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蘋果被曝造車項目高管離職,團隊解散!

著名蘋果爆料王:郭明錤,又爆新瓜了!

“蘋果汽車項目團隊,早就解散了!”

蘋果被曝造車項目高管離職,團隊解散!

郭明錤發推稱,蘋果内部的汽車團隊,已經「解散了一段時間」,并且必須在接下來的 3-6 個月重組,才可以趕上在 2025 年實作量産的目标。

有網友表示悲觀:「想到這是我第n次看見Apple Car團隊解散的消息,我真的很懷疑蘋果汽車到底會不會問世。」

蘋果汽車,難道又要涼了?看來蘋果也不一定是Apple,也有可能是Appt。

蘋果汽車的項目,開發設計難度到底得有多大,才能逼得“要錢給錢,要人挖人”的蘋果,都自行解散團隊?

科幻的蘋果電動車

作為繼iPhone後,蘋果又一個重量級産品,大家對蘋果汽車的期待,自然是像iPhone一樣,剛面世,就得明顯領先市面上的電動車3-5年。

提供完美的“軟硬體服務整合”,定位高端。

畢竟,前CEO喬布斯,都曾考慮過開發一輛蘋果車,隻不過最後要把精力專注于iPhone上,才放棄。

蘋果被曝造車項目高管離職,團隊解散!
蘋果被曝造車項目高管離職,團隊解散!

英國的Vanarama公司,基于蘋果已申請的專利,進行了“逆向開發”,最終設計出十分貼近量産車外觀的3D模型。

L3~L5級的電動自動駕駛是必備的了。

都自動駕駛了,無須操控、無須方向盤,車内的“互動”也得大改!

座位設計成可旋轉,安全氣囊及語音操控、觸摸操控等,都集中到安全帶上。

車身上隐藏的攝像頭,能随時将車輛外部各個角度的影像資訊,投影到駕駛艙前擋風玻璃上。

至于外觀,前臉的中網,顯然借鑒了Mac Pro的設計。可以帶來更好的散熱效果?

蘋果被曝造車項目高管離職,團隊解散!
蘋果被曝造車項目高管離職,團隊解散!
蘋果被曝造車項目高管離職,團隊解散!

蘋果造車的目标,應該是具有領先水準的智能化汽車。

蘋果被曝造車項目高管離職,團隊解散!

“根據披露的線索和專利看,蘋果傾力打造的将是L3~L5級電動自動駕駛汽車。”華南理工智能感覺與控制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睿林表示。

理想與現實的距離糟糕的自動駕駛

果粉挺期待,蘋果能調教出更舒适的駕駛體驗,利用自身的軟硬體研發能力,将L3自動駕駛落地。

然而上個月,各大自動駕駛公司,向加州DMV送出了全年的測試報告中,蘋果的自動駕駛測試總裡程排名14,每次脫離平均行駛裡程數,為32km,排名僅為第22。

蘋果被曝造車項目高管離職,團隊解散!
蘋果被曝造車項目高管離職,團隊解散!

從資料上看,蘋果的自動駕駛成績,略顯平庸。和Waymo、小馬智行等頭部玩家,更是有明顯的差距,甚至可以說不在一個量級上。

蘋果造車的現狀,就和自動駕駛測試榜單的排名一樣。

大家都很看好蘋果,抱有很高期待,而現實卻稍顯拉胯。

過去幾年,關于蘋果造車的實質性進展,消息很少。

更多的是,高層已經換了一輪又一輪,關鍵人物相繼出走。

8年造車夢

8年來,蘋果的造車計劃,可謂是幾經波折。

自2014年,蘋果啟動了「泰坦計劃」(Project Titan),動用了龐大的資金向克萊斯勒、福特、特斯拉等多家車企挖人。

例如,蘋果挖來了奔馳研發部執行官約翰·榮沃思(Johann Jungwirth)。

蘋果被曝造車項目高管離職,團隊解散!

蘋果浩浩蕩蕩地組建了一支人數規模多達1000名員工的造車團隊。有統計資料顯示,當時蘋果汽車團隊有近1/4的員工來自特斯拉。

僅2015年就在特斯拉挖了超過300名員工,氣得馬斯克一頓嘲諷:”蘋果是特斯拉的墳墓。”

要挖就挖最好的,蘋果真的不缺錢。

2017年6月,蘋果CEO庫克,公開談到了蘋果電動車在自動駕駛上的進展:我們正專注于自主駕駛系統。這是一項我們認為非常重要的核心技術。我們把它看作是一切AI項目的桂冠。這可能是難度最大的進行中的AI項目之一。

蘋果被曝造車項目高管離職,團隊解散!

雖然CEO力挺,但蘋果車項目,依舊很颠簸。

2016年,該項目的最初負責人之一,一直上司電動汽車發展業務蘋果産品設計副總裁 Steve Zadesky,離開公司。

此後造車項目被大幅縮減,據傳當時整車研發計劃被砍,團隊轉向為汽車制造商提供軟體。

蘋果被曝造車項目高管離職,團隊解散!

蘋果又挖來特斯拉汽車工程副總裁 Chris Porritt接任。 2016年8月,蘋果汽車大裁員。超過120名負責汽車作業系統和測試程式的軟體工程師被解雇,數百名負責車體、懸挂系統等的硬體工程師,從員工序列中消失。

2018年,特斯拉副總裁Doug Field加入蘋果汽車團隊。

可或許還是沒有明顯效果。

2019年1月,蘋果汽車團隊再次裁掉200多名員工。

2020年初,蘋果嘗試收購電動汽車公司Canoo,希望獲得該公司的電動汽車平台,但最終以失敗告終。

最近1年的高管變動:

蘋果汽車軟體工程主管Joe Bas跳到了Meta。

從三星SDI挖來的蘋果全球電池開發主管Ahn Soonho,跳到大衆汽車電池部門任CTO。

2021年,随着多位蘋果汽車高管離職,蘋果汽車項目開始由Kevin Lynch負責。

值得注意的是,Kevin Lynch此前的工作,多集中在軟體和Apple Watch,并沒有汽車相關的從業經驗。

是以就有蘋果使用者吐槽:Kevin Lynch連個蘋果表都造不出圓形,你還讓他去造車?

今年1月,在蘋果汽車項目上工作了7年時間,蘋果汽車團隊軟體工程項目主管Joe Bass離職。

搖擺不定的戰略,動蕩的管理層,最終蘋果汽車遲遲無法問世。

蘋果汽車似乎不是越來越近,反而是越來越遠。或許将和造吸塵器的戴森一樣,造車成為了其未完成的曆史。

蘋果被曝造車項目高管離職,團隊解散!

結語

按照蘋果的日常,砍掉一些項目并不奇怪。

2017年蘋果釋出會上,宣布的AirPower無線充電闆,最終就因為量産太難而停止了研發。

期望太高,難以實作,可能就是蘋果造車團隊,解散的直接原因。

特斯拉CEO馬斯克曾直言,“與手機或智能手表相比,汽車非常複雜,你不能去找富士康這樣的供應商,然後說‘給我造輛車’。”

蘋果被曝造車項目高管離職,團隊解散!

當下包括中國的小米、日本的索尼都皆連宣布造車,華為也加速在汽車産業鍊的布局。

蘋果造車,雖然依舊被很多人看好,但無論是智能化研發,又或是L3級自動駕駛能力,依舊是難如登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