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交大教授研發“送餐神器”,停不下來了!第五代又面世了,送餐老師最怕的是這件事……

作者:文彙網
交大教授研發“送餐神器”,停不下來了!第五代又面世了,送餐老師最怕的是這件事……

近日,“上海交大上千老師開私家車為學生送飯”登上網絡熱搜。

在學校閉環管理期間,上千名老師擔任志願者每天在食堂打包好飯以後,開車将飯菜送到每一棟學生宿舍樓下。

無數交大高學曆“外賣小哥”紛紛開始“内卷”,研發出一款又一款“送餐神器”和協同軟體,力保學生們吃上熱飯。

交大教授研發“送餐神器”,停不下來了!第五代又面世了,送餐老師最怕的是這件事……

“送餐神器”是怎麼研發出來的?期間又發生了哪些故事?“送餐神器”的研發負責人,電子資訊與電氣工程學院教授楊明接受了采訪。

楊明長期從事智能車領域的研究,這次抗疫中,他除了使用私家車為學生配送三餐外,還派出了實驗室中無人物流車和無人小巴協助運送,這極大地提高了配送效率。

交大教授研發“送餐神器”,停不下來了!第五代又面世了,送餐老師最怕的是這件事……

提及初衷,楊明再三表示:“我覺得大家都很簡單,這個時候沒有那麼多複雜的情緒,最簡單的就是一個念頭,怎麼把餐最快的速度送到學生手裡,然後千萬不要把數字弄錯了。最怕數字弄錯了就意味着會有同學餓肚子。”

交大教授研發“送餐神器”,停不下來了!第五代又面世了,送餐老師最怕的是這件事……

楊明介紹,學校封閉管理後,教師志願者們早上6:00起來後,第一件事情是看看學校昨天晚上半夜的重要通知。“因為我既是電院的老師,也是密西根學院的院長和書記,是以要關注學校最新的一些訓示和重要安排,包括送餐的安排以及組織核酸檢測的安排,這是我目前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兩件事。”

以密西根學院為例,三餐每餐有1000多份的送餐任務,任務量雖然比較少,但因為人數吃緊,是以工作量還是比較大。

交大教授研發“送餐神器”,停不下來了!第五代又面世了,送餐老師最怕的是這件事……

回憶起第一次送餐的場景,這位教授坦言:“第一次送餐說實話大家都不是熟練工種,都是第一次承擔這樣的任務,以前沒有送過餐,更沒有送過這麼大的量的餐,大家都沒有這方面的經驗。”

但是在經驗積累中,送餐車不斷進行優化疊代。從最初的私家車、三輪車,再到一輛無人物流車和一輛無人小巴,目前一共四種“送餐神器”。“第五種還沒有投入使用,我們會找一個合适時機把它納入進來。”楊明說。

【第一代】

私家車

楊明介紹,第一次送餐大家都沒有經驗,都是上私家車,但私家車可能也有個轉變過程,因為有些車後座是可以躺平的,這樣的話運力就可以提升,但總體來說還不是那麼适合。

交大教授研發“送餐神器”,停不下來了!第五代又面世了,送餐老師最怕的是這件事……

【第二代】

三輪車

在學校裡,楊明基本上是最早挖掘出三輪車作為運輸工具的。“推出來以後效果很好,我們學校好幾位老師都來問我去哪兒能搞到這種車。現在三輪車應該成為了全校運輸的主力車型。”

交大教授研發“送餐神器”,停不下來了!第五代又面世了,送餐老師最怕的是這件事……

【第三代 】

無人物流車

楊明分析,“三輪車如果有箱子的話還是比較有優勢的,沒有箱子的時候它堆不高,運輸力還是有限。”後來他就想到實驗室裡有一些特殊的車輛。因為楊明所在實驗室主要研究無人小巴,做無人物流運貨,是以還有一些測試車輛留在實驗室。

當時他就組織團隊成員線上開會,一起策劃怎樣迅速把它拼裝起來,形成一個運貨的載體。

“我的團隊還是比較給力的,立刻拿出了方案,當時我們團隊正好還有一個工程師在學校,雖然他腿上有傷,但還是克服困難幫着把這輛車很快地拼裝了起來。”楊明告訴記者,一個拖車可以運輸780份便當,在實際工廠使用的時候,一般是連接配接2-3個拖挂,是以其實理論上一車可以拉2000份左右。“這個效果還是不錯的,今天我們還在使用這種方式。”

交大教授研發“送餐神器”,停不下來了!第五代又面世了,送餐老師最怕的是這件事……
交大教授研發“送餐神器”,停不下來了!第五代又面世了,送餐老師最怕的是這件事……

【第四代】

無人小巴

但智能小車隻有一輛,楊明還想要嘗試更多的“送餐神器”,就想到了2018年團隊研究的無人小巴。無人小巴後來也投入了使用,這個是第四款“送餐神器”。

交大教授研發“送餐神器”,停不下來了!第五代又面世了,送餐老師最怕的是這件事……

據悉,目前第五款“送餐神器”正在研制中,單車2500份。

交大教授研發“送餐神器”,停不下來了!第五代又面世了,送餐老師最怕的是這件事……

這次送餐隊伍中涉及兩種無人車,一個是無人小巴,一個是無人物流車。

無人小巴團隊自楊明回國後開始成立,2005年-2007年就已經在上海的東方綠洲公開示範了,2015年已經在萬科實際投入使用。楊明說:“大家現在看到的這輛車是我們在2017、2018年的時候研發的,是第四代無人小巴,那段時間在學校裡運作了一年多,也是運輸了差不多有一兩萬的同學和老師在學校裡進行驗證。”

交大教授研發“送餐神器”,停不下來了!第五代又面世了,送餐老師最怕的是這件事……

2018、2019年之後,這個車實驗室用得比較少了,團隊将重心轉移到下一代智能車的研究中。這次由于疫情,無人小巴又發揮了它的作用。

“無人物流車我們也曆經了很多代,大家目前看到的這一代是在2020年疫情剛剛發生的那一段時間所做的。”楊明回憶,當時由于疫情的發生,很多工廠出現了用人荒,缺司機缺得非常厲害,是以當時已經有很明确的無人物流車需求。“我們和上汽通用五菱合作開發了這輛車,目前已經有100多台投入使用。這次使用的是當時開發的一輛樣車,正好放在學校,是以我們就把這輛車用到這次的送餐之中。”

無人物流車理論上可以跑到100公裡/小時以上,無人小巴是可以跑到30公裡/小時以上的,但是出于校園安全的考慮,團隊将其限速到10公裡/小時以下。“但好在運輸速度并不是最重要的,裝卸貨、搶便當才是最耗費時間的。”

交大教授研發“送餐神器”,停不下來了!第五代又面世了,送餐老師最怕的是這件事……

經曆這場戰疫,楊明感受頗深。“大家的心很齊,然後執行力也很強,素質也很高。”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同學們排隊去做核酸,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沒有太多的負面情緒,服從學校的統一指揮。這是一種素質很高的展現。”

作者:吳金嬌

編輯:儲舒婷

圖檔:受訪方供圖