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膽汁兌酒?少數民族的飲酒風俗,你知道幾個?

作者:東方國賓

在中國的飲食文化中,酒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獨樹一幟的存在,承載着滿足口腹之樂以外的更多深意。它可以是君子之交,久嘗不膩;可以是婚喪壽喜,迎來送往;也可以是人生百味,苦後回甘。

而在中國這個有着56個民族的多民族國家,對于酒的追求,各個民族一直都擁有着自己獨特的傳承。千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酒帶着鮮明的民族特色和獨特的民族藝術品質,在曆史洪流中散發着悠久而獨特的氣息。

那麼,少數民族都有哪些别具一格的飲酒風俗呢?

彜族“轉轉酒”

當幾個親密的彜族同胞們聚在一起,彜族人會在他們喜歡的任意場所席地而坐,圍成一圈。主人會先給在場的每一位客人倒半碗酒,再遞給左邊的人。每位收到酒的客人隻能用右手拿起,然後遞給餐桌上年紀最大的老人先喝,以示對老人的尊重。然後大家按順序開始喝酒,直到一碗酒喝光。就這樣,一碗完了,又倒一碗,一輪結束,又開始一輪,這種喝酒的習俗被當地稱為“轉轉酒”。彜族還有這樣一句諺語——“一人抵一匹馬,一匹馬抵一杯酒”,言外之意就是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隻要有酒在,一切就都顯得無足輕重了,這足以說明酒在他們的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膽汁兌酒?少數民族的飲酒風俗,你知道幾個?

苗家攔路酒

每當遠道而來的親友來訪,苗族人就會安排苗族男女身着盛裝前往村口夾道歡迎,吹笙擊鼓,載歌載舞,壇裝美酒,牛角為杯,攔路勸酒。攔路酒少則設卡一至三道,多則十二道,客未到主人家,而酒已半酣。盛情如斯,世所罕見。不僅如此,他們還會在門口的桌上擺一對牛角杯,再用兩棵竹子連枝葉搭成拱門,牛角分别用粗線吊挂在竹枝上,牛角上各拴上一條毛巾,寨上或主家男女老少穿着節日盛裝站在旁邊,恭候客人到來。想要進寨,沒有“海量”怎麼能行!不過大家也不用擔心,如果不善飲酒,隻需将雙手背在身後,彎腰用唇輕觸一下酒杯,然後有禮貌地說一聲“兜社莫”(苗語“謝謝你”)就算“通關”了。

山胞連杯酒

連杯酒并非指連飲數杯,而是兩個酒杯連在一起。這種酒具像一副擔子,“擔子”的兩頭各裝有一個酒杯。斟滿酒後,兩人比肩而坐,分别以外側之手拿住酒具一端的把手,兩人同時舉杯共飲。如果沒有把握好時機和酒具的高度,酒就會灑下來,這樣的喝酒習俗寓意着同甘共苦。山胞在喜慶節日裡時常齊聚一起,把酒狂歡。兩人若是最親近友好,飲酒時就會并肩并唇,高舉酒具一飲而盡,即使杯中的酒灑落在衣服上也無礙,隻要盡情盡興就好。

膽汁兌酒?少數民族的飲酒風俗,你知道幾個?

水族肝膽酒

水族人在殺豬時,會把豬膽完好地取下來。每當客人酒過三巡,主人便會拿出特地收藏的豬膽,剪開管口把膽汁注入酒壺敬與客人,表示肝膽相照,苦樂與共。第一杯要由客人先喝,喝到盡興時,主人和賓客就會同時擡手舉杯将自己手中的酒遞到對方的面前,兩人一同飲下,表示心誠。

壯族交臂酒

喝交臂酒是壯族一帶自古以來的習俗,每逢家中來客,熱情的壯族朋友就會炒上幾道拿手好菜,備上珍藏的美酒。酒桌上,兩人拿起酒杯并肩而立,一隻手摟住對方臂膀,另一隻手舉杯遞到對方嘴邊,同時盡飲,彰顯深厚情誼。

羌族咂酒

羌族人喝咂酒是當地民族文化的紐帶,也是羌族古老禮儀的傳承。在飲酒的時候,大家會圍坐在酒壇周圍,在壇中插上數根長長的吸管,每人輪番吸咂,邊飲邊唱。無論是主人還是客人都要唱酒歌,這叫做“以歌伴酒”或“以歌下酒”。作為羌族地區酒文化的一種代表,咂酒賦予了太多的含義,也豐富了中華民族的酒文化。

膽汁兌酒?少數民族的飲酒風俗,你知道幾個?

藏族訂婚酒

酒在藏族婚儀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青海安多藏區,藏族男同胞提親時必須帶上提親酒,女方如若允婚,則須邀請村裡的長者和媒人一起喝“訂婚酒”。一旦喝下訂婚酒,便算正式訂婚,女子不能再許嫁他人。結婚之時,他們還要準備許多的青稞酒。迎親者要在途中設“迎親酒”,新娘離娘家前要喝“辭家酒”,婚宴中主客盡興同飲“慶婚酒”,高唱酒歌,跳舞助興,歡騰達旦,一直要熱鬧三天。

除了這些,少數民族還有許許多多令人意想不到的酒文化,那是他們浸泡在酒裡的情感、理想和希望,數不勝數的飲酒風俗在時代前行的步伐中仍保留着百态千姿,為中華民族文化增添了一道道奇光異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