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辦好家門口每一所學校!大良玉成教育集團成立

作者:順德城市網

辦好家門口每一所學校,大良教育改革創新步伐繼續前進!

3月18日上午,大良玉成教育集團正式成立,由玉成國小、玉成國小環湖校區、鳳城實驗學校國小部共同組建,開拓協同育人、資源優化、共進共赢的新局面。

辦好家門口每一所學校!大良玉成教育集團成立

大良玉成教育集團正式成立。

順德區教育局副局長李翠芬,大良街道黨工委委員李海源,大良街道宣傳文體旅遊辦公室主任、教育辦主任伍時憲等出席了成立儀式。

在成立儀式上,李海源表示,成立玉成教育集團是落實順德區的教育“四好工程”和大良打造品質教育“八大措施”的重要舉措,也是大良深化集團化辦學、實作辦好家門口每一所學校目标的重要舉措。

“好學校”輻射和帶動,用愛的光芒照亮孩子

玉成國小自2019年開辦以來,依托校長徐洪先進豐富的管理經驗,以及一支強大的行政團隊和一群敬業的教師,學校在短短三年取得了良好的辦學效益和社會口碑,成為學生和家長心目中“好學校”的代表,成為順德的“視窗”學校。

辦好家門口每一所學校!大良玉成教育集團成立

活動開始前學生表演。

城網君了解到,大良玉成教育集團成立,一方面不斷提升玉成國小作為集團主體校的區域教育領先地位,另一方面發揮玉成國小的引領作用,促使玉成國小環湖校區、鳳實國小部盡早擺脫辦學品質不夠優秀的局面,進而滿足社會大衆對于高品質教育的需求,推動玉成集團辦學的跨越式發展,走出一條特色化的集團發展之路。

徐洪從“延續一種新理念、開創一個新局面、改出一片新天地、邁上一個新台階”來闡述玉成教育集團的發展思路,“集團成立後,學校将把‘琢玉教育’當作共同的教育辨別,‘琢玉課程’作為覆寫三所學校全體學生的成長平台,進一步加快融合的步伐,加深集團内教師之間的合作、互動、交流,通過願景共建、課程共建、團隊共建、教研共建,迅速形成發展合力。”徐洪說,玉成教育集團将用愛的光芒照亮每一個孩子。

辦好家門口每一所學校!大良玉成教育集團成立

頒發聘書。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9月,環湖校區在完成加強翻新的封閉期後,即将迎來新學期的開學階段。學校從樓房加強,外牆翻新,環境改造,文化提升等方面對舊校區進行了全方位的改造,形成了一個全新的美觀、現代、綠色、和諧的學校;鳳城實驗學校國小部的改造已納入區的最美校園計劃,由全國知名設計公司設計,目前設計方案已定,預計今年年中動工,2024年春節前竣工。屆時,學校校園硬體将位居全區前列。

深化集團化辦學,打造更多家長學子向往的“好學校”

2021年,順德區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實施教育“四好工程”,其中之一就是打造“好學校”,大良也出台了打造品質教育“八大措施”,明确提出“辦好中心城區的每一所學校”,讓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的教育。大良街道成立玉成教育集團,正是落實上述重要舉措,深化集團化辦學、實作辦好家門口每一所學校目标的生動實踐。

辦好家門口每一所學校!大良玉成教育集團成立

頒發牌匾。

李海源表示,玉成教育集團成立後,大良将形成華僑、順峰兩大跨學段教育集團,西山、本原、玉成三大國小教育集團以及順峰、華僑、世紀三大國小學區的布局,覆寫了街道每一所國小和龍頭國中。

集團化辦學是目前公認的解決基礎教育發展不平衡問題、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寫面的最有效、最快捷的手段,在全國各地被廣泛應用,省教育廳、市區兩級教育局也多次發文鼓勵各地進行集團化辦學,提升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水準。

2016年起,大良開始探索集團化辦學,陸續成立教育集團和學區,就國小階段而言,通過發揮西山、本原、順峰、玉成國小等的品牌優勢,帶動所有國小更上一層樓,如原祥勝國小被西山國小托管并更名為西山國小清晖校區後,通過西山國小的帶動,學校辦學品質和家長滿意度大幅提升,西山教育集團也榮獲了全省基礎教育優質教育集團稱号,全區僅西山與順德一中兩個集團獲此殊榮,這也代表省對大良集團化辦學成效的肯定。

“2020年,逢沙國小納入玉成國小管理,徐洪擔任校長,短短一年多,環湖校區學生的精神面貌、學業成績、綜合素質均有了根本性的提升。今天成立的玉成教育集團,集團成員校除了玉成國小本部和環湖校區,還增加了鳳城實驗學校國小部,希望借助玉成國小優秀的管理團隊和教師隊伍,将先進的理念、教學方式、管理模式帶到鳳實國小部,将鳳實國小部的‘軟實力’提升上去,讓鳳實的學子在享受最美校園的同時,享受最優質的教育。”李海源表示,在龍頭學校的帶動下,大良學子家門口的每一所學校必将成為家長學子向往的有内涵、有特色、有品質的“好學校”。

■玉成教育集團合作内容

管理共融。成員校的負責人由龍頭學校玉成國小派出,同時選派部分行政人員提升成員校的管理水準。建立集團内部管理幹部挂職交流與跟崗制度。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工作例會,協商學校管理、教學教研和教師專業發展中的相關問題。

教師共通。通過骨幹教師共享、跟崗培養、全員研訓、共建名師工作室、網際網路+教師專業發展等措施,提升教師專業素養和水準。

課程共享。推進集團教學管理一體化,以玉成國小“琢玉”課程為基礎平台,探索三校課程的深度融合。

文化共建。每學年組織開展校際間的文化節、藝術節、體育節或科技節等,營造富有特色的教育集團文化。

學生共育。積極為三所國小學生搭建活動平台,創設展示機會,開展共讀書同曆練、攜手主題夏令營等團隊活動,以及“手拉手”、“班級通”等交流活動,着力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編輯:張淑祯

圖檔來源:玉成國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