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二月春風似剪刀|市場整體銷量收窄,轎車領域誰的根基更穩?

作者:車動力

近日,乘聯會公布了2022年2月的最新銷量資料。其中,轎車領域僅有14款車型銷量過萬,排名第15位者就已經落入“千”級。

二月春風似剪刀|市場整體銷量收窄,轎車領域誰的根基更穩?

受到春節假期之影響,今年2月市場整體銷量收窄,對全年銷量的參考意義不大。不過,我們還是能從中看出部分車型已經站穩了腳跟,且有繼續“沖高”的可能。

“三甲”排名基本穩定

軒逸和朗逸這“兩兄弟”,已經在排名三甲區域“鏖戰”多年,并雙雙确立了其“銷量王”地位。

二月春風似剪刀|市場整體銷量收窄,轎車領域誰的根基更穩?

至于曾多次擠掉“雙逸”、并奪得冠軍的宏光MINI,最近幾個月的表現則出現了小幅回落。最終,日産軒逸和大衆朗逸仍然是2月轎車銷量榜的冠亞軍。

顯而易見,這兩款車不僅一直堪稱緊湊型轎車領域的佼佼者,也是廣大家庭使用者的首選車型。特别是在它們分别改款、換代後,所采取的新老産品“同台銷售”政策,更是打得其它對手節節敗退,讓自己的銷量遙遙領先。

二月春風似剪刀|市場整體銷量收窄,轎車領域誰的根基更穩?

反觀宏光MINI,無疑将逐漸作為日常代步的“剛需”車型而存在。接下來的一段時期内,預計它仍然會有不錯的市場表現。不僅如此,上汽通用五菱還在繼續給這款國民小車“加碼”——諸如敞篷版和Game Boy版等新車型都将陸續登場,并盡可能保持産品熱度。

2月的真正“主角”,是TA

同比增長1289.7%——你是否還能想起來,上一次看到這樣的數字是什麼時候嗎?……

估計你應該想不起來——因為,幾乎就不曾有過。

長時間以來,國内的轎車這一細分市場都被合資品牌所占據、主導。抛開B級車和宏光MINI這樣的代步車不談——單看最主流的A級車市場,就很難有一款中國品牌轎車的單月銷量能穩定保持在前五位。

不過這一次,比亞迪秦系列卻做到了。

二月春風似剪刀|市場整體銷量收窄,轎車領域誰的根基更穩?

2月,比亞迪秦系列共售出24501輛。雖然乘聯會并未公布其各款車型的具體銷量資料,但從《車動力》此前在重慶本地4S店的走訪情況來看,DM-i混動車型占比相當之高;同時,改款更新後顔值提升、且成本效益頗高的秦Pro,也有着不錯的市場表現。

不僅如此,自新年之後就節節攀升的燃油價格,也從另一方面促成了比亞迪秦系列的熱銷——特别是價格不高、空間不錯的EV車型,以及在燃油經濟性方面更具競争力的DM-i車型,更是成為了經銷商店内的絕對“明星”。

可以預見,秦将成為當下、乃至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中國品牌轎車在市場中的重量級“主角”。

亞洲龍登上“領獎台”

11236輛,這是亞洲龍所交出的2月成績單;在筆者的記憶中,也是它首次出現在轎車銷量榜前15位。

之前,筆者就一直非常看好亞洲龍的市場表現。對于這款标準的B+級車型而言,其月銷量也從上市之初的5000-6000輛開始持續增長,直至達到目前的“破萬”表現。

二月春風似剪刀|市場整體銷量收窄,轎車領域誰的根基更穩?

在亞洲龍出現之前,B+級轎車這一細分市場的銷量表現可謂鮮有亮點——君越還算堅挺,能穩定在2000-3000輛左右,但終端優惠後的售價已接近B級車;至于一直郁郁寡歡的金牛座,則已經逐漸淡出人們視野;更不用說雪鐵龍C6,月銷目标“破百”就算成功。

反觀誕生于美國市場的亞洲龍,來到中國後卻顯得更加“如魚得水”——無論其自身的絕對銷量、還是相對于凱美瑞的銷量比,國内消費者對亞洲龍的接受度顯然是很不錯。

二月春風似剪刀|市場整體銷量收窄,轎車領域誰的根基更穩?

進入中國市場的亞洲龍,似乎正在打破B+級轎車“拖後腿”的魔咒——關于這一點,其實僅從定價方面就能感受到它的強大競争力。

首先,無論汽油版、還是混動版車型,亞洲龍都不比凱美瑞貴出多少,給人以一種“不賺錢”的既視感;同時,它還在入門版本上減少配置,以達到拉低整個車系的價格“門檻”之作用,更讓人感覺到這款旗艦産品充滿誠意的定價政策。

最後,别忘了亞洲龍與雷克薩斯ES在零部件方面的大量共用,也直接讓自身的車型檔次提升了不少。

是以,我準備用一句話來總結亞洲龍當下的熱銷局面:

定價高于凱美瑞,但定位也高于凱美瑞;定價低于雷克薩斯ES,但“三大件”約等于ES。

【車動力說】文末,還要提一提寶馬3系——在它換代之後,偏向舒适的産品定位雖然飽受诟病,但其市場銷量卻隻增不減。

由此亦可以看出:真正的購買力,從來就不掌握在“鍵盤俠”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