祝福,直到他十八周歲為止。

這18份視訊祝福承載着張麗君的母愛,也記錄了她日漸衰敗的身體。

頭上的秀發一點一點地脫落,咀嚼進食變成了一件無比痛苦的事情,身體各處都長出了小鼓包。

看着妻子的身體狀況一天比一天差,韓詩俊除了用盡全力照顧她以外,就隻能通過眼淚去宣洩自己的情感。

為此,張麗君還經常嘲笑他。相較于丈夫的悲傷,她自己反倒是笑呵呵地面對現實。

2016年1月30日,小籠包終于回家了。

2015年,26歲癌症晚期孕婦,冒死為丈夫生子,去世4年後丈夫再婚

但他的媽媽卻右眼失明了,隻能用另一隻眼睛去仔細端詳自己的孩子。

2016年2月7日,随着農曆新年的到來,張麗君完成了最後一次化療。

掉光頭發的她帶上了假發,在阖家團圓的照片中,她抱着小籠包笑得無比燦爛。

張麗君的生命已經正式進入了倒計時,此時她還剩一個願望沒有實作。

那就是和丈夫單獨出去旅遊一次。

過完春節,韓詩俊帶着妻子出了國。在出發前,家人已經考慮到了最不幸的結果。

為此,韓詩俊開玩笑似的說道:“有可能路上就沒了,但你放心,我肯定會回來的。”

在人生的最後一段日子裡,大家都不約而同地給張麗君編織着美好的回憶。

為了給她治病、供她旅遊,家人經過商量把小倆口的婚房給賣了。

2015年,26歲癌症晚期孕婦,冒死為丈夫生子,去世4年後丈夫再婚

這筆錢大概有500萬左右,用完這些錢後,娘家弟弟又賣了自己的房子支援她。

旅行過程中,夫妻倆迎來了兩周年紀念日。

在浪漫的燭光晚餐中,韓詩俊向妻子深情告白。過完這個紀念日,後面還有更多的紀念日在排隊等着。

2016年8月,夫妻倆結束旅行回到了家裡。

三個月後,張麗君去世了。她沒有機會再過以後的周年紀念日了,也沒有機會陪伴小籠包長大了。

奇迹,終究還是沒能出現。

生命的堅強可以超乎想象,但生命的脆弱也同樣不堪一擊。

丈夫再婚:是人心涼薄還是無可厚非

随着張麗君的離去,小籠包及其家人也慢慢退出了公衆視野。

2015年,26歲癌症晚期孕婦,冒死為丈夫生子,去世4年後丈夫再婚

對旁觀者而言,大家隻不過是看了一個感人的故事;但他們一家人身為親曆者,承受着的卻是撕心裂肺的痛楚。

不去打擾、默默祝福才是旁觀者應該做的,可甚嚣塵上的流言還是打破了這家人的平靜生活。

2021年4月初,有人開始在公衆平台上抨擊韓詩俊,說他是個渣男、是個自私涼薄的禽獸。

起因是由于一個流言:據說韓詩俊把親生孩子過繼了給自己的堂姐,而他本人早就2018年甚至是2017年就再婚了。

此言一出,大多數網友都紛紛對他口誅筆伐,同時也為張麗君的付出感到不值。

“看吧!你搭上自己的命換來的孩子,在男人的眼裡是一文不值。”

流言愈傳愈烈,到了後期網上幾乎呈現出一邊倒的趨勢。在這種情況下,韓詩俊的表弟和律師都相繼出來發聲。

2015年,26歲癌症晚期孕婦,冒死為丈夫生子,去世4年後丈夫再婚

據悉,韓詩俊沒有什麼堂姐,是以“過繼”一事完全是子虛烏有。

而小籠包一直是由爸爸和爺爺奶奶在撫養,張麗君的父母也是三天兩頭地趕過來照顧。

對于再婚一事,律師經授權做出了回應:韓詩俊的确再婚了,領證日期是2020年的6月,但他們并沒有置辦酒席。

根據知情人士透露,在拍婚紗照的時候,韓詩俊的現任妻子一直抱着小籠包。

三個人的婚紗照被發在了朋友圈裡,熟悉的或不熟悉的人都對他們表示了祝福。

看着網上那些胡說八道的猜測和不堪入目的辱罵,很多知情人士都紛紛站出來為韓詩俊澄清證明。

在幾經反轉後,由這個流言而掀起的網絡罵戰終于停歇,小籠包和家人的生活也重新恢複了平靜。

但關于韓詩俊再婚一事的争議卻始終沒有停止。

2015年,26歲癌症晚期孕婦,冒死為丈夫生子,去世4年後丈夫再婚

在張麗君離去将近4年後,韓詩俊迎娶了第二任妻子,有人覺得這無可厚非,也有人覺得人心涼薄。

平心而論,在張麗君活着的時候,她受到了家人無微不至的照顧和丈夫毫無保留的愛意。

為了滿足她的心願,婆家和娘家都相繼賣了一套房。

要說唯一的遺憾,那可能就是對不起懵懂無知的小籠包了。

但在現實面前,也沒有幾個人能為亡夫或者亡妻守一輩子。

不管有沒有忘掉前人,大部分的普通人都會選擇重新組建家庭。

就算是曾經寫下“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元稹,最後也還是娶了續弦。

到底是無可厚非還是人心涼薄,大約隻有感同身受過的人才能評論一二。

但我相信在張麗君的心目中,她也一定希望自己的家人能過上幸福安甯的生活。

2015年,26歲癌症晚期孕婦,冒死為丈夫生子,去世4年後丈夫再婚

後記

從确診癌症到不幸離世,張麗君的朋友圈隻更新過一條動态。她坦然接受命運的安排,但也憧憬着奇迹的出現。

不過,這個堅強的年輕媽媽最後還是離開了。

有人說她“女子本弱,為母則剛”;也有人說她不值得,從頭到尾隻感動了自己。

但在意外來臨前,誰都無法預料以後會發生的事情吧。

對張麗君而言,不管是放棄小籠包選擇手術,還是放棄手術選擇這個小生命,都是她經過深思熟慮後才做出的決定。

因為當癌症找上她的時候,她的人生就即将敲響結束的鐘聲。

哪一個選擇更重要、哪一個選擇更有意義,這才是當時的她優先考慮的。

她首先是一個母親,是以她選擇生下這個孩子并沒有錯。

2015年,26歲癌症晚期孕婦,冒死為丈夫生子,去世4年後丈夫再婚

祝願小籠包在未來的日子裡茁壯成長,也希望他永遠記得并感恩愛着他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