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俄專家呼籲美俄啟動核軍控談判,挑明美若想延期,就必須排除中國

作者:孫緒聞

盡管近期美俄兩國因為烏克蘭問題鬥得不可開交,但是兩國在某些領域的合作并沒有全面中斷。日前 ,“瓦爾代”俱樂部專家、俄羅斯能源和安全中心負責人安東-赫洛普科夫就提議,美俄兩國理應盡早着手讨論《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的延期工作。

據悉,該條約是目前美俄兩國之間僅存的核軍控條約,對推動美俄兩國核裁軍工作,確定全球核安全,有着極為重要的意義。去年1月,拜登就任美國總統之後,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就《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延期,達成了一緻意見。雙方同意該條約延期5年,有效期至2026年2月5日。

俄專家呼籲美俄啟動核軍控談判,挑明美若想延期,就必須排除中國

可能會有人認為,《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四年後才面臨失效,現在就着手讨論該條約新一輪延期,會不會顯得有點早。不過鑒于目前的形勢,《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新一輪延期工作談判“宜早不宜晚”。

這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美俄兩國戰略競争加劇,彼此之間缺乏信任,談判工作存在極大的難度。近年來,美俄兩國因為叙利亞問題、烏克蘭克裡米亞半島問題以及人權問題等,雙方關系變得十分緊張。此次俄烏戰争爆發之後,美俄關系已經降至曆史冰點,距離斷交僅一步之遙。

俄專家呼籲美俄啟動核軍控談判,挑明美若想延期,就必須排除中國

在美俄兩國對抗加劇的大背景之下,核力量在美俄博弈中扮演着極為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對正常軍事力量不占優勢的俄羅斯來說,核力量是其尋求與美國保持戰略均勢的唯一可以依賴的工具。

在特朗普執政時期,美俄兩國在《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延期的談判中,就出現了一系列問題,導緻在特朗普離任之際,美俄兩國還未能達成一緻意見,該條約差點失效。參考之前談判難度,美俄兩國必須趁早磋商。

俄專家呼籲美俄啟動核軍控談判,挑明美若想延期,就必須排除中國

二是新技術的發展為美俄核軍控談判帶來了新的挑戰。過去兩國在讨論《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延期問題時,主要面臨的争議存在于兩國核彈頭以及核載具的數量方面,但是現在一些看似與核武器無關的技術或者裝備,卻深深影響着兩國的核軍控談判,例如反導技術和高超音速飛彈。近年來,高超音速飛彈已經成為美俄兩國重點關注的一個議題。

目前俄羅斯的高超音速飛彈發展較為順利,擁有“先鋒”、“锆石”和“匕首”三款高超音速飛彈,涵蓋了陸、海、空三個平台。而美國的高超音速飛彈發展卻遇到了麻煩,AGM-183A高超音速飛彈試射“三連跪”。為了消除美俄兩國在高超音速飛彈方面的不均衡狀态,美國建議将高超音速飛彈列入核軍控的範疇之内加以控制,但是俄羅斯并不願意。

俄專家呼籲美俄啟動核軍控談判,挑明美若想延期,就必須排除中國

三是美國執意讓中國加入美俄核軍控談判。近年來,中國軍費預算開始增加,國防建設取得了極大進展。此舉是順應中國發展,確定國家安全的必要之舉,然而美國卻借此極力渲染“中國威脅論”,認定中國正在擴充核武庫,是以要求中國必須加入到美俄核軍控談判,建立一種三方互相制約的核安全機制。

在中國是否有必要加入美俄核軍控談判一事上,美俄兩國各執一詞,美方要求必須,而俄方則持開放态度。赫洛普科夫則建議,如果華盛頓方面希望美俄核軍控談判進展順利,那麼就應該放棄要求中國加入的企圖。

俄專家呼籲美俄啟動核軍控談判,挑明美若想延期,就必須排除中國

正是因為上述三點原因,美俄兩國的核軍控工作進展緩慢,沒有取得實質性的成果。去年4月,美俄兩國披露了各自的核武庫資訊,這也是《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延期之後,雙方互相披露的第一份核武庫資料。

資料顯示,相比2020年9月披露的資料,俄羅斯核武庫規模不降反升,處于部署狀态的核彈頭數量增加了109枚,核載具數量增加了7件。美國核武庫規模雖有一定的下降,但是降幅微乎其微,基本可以忽略不計,其處在部署狀态的核彈頭數量減少了100枚,核載具數量減少了24件。

俄專家呼籲美俄啟動核軍控談判,挑明美若想延期,就必須排除中國

除核武庫的規模變化不大之外,美俄兩國均在進行核載具的更新換代。例如美國空軍的新一代隐身戰略轟炸機B-21,已經下線開始地面測試。

此前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全球擁有的核彈頭數量已經高達1.3萬枚,而美俄兩國的核彈頭數量占到全球總量的90%。從中不難看出,美俄兩國在核裁軍以及維護全球核安全方面,有着特殊且不可推卸的責任,任何時候談論《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延期,都不會顯得太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