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樓夢》第一回裡有一首詩:“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按照第一回裡的說法,這首詩是曹雪芹自己寫的。可以說,這首詩最能展現曹雪芹創作《紅樓夢》的心态。
這首詩告訴我們,《紅樓夢》是曹雪芹哭出來的一部作品,是曹雪芹用淚水寫出來的。
而《紅樓夢》裡,最能展現曹雪芹的這份滿腔愁緒的就是林黛玉了。
林黛玉的前世是绛珠仙草。绛珠仙草是在神瑛侍者的澆灌之下才得以久延歲月的。绛珠仙草修煉為一個女體之後,就一心希望報答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恩。神瑛侍者因為凡心熾烈,是以下凡了。绛珠仙草便也選擇了下凡,把自己一生的淚水都還給神瑛侍者。
绛珠仙草象征點點血淚,也象征紅豆。正如賈寶玉的《紅豆曲》裡唱的:“滴不盡相思血淚抛紅豆。”林黛玉的一生都伴随着淚水,是在相思當中苦苦煎熬的一生。正如《枉凝眉》裡唱的那樣:“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
在《詠菊》裡,林黛玉寫到:“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在《問菊》裡,林黛玉寫到:“休言舉世無談者,解語何妨片語時。”林黛玉的一生,是尋覓知己的一生。她那“孤标傲世偕誰隐”的情懷在《紅樓夢》裡唯有賈寶玉可以了解。而也唯有林黛玉可以了解賈寶玉。“片言誰解訴秋心”和“誰解其中味”有異曲同工之妙。可見,林黛玉是曹雪芹的“解語花”。曹雪芹把自己的滿腔悲憤寄托在了林黛玉身上。
《葬花吟》裡寫到:“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林黛玉是為生命的凋零而哭,是為美好的逝去而哭,是為青春的短暫而哭,是為太少有人能夠懂得珍惜而哭。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林黛玉是為環境的嚴酷而哭,是為禮教的壓抑而哭,是為真情得不到祝福而哭。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林黛玉是為世道的污濁而哭,是為真善美反而不被世道所容而哭。
批書人寫到:“埋香冢葬花,乃諸豔歸源。”可見,林黛玉葬花,不僅僅是為了給落花一個幹幹淨淨的歸宿,不僅是哭自己的寄人籬下,不僅是哭自己的愛情失落,也是哭紅顔薄命,哭諸芳流散。林黛玉埋葬的不僅是落花,也是自己,是所有難以為命運做主的薄命紅顔。
和林黛玉一樣,曹雪芹的“一把辛酸淚”也是為“千紅一哭”而流,是為“萬豔同悲”而流。
金钏投井,賈寶玉痛徹心扉。在金钏兒生日當天,賈寶玉瞞着衆人,去祭奠金钏兒。唯有林黛玉可以明白賈寶玉的心事,并且提醒賈寶玉“睹物思人”便可,不需拘泥于形式。可見,《紅樓夢》裡唯有林黛玉和賈寶玉一樣,在别人一心為王熙鳳慶祝生日的時候,還記得那個“情烈”的金钏兒,記得這個薄命的少女。
王熙鳳将尤二姐騙入大觀園,許多人都覺得王熙鳳賢良,唯有寶玉和黛玉會為尤二姐擔心。可以想象,尤二姐被王熙鳳逼得吞金自盡後,林黛玉和賈寶玉也是傷心的。尤二姐和寶玉和黛玉有什麼關系呢?他們替尤二姐擔心,完全是基于同情。
林黛玉不僅為自己身邊那些薄命紅顔而傷心,也為曆史上那些命運不幸的女性而哭。
第六十四回裡,林黛玉寫下《五美吟》。她覺得“古史中有才色的女子,終身遭際令人可欣可羨可悲可歎者甚多”。在這些女性身上,林黛玉仿佛看到了自己,她要詠歎這些女性的命運,表達自己的感慨。她還要祭奠這些和自己一樣的薄命女。
《五美吟》當中的《明妃》裡寫到:“紅顔薄命古今同。”可見,林黛玉覺得,時代對女性太不公平,太不尊重,紅顔薄命是曆史的輪回,是曆史的定律,是女性的宿命。
太虛幻境裡有“癡夢仙姑”。林黛玉就是曹雪芹心中的“癡夢仙姑”。曹雪芹感歎世人不了解自己,是以寫下“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而曹雪芹筆下的林黛玉就是他自己的“解味人”,是一個和他一樣癡,一樣哀怨,一樣滿含熱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